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遊行示威的終點站「一路向西」,由金鐘移至西環,具象地反映香港權力核心的變化。今屆特首選舉提名期未開始,中聯辦已傾盡全力為林鄭月娥拉票,又放出「中央是重要持份者」等言論。有評論稱,若中聯辦「欽點」的人當選,將標誌香港正式步向「市委領導市長」的內地模式,「一國兩制」形同虛設。
撰文:李澄欣 本刊記者
曾考慮新華社「執包袱」
中聯辦前身是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1947年成立,在黨政合一的中共體制下,既是北京中央政府派駐香港的機構,也是中共香港工作委員會(香港工委),負責宣傳、統戰和發展組織。
九七前就新華社應否「執包袱」,有過不少爭論,北京曾於1995、96年派約十名調查人員來港,研究回歸後應否將新華社香港分社撤走。曾在《文滙報》任職的程翔,當時亦被邀請提供意見。「我建議撤走新華社,當時看見很多政治人物轉投中方,所以我能預視,若中央派代表來港,最終部分港人自然會聽命於中央,而不是特首。」
據程翔了解,調查組最初定論是撤走新華社,但新華社對調研人員進行大量遊說工作,最終向中央上報相反結論。當時,他們提出保留新華社的五大理由:一、新華社能於本港的選舉中進行群眾工作,保證結果有利中方;二、台灣仍未回歸,新華社在港可對台展開統戰及宣傳工作;三、隨着內地公司來港,新華社可就地管理中資機構;四、回歸後新華社可協助兩地進行接觸;五、英國及西方殘餘勢力於回歸後仍未消除,需要新華社留港監察。北京遂保留新華社,1999年正名為中聯辦,總部由跑馬地搬到西環。
「跑馬地離中環有幾千公里」
《基本法》22條規定,中央政府所屬各部門,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區自行管理的事務。程翔表示,回歸初期,北京不願構成干預香港的印象,表明中聯辦與特區政府不是從屬關係,嚴禁兩者進行橫向聯繫。「有什麼事,特區政府是直接向中央滙報,中央再下令中聯辦執行。那時中聯辦內部就有個講法:跑馬地和中環的地理距離只有幾公里,但政治距離有幾千公里。」
其時,北京非常認真看待「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除限制中聯辦的角色,也不准港區人大、政協在港設立辦事處,或公開評論香港,亦禁止他們將香港問題帶上北京兩會討論。程翔直言:「回歸初期,應該給credit北京。」
03年中聯辦乘虛而入
好景不常,2003年七一50萬人上街,北京大驚,派了很多人來港研究香港問題。「中聯辦乘機講很多說話,說香港97年的回歸,只是法理上的回歸,而非政治上的回歸,更不是人心上的回歸。」
中聯辦強調,港人長年受殖民主義影響,沒有國家觀念,此論調正中京官下懷。「北京好buy這套!其實03年香港人上街,根本不是反中央,而是不滿葉劉硬推,但將50萬人上街的責任,推在『人心未回歸』,一方面符合北京認為香港與帝國主義勢力勾結的印象,另一方面推卸了23條的責任,他們不想反省23條有沒有問題。」
中聯辦令中央相信,要在『人心』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此後,2004年更發生人大首次主動釋法,將政改「三部曲」變「五部曲」。2009年《文滙報》報道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在北京與港區政協委員閉門會談時,聲言已和特區政府就政協角色達成「十點協議」,包括要求政協委員就特區內部事務發表意見,特區政府可委任政協擔任公職等。這與過往中央避免影響香港高度自治,要求政協低調處理港務態度截然不同。
港人忽視曹二寶文章
2008年,中聯辦研究部部長曹二寶在中共中央黨校刊物《學習時報》撰文指,香港需建立「第二支管治隊伍」。程翔憶述:「這是很重要的signal,我看完立即傳給所有立法會議員,包括建制派,希望他們在立法會提出質詢,要求特區政府表態。」但很遺憾,當時議員不提,政府若無其事,社會也沒討論。「我不怪香港人,大部分人都不熟大陸政治,也很少看大陸的文章。」
