中國的教育缺什麼?
2016年11月20日

我想從一個新聞說起。今年7月,英國教育部宣佈,英格蘭半數小學將在數學課堂上採用中國上海模式,為此撥款4100萬英鎊,用於提供教科書和培訓教師。事情緣起於由國際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開發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測試),2012年有65個國家及城市50萬名15歲學生參加,上海獲得數學、科學、閱讀三個單項第一和總分第一,英國排名26,美國排名36。據估測,英國學生數學水準落後於上海學生三年。這個結果使英國教育部大受刺激,決心從娃娃抓起,其後選派小學數學教師到上海取經,又引進上海數學教師到英國示範教學,直至今年決定大面積推廣上海模式。

這個新聞在英國和中國都引起了熱議。有人認為這證明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優越性,有人則不以為然。中國基礎教育在知識性考試中顯示的強勢有目共睹,孤立起來看也肯定是一個優點,但是,如果全面衡量教育品質,這個優點是否又隱含了中國教育的嚴重缺點呢?我認為是這樣的。

首先我要提醒人們想一個問題:為了取得這個優點,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我們的孩子付出了什麼代價?眾所周知,中國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從小學開始就忙於功課,早上8點到校,上一天正課,再上課後班,一般5點離校,回家還要做作業一二個小時。好不容易盼來週末,一多半家長會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補習班。中國小學生每天弓著背背著沉重的書包上下學,書包裡裝著一天要對付的一大堆課本、教輔、練習本、生字本、作業本等等,這是中國每所小學門口的典型景象。一位在上海取經的英國小學校長看見了感到驚詫,指著書包問:這是什麼?我想應該這樣回答他:這是中國基礎教育的縮影。沒有時間玩,睡眠嚴重不足,近視率高,是中國小學生的常態。不用說,中學階段負擔更重,逐年遞增,高考結束才得以喘一口氣。從6歲到18歲,中國的孩子最好的年華都在為應試教育打工,為中國基礎教育的驕人成績奉獻了全部童年和少年。相比之下,歐美小學生上學像玩似的,課時短,上課輕鬆,沒有家庭作業。

我們有理由問:為了基礎教育取得好成績,犧牲掉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是否值得?用人性的尺度衡量,擁有幸福的童年,身心健康地生長,難道不是比考試成績更重要的價值嗎?現在英國引進上海模式,實際上也面臨了這個問題,BBC拍攝紀錄片,片名就是一個質疑:《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片中一位英國中學校長指出,上海模式是和中國式父母的價值觀分不開的,而在他看來,這種價值觀是成問題的。

接下來我們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是:中國孩子為之付出了沉重代價的中國基礎教育本身是不是真的好?已經有論者指出一個現象:中國在基礎教育領域一貫強勢,但為何到了學術研究領域就成了弱勢?我們的中學生很會考試,為什麼我們的大學生、研究生、教授很不會做研究?以數學為例,今年QS世界大學數學學科排名,英國劍橋第一,牛津第四,中國最靠前的是北京大學,排名第30。重要的數學大獎例如菲爾茲獎,基本上被歐美數學家包下,華人獲獎者僅丘成桐、陶哲軒二人,都是在西方受的教育。諾貝爾獎的情況也一樣,我們中學階段物理化學的基礎教育也很用力,但至今沒有中國自己培養的人才問鼎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好的基礎教育應該能夠培養出推動學科發展的優異人才,我們有理由問:我們的基礎教育真的非常好嗎?基礎教育和優異人才培養之間斷裂的原因何在?我們對基礎教育的理解是不是太狹窄了,局限于書本知識的熟練記憶和掌握,而它本來應該包含比這重要得多的一些內涵,這些內涵卻被我們忽略了?

第一,人的個性和天賦是有差異的,好的教育應該尊重差異,為不同個性的發展和不同天賦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什麼是好的教育?就是能夠讓你的天賦得到最好的發展、使你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正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裡,優異人才最能夠脫穎而出。中國的基礎教育顯然不尊重差異,從課程的設置、教材的編寫到測試的方法都是標準化的,像一條流水作業線在製造統一的產品。這個情況從小學就開始了,從小學開始,人的價值就被考試的分數估定了,全優生無比榮耀,差的學生卻高度自卑。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可是用分數評判人的價值本身就是極大的不平等。人的天賦不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讀書種子,都適合搞學問的。有的孩子有藝術天賦,或者動手能力,或者合作和交往能力,為什麼不該享有榮耀,只因為成績不好就低人一等?就學科來說,數學好的語文未必好,反過來也一樣,門門課優秀有何必要?大量事實證明,一個人今後在社會上的成就、有沒有作為,和小學裡的成績毫無關聯。今天的一個調皮鬼,三十年以後可能是一個馬雲。今天眾人眼裡的一個笨孩子,三十年以後可能是一個愛因斯坦。但是,在現有體制裡,一個後來大有作為的人很可能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備受壓抑。所以,我認為應該大大淡化學習成績的作用,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快樂和自信。

