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少一半 放學不補習 港教師赴芬蘭破解績優之謎
2017年2月27日

正當香港教育局仍費煞思量游說公眾,相信新推出的BCA能減少學校操練之際,芬蘭去年再起革命,着眼的已非有沒有考試,而是如何培養學生應對21世紀挑戰。有本港教師減逾半薪金遠赴當地取經,被手拿電鋸製作木工的8歲學生「嚇親」,發現當地教育重視的並非做習題的硬技能(hard skill),而是培養學生解難、自理等「七大跨界能力」。

撰文:羅卓敏 本刊記者

被譽為教育改革世界第一的芬蘭,教育制度近年備受推崇,雖然芬蘭學生每年上課時數約為600小時,較上課時數最多的已發展國家的1080小時,少近一半,但2000年、 2003年和2006年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中,平均成績均居於領先地位,吸引各地教育學者紛紛前往「取經」。

芬蘭教育令人艷羨的,不是培養出學科成績出眾的學生,而是學生的個人自理能力、創意。曾於本港漢基國際學校任教6年的Anita為親身體驗當地教育成功之處,去年自願拋棄7萬元高薪,減薪逾半,遠赴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國際學校擔任科技總監,與學校領導層、家長等不同持份者接觸,進行課程設計。

每日上課四小時 培養自理能力

被問及對芬蘭教育制度印象最深刻的地方,Anita越洋接受記者訪問時,笑稱是目睹8歲孩童竟能手拿真實的電鋸製作屬於自己的椅子,當下被「嚇親」:「是真電鋸,唔係baby tool(嬰兒工具)!」

她憶述,在香港任教時,最經常看到的現象是小朋友在外傭姐姐的照顧下,連自己功課放在哪裏也不知道;帶小朋友去宿營的時候,第一天打開背囊,發覺外傭都把衣服用品一包一包分得很整齊,但最後一天離營時,小朋友卻不懂自行收拾,導致背囊太滿連拉鏈也拉不上。她認為,問題出於香港整體的社會風氣,家長也難辭其咎,「唔可以怪小朋友。」

Anita來到芬蘭後,發現當地教育很着重學生的自理能力,一般本地學校上課時間只有4個小時,由上午9點至下午1點,參觀一所600人的學校時,校方每星期會安排3節45分鐘的課堂,教授學生煮飯、燙衫、織冷衫、使用木工等。「有個課室會掛有不同材質的衣服,教導小朋友不同物料的衣服應點洗、點燙。」

21世紀人才 首重七大跨界能力

當香港不時鬧出「小三學生不知蘋果有皮」、「中一學生不懂自己洗頭」等「港孩」不懂自理的真實笑話時,一向在教育改革走得很前的芬蘭,其國家教育委員會去年8月再度進行教育改革,落實《國家核心課程》(National Core Curricula)新制,改革的關鍵之一是培養學生能應付21世紀挑戰的「七大跨界能力」,除思考與學懂自發學習、掌握資訊及通訊科技等能力外,更有一項是培養照顧自己與他人的能力,能管理日常生活及個人安全。

除此以外,新一波教育改革中,在傳統數學、歷史、地理等分科目上課外,再引入「主題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具體課程內容、時間長短由每間學校的老師自行決定。

新增「主題式學習」

何謂「主題式學習」?以「人的身體」為例,在香港課程中,只會於生物或科學課程中才能接觸到,然而透過「主題式學習」,學生能從生物學、心理學、個人衞生等不同角度探討「人的身體」;而「歐盟」、「全球氣候變遷」等學習主題,則可涵蓋語言、歷史、政治及地理等不同學科,背後理念同樣是培養學生合作、溝通等軟技能。

事實上,「主題式學習」的概念在芬蘭並不是新鮮事,很多學校早已開始發展。Anita工作的學校,最近一班高年級學生的功課便是重新設計教員室,不僅牽涉美術設計,他們需要進行調查,了解老師的實際需要,亦要考慮資金運用,因為教員室最後會按同學的設計進行翻新工程。

Anita解釋,過程中不但培養學生解難的能力,更重要是以「human centered(以人為本)」,學懂從不同角度思考他人需要,繼而培養出同理心,「學生透過問卷調查,可以了解有些老師要有咖啡,有些老師要有private(私人)的地方傾電話。」

不理國際成績退 未來首重軟技能

芬蘭近年於PISA的排名有輕微倒退的現象,在最新2015年的全球排名當中,一眾亞洲地區位列榜首位置,新加坡於科學、閱讀及數學能力中均摘冠,香港於閱讀、數學中亦奪取第二位。﹝見表﹞

面對倒退的國際成績,芬蘭貫徹教學不是求分數的原則,新一波教育改革並無刻意去提升國際成績。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學校推動電子化教學的教育學者西蘭德(Pasi Silander)早前接受外國媒體訪問表示,於現今教育制度中,應提升21世紀所需的能力,當中包括批判性思考、與人合作、創意、學習等軟性技能(soft skill),而對於基本的計算、背誦資料等硬性技能(hard skill),預計將由電腦取替。

西蘭德舉例,現時銀行業,電腦已能每天24小時,每星期7天,全年無休的進行大部分計算工作,我們下一代不能在此與電腦較勁。相反,孩子們應培養「higher thinking skills(較高的思維能力)」,例如定立目標,揀選合適的方法去學習、評估及反思,因此「主題式學習」將能培養21世紀所需的人才。

指定玩樂 回收廢物是「功課」

在香港講求「贏在起跑線」,這種社會風氣早已令不少兩三歲的小朋友為興趣班、補習班疲於奔命,「玩樂」對幼稚園小朋友來說已很奢侈;但對芬蘭小朋友而言,卻是每天的「指定動作」。

Anita表示,芬蘭學生上課時間短,放學後有時間玩樂,每天毋須做操練式功課,反而做project(專題)居多,例如若學生認為回收可以令世界變得好一點,他便要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回收。被問及放學後學生要不要到補習社,Anita直言:「無聽過呢樣嘢!」

另外,芬蘭小朋友6歲才開始接受一年制學前教育,7歲才正式接受9年的強制教育,即使上學亦重視玩樂,因為培養軟技能的場地,不只限於班房,玩樂更能讓學生的軟技能盡情發揮。

零下20度以上 須於室外玩樂

Anita表示,只要室外氣溫於零下20度以上,即使外面下雪落雨,9點上課前學生亦不能進入班房,小息與午飯時間亦採用同樣措施,為的是要讓學生盡情在外面玩樂,除了玩溜冰、玩冰上曲棍球,最重要是他們會自創遊戲。

「小朋友之間會學識negotiate(談判)、學識team work(團隊合作),老師咩都唔俾你哋,等你哋自己傾一啲嘢出嚟;而香港小朋友即使玩,都玩得好structural(有結構),老師與家長早已設定不同的規則給他們。」她解釋。

軟技能重要,卻非分數能衡量。Anita慨嘆,在香港,成績分數彷彿代表一切,對軟技能卻不予重視,而在芬蘭的教育制度中,強調的是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老師評估學生的方法亦非以單一考試模式,而是在每天進行的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能否回答問題、完成project(專題)而評核。

曾於澳洲、香港兩地執教多年的Anita不斷在全球尋找理想的教育模式。去年10月在芬蘭誕下女兒,作為母親,她期望女兒能在芬蘭度過她的童年,因確信芬蘭教育理念,在7歲前讓小朋友透過玩樂去學習,對其發展很重要。


——節錄2017年3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