到了2009年,該文經傳媒報道後才引起廣泛關注,但已經意識得太遲,中聯辦早已公開運作, 2010年民主黨獲邀到中聯辦和副主任李剛商討政改方案,2011年底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約見本港主要電子傳媒,批評港大民調不科學。
2012年:習、梁、張上任
2012年是標誌着西環干政的另一階段。中聯辦在特首選舉中支持梁振英,曹二寶曾為梁的「西九醜聞」,要求時任特首辦主任梁卓偉設法阻止立法會用特權法調查。梁振英當選後,隔天就拜訪中聯辦,被外界視為謝票。同年10月1日南丫島海難,事發後時任中聯辦副主任李剛與梁振英探望傷者,並接受傳媒訪問,梁振英站在李剛身邊,有評論形容儼然副手。
九七後首三任中聯辦主任姜恩柱、高祀仁和彭清華,黨內位階皆為中央委員。2012年底,彭清華被「平調」至廣西,而接任的張曉明是中央候補委員,當時程翔解讀為中聯辦被降級。
然而,中聯辦的權力沒被削弱。隨着習近平走強硬路線,中聯辦亦緊跟其後。張曉明發表的十八大學習文章〈豐富「一國兩制」實踐〉,詳列《基本法》內所有涉及中央與特區的權力範圍,強調是中央的實質權力,今後要具體化。程翔說:「這與習近平『有權用盡』的風格一脈相承。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特首述職,本來是禮節性、採用接見的方式,但習近平上台後,變了實質性的述職,用開會的方式。」
定期飯局 介入選舉
張曉明任內經常公開評論香港政制,介入香港內政。有政界中人透露,張曉明定期召開飯局,港府問責高官、國企老闆、十多名建制派議員皆是座上客。
中聯辦亦介入選舉,去年立法會選舉中,被稱「西環契女」的新民黨容海恩在選舉論壇表現欠佳,但仍在新東以3.6萬票奪一席,票數較社民連梁國雄高。選舉結束後,其「師傅」葉劉淑儀的座駕被傳媒拍到進入中聯辦並逗留一小時,令人聯想是謝票。
功能組別亦受「關照」。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前會長陳弘毅參選會計界,挑戰非建制派的梁繼昌,有傳陳是經中聯辦協調出選。選舉期間,梁繼昌被親中媒體連續兩星期以「婚外情」抹黑,他對本刊承認當時備受壓力。
「不斷有選民WhatsApp留言追問我,幸好愈打壓愈高票,真要多謝中聯辦幫我在報紙賣了頭版廣告。」
他指出,只有幾千選民的功能組別易受操控,專業學會為方便安排內地訪問團,會和中聯辦打好關係,阻止非建制人士出任理事,「會計界受的影響最大,會計師傾向保守,怕事少少」。中聯辦在選前三四個月增加團數,間接拉票。「搞一些會計界『考察團』去前海、廣東,專業訪問半日,再多留一兩日玩,每團約50人,有中聯辦官員隨行。」
西環坐大 削特首實權
中聯辦編制不斷擴大,一度出現「一正九副」龐大編制,目前為「一正七副」,下設宣傳文體部、社團聯絡部、青年工作部等24個單位。佔中後中聯辦加強統戰,至少有20多個親中組織成立,新組織多由各省市政協牽頭,成立儀式都有中聯辦領導出席。現在連中學畢業禮也會見到中聯辦官員的身影。
梁振英在任5年,中聯辦的影響無孔不入,說好的「一國兩制」呢?「內地理解的『一國兩制』是政治上『一國』、經濟上『兩制』;香港人則不介意經濟上『一國』,但要保持政治『兩制』。」程翔預料「一國」會繼續壓倒「兩制」。「最大的問題是,覺得香港是西方勢力基地、無國家觀念,這種意識形態在大陸深入民心,根深柢固,上至官員、學者,下至普通民眾都覺得。」
而中聯辦在今屆特首選舉排山倒海的干預,已惹來下屆政府會出現「西環治港」的憂慮。「中聯辦屬意最聽話的人做特首,如果當選,他以後做什麼都要請示中聯辦,像市長比市委書記低半級一樣,這實質上是削了自己的權。」
——節錄2017年3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