第二,到了中學階段,一個人的天賦會比較明確地顯現了,其徵兆是興趣。以興趣為動力和嚮導,進行自主學習,這是一個研究者必備的能力,具備這個能力的人一定會有作為,而這個能力是在中學階段打下基礎的。中學教育應該為基於興趣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這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在課程設置上提供多樣化選擇的空間。歐美中學的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又分不同層級,選修課有豐富的選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和能力制定自己的學習功能表。數理化課程分層級十分必要,我們的中學生花在數理化學習上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其中至少有一半人,將來的專業和工作完全用不上這些知識,因此基本上會忘光,白白花費了這麼多時間。另一方面,那些愛好數理化的學生又被統一的課程拖了後腿。二是保證學生有可支配的自由時間。你要讓學生培養自學能力,當然就要給他自己讀書的時間,不能把他的時間都占滿了。但是,除了北京十一學校之外,現在中國的中學基本上都是課程劃一,課業繁重,學生既沒有選課的自由,也沒有自學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自主學習的能力怎麼培養?這種情況導致了某種先天不足,因此即使到了大學階段乃至研究生階段,具備研究性自主學習能力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中國在學術研究領域落後就毫不足怪了。

第三,中國的基礎教育在教學內容上偏於知識性,強調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即使語文也被當作知識來傳授。現在語文測試的基本模式是,一篇範文讓你分析主題思想、段落大意,這句話背後什麼意思,那句話背後什麼意思,而且竟然有標準答案。我的文章就經常被用作中學語文的測試,有一回我朋友的上高中的孩子拿來這樣一份卷子讓我做,然後按照標準答案給我打分,我得了69分。我自己也看不懂我的文章了!在教學方法上則偏於灌輸式,基本上是老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缺乏互動討論,老師不鼓勵甚至忌諱學生發表獨立見解。這種教學模式在知識性測試中自然會顯示優勢,但必然損害兩種最重要的智力品質,即好奇心和獨立思考能力。對於科學創新來說,這兩種品質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還想強調獨立思考能力對於培養人文素質和公民覺悟的重要性。在這方面,法國人提供了一個範例。法國高中把哲學作為必修課已有兩百年歷史,按照法國教育部大綱的表達,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哲學又是中學畢業會考的第一門科目,只有通過了哲學會考才有資格上大學。考試的方式是圍繞考題寫作文,我隨便舉幾個考題,我們對他們的哲學課就會有一個概念了。比如:所有信仰都違背理性嗎?所有真相都是可證明的嗎?世上是否存在任何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或者:真理高於和平嗎?如果是你,你會往廣島長崎扔原子彈嗎?很顯然,所有這些問題都不可能有標準答案,而哲學的意義正在于啟迪獨立思考。別的歐美國家在基礎教育階段沒有法國這樣正宗的哲學課,但是鼓勵獨立思考是一致的教育理念。比如說,有這樣一個題目:你認為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負有責任?你一定想像不到,這是英國小學六年級的作文題目。

總起來說,中國基礎教育的缺點是:一、功課負擔太重,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二、標準化的教學和測試體系,忽視個性、天賦的差異和興趣的激勵,不利於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不利於優異人才的湧現;三、偏於知識灌輸,不利於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缺點和優點是相聯的,要改掉這些缺點,幾乎必然會損害中國基礎教育的優點,即基礎知識的大量和熟練掌握,中國在PISA測試中很可能就風光不再了。但是,我可以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跟英國交換一下,讓他們在PISA也就是中學生考試能力的測試中得第一名,我們不妨落到第26名,而在大學數學研究能力的排名上,我們的北大清華名列第一第二,讓他們的劍橋牛津名列第三十和三十之後,這樣交換一下,我相信在座大概沒有人不願意吧。

 

作者:周國平於11月5日在大梅沙論壇上的演講

作者簡介: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