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北樓」富豪三大共通點
2017年3月10日

「望北樓」內地富豪有三大共通點:一、持香港身份證或外國護照;二、在內地惹上「麻煩」,來港暫避風頭;三、自信「麻煩」未到最嚴重地步,尚有轉圜餘地,不捨得放棄內地生意而遠走高飛。「望北樓」之關鍵在一個「望」字。

撰文  高天佑

中環四季酒店聚居着大批因故滯港的內地富豪,他們天天盼着自己在內地的麻煩可獲解決,那便能夠早日北歸,所以這幢酒店又被戲稱為「望北樓」。望北樓近日不太平靜,事關其中一位重量級住客、內地萬億財團「明天系」掌舵人肖建華突然失蹤,媒體消息直指他被內地有關方面帶返內地,《紐約時報》甚至指他被6人推上輪椅蒙頭帶走,消息愈傳愈令人驚心。然而不論香港警方抑或內地有關方面,至今尚未正面回應事件,實難令人釋疑。

現年45歲的肖建華本身經歷傳奇,自小是天才式高材生,年僅15歲便越級參加全國高考,成為山東省泰安市狀元,同年考進北京大學法律系。在1989年六四事件期間,年僅18歲的他擔任北大學生會主席、全國學聯副主席,儘管在這場學運當中他的立場至今成疑,但他可算是王丹、吾爾開希以及「股神畢非德徒弟」李祿等著名學運領袖的同代人。

六四事件被鎮壓之後,肖建華在政治上似乎「過關」,1990年畢業後得以留在北大黨委學生工作部任職,兩年後更出任北大生物城籌備小組辦公室主任。1993年,肖建華借助北大的科研資源,創辦了北大明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校方最初持有兩成股權),這是他涉足商界的第一步,因此日後他的投資王國便被通稱為「明天系」。

肖建華掌握「萬億王國」

有別於《福布斯》排名榜前列的其他中國富豪,肖建華一直十分低調,甚至被視為非常神秘。正因肖建華背景神秘,同時能夠快速暴富,40歲出頭便掌握「萬億王國」,所以很多人把他的發達跟「權錢交易」扯上關係,甚至有指他只是「錢袋子」或「泊車仔」,負責為內地一個或多於一個政治家族在幕前管理財富。然而,這些講法至今都未有確切證據可以證實。

無論如何,大家只知道肖建華跟其他「有麻煩」的內地富豪一樣,自2011年起便居於「望北樓」,直到今年1月底、農曆年三十晚「失蹤」為止。跟其他人不同的,只是他排場特別大,包括在「望北樓」長租十多個豪華套房,分布於多個樓層,方便隨時轉移藏身之所,以及每次出入都有8名年輕女保鑣跟身。

像肖建華這類長期匿居於「望北樓」以及本港其他酒店和豪宅的內地富豪,都有三大共通點。首先,他們全都持有香港身份證或外國護照,否則若只有內地護照和港澳通行證,早就已經逾期逗留,即使尚未被香港警方拘捕及遣返內地,亦很難名正言順地出入高檔場所。就像肖建華在「失蹤」後的「報平安聲明」中指出,他同時是香港永久居民以及加拿大公民,此外還持有「持有外交護照,享有外交保護權」。

第二個共通點,在於這些富豪都在內地惹上了「麻煩」,才不得不南下香港避風頭。所謂「麻煩」,最常見的當然是捲入貪腐案件,亦有部分是牽涉民事訴訟或者錢債糾紛。

最後,他們雖然惹上「麻煩」, 但大多未達到(或自以為未達到)最嚴重程度,否則以他們持有外國護照,早就不會留在香港,而應逃到更遠離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安全」的地方。

舉例說,內地查辦貪腐案時, 針對的通常是受賄的官員。至於行賄的商人,一來即使在政治鬥爭中,亦通常並非直接打擊對象;二來他們會通過幾層「白手套」行事,不易被抓到確切罪證。換言之,商人就算捲入貪腐案件,亦往往不會在第一時間被落案控告,通常有一定轉圜餘地,最常見是被邀請「協助調查」,在過程中被要求供出更多案情和涉案人士。

未到最後 不做「金手指」

然而,商人們未到最後關頭, 都不會願意做「金手指」招供,一來這等於承認犯事,日後有把柄被當局抓住;二來無異於摧毀了自己的政治靠山,同時在內地政商圈子中被標籤為「二五仔」,日後勢將寸步難行,甚或會遭到報復。

正因如此,商人們在這種看似涉案、但尚未被正式起訴的灰色狀態下,最常採取的對策其實是「拖」,希望在過程中自己或其他人士可以通過交涉、談判或求情,甚至只是一味拖延,拖到政治版圖移位之後,把整件事化解於無形。事實上,據筆者所知,這類成功「拖到無事」的案件,歷年來其實不在少數,難怪商人們大多會心存僥幸。然而,他們若然身處內地,就算北至內蒙古、南至海南島,也很容易被「跨省邀請喝茶」,這個「拖字訣」就很難實行。

所以他們選擇來到一條深圳河之隔的香港,一來恃着「一國兩制」,令內地有關部門人士無法「強行邀請喝茶」;即使相關人士南下香港,亦最多在四季龍景軒開圍枱一齊嘆松露燒賣皇,只能夠客客氣氣,沒辦法強力施壓。二來,這些商人覺得事態尚有迴旋空間,未捨得放棄在內地的生意王國,留在香港比起遠走歐美更有利於遙控指揮生意。同樣道理,他們若想透過中間人就自己的「麻煩」進行交涉或求情,留在香港亦較便利;相反一旦遠走歐美,幾乎已等於扯白旗撤退,被迫放棄內地的一切,並須接受可能永遠不能返回中國。所以「望北樓」這個名稱,最巧妙其實是一個「望」字;正因富豪們對於北歸仍抱持希望,才選擇滯居於這幢樓當中,而非一早就遠走高飛。

正如本文開端所講,不論香港市民抑或滯港內地富豪們,對於內地「強力部門」在港發揮影響力,其實早已心知肚明及默默接受。但大家此前以為,或因「李波事件」涉及國家安全這種高度,才會引起「強力部門」強力地出手;至於「只是」牽涉貪腐案件、似乎與國家安全大局無關的商人們,應該不會「勞煩」到「強力部門」出手。然而「肖建華事件」之發生,卻似乎瓦解了這種「安全感」。

推而廣之,富豪們若然認為深圳河這條「一國兩制」關卡已經形同虛設,這便意味留在「望北樓」也不再安全,隨時在凌晨被人推上輪椅蒙頭帶返內地,那麼他們勢必紛紛逃離這幢酒店,選擇趁早以外國護照逃到相對更「安全」的海外國家。屆時不但本港高檔酒店套房生意大減,甚至連豪宅市場也會跌價。到了最後,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之僅有優勢亦恐怕搖搖欲墜,亦難再在這個角色為國家發揮作用。

理論上,像李波和肖建華這類事件「一件都嫌多」,但現在更像是「一件污,兩件穢,三件無所謂」,逐漸成為常態。不論從政治或經濟角度看,這對於香港都肯定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