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工傷叫「肥胖」!
2017年4月7日

內地網絡早前有一封辭職信不斷被轉發,原因是辭職理由令人嘖嘖稱奇:「長胖了24公斤,要回家減肥」。從前,人們會刻板地認為「過勞」會變瘦;現在,很多白領長時間對電腦、久坐不起,實際更容易囤積脂肪。

所謂「過勞肥胖」通常指向心性肥胖,即使四肢纖細,腰腹、臀部、背部脂肪也會增加,主要源於飲食不當、工作壓力及睡眠不足,擾亂體內荷爾蒙分泌。早於1996年,聯合國世衛組織(WHO)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已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而職場實際存在很多「致肥陷阱」。

勤力傷身   分心多食30%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曾針對長時間對電腦工作人士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縮短午餐時間工作」是白領致肥主因。

實驗共44名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同樣進食含9種食物的午餐。其中一組邊吃飯,邊玩接龍;另一組則專心吃飯。30分鐘後,研究員要求兩組回想午餐食物,結果玩接龍那組需要更長時間才想起來,而且吃較多零食。

這是源於在「非正常進食過程」中,大腦會對食物「分心」,導致餐後飽腹感降低。食完好似無食,自然不斷找零食。康乃爾大學教授、飲食心理學家Brian Wansink也進行過類似「分心測試」,讓一組人專心進食,另一組則邊看電視、邊進食,結果後者比前者多吃30%。

在實況職場,打工仔未必是玩接龍、看電視,而是眼不離熒幕、手不離鍵盤地工作。很多人喜歡買零食放在公司,尤其是加班時,零食往往伸手可及,於是很容易出現條件反射,手不停、口不停,試圖以食物減少心理負擔,反而增加體重負擔,顧此失彼。

從飲食心理學角度,直接從包裝袋取出食物很易令人失控,尤其大包裝。Brian Wansink就指大包裝令人不自覺吃太多,相反將食物放入餐具後才吃,可以從視覺控制食慾,人也較節制。研究發現,將同等份量麥片分別倒進大小碗,用大碗就較小碗多吃16%。Wansink甚至得出菜碟直徑小2吋,平均進食量會少22%。

職位高腰圍大   腰圍大壽命短

人到中年容易發福,腰圍與職位、財富都成正比,但其實「中年發福」與「過勞」脫不了關係,中高層是「過勞肥胖」的高危群組。美國癌症協會研究顯示,無論男女,腰圍愈粗,壽命愈短;哈佛大學、波士頓醫院等亦有相同發現,並準確指出,早亡風險高79%。

國際醫學界早已將腰圍納入為評估肥胖的重要指標。過去,BMI主要是衡量肥胖程度,卻未能反映脂肪分布。相反,腰圍能作補充,並且更有效測量患病風險。以亞洲人而言,男性超過35.5吋、女性超過31.5吋已經超標,內臟有機會已出現脂肪過度堆積。

中高層除壓力大導致皮質醇(Cortisol)升高, 脂肪向中心囤積外,其實用腦過度都會致肥,皆因職位愈高思慮愈多。大腦不斷勞動會釋放飢餓信號,誤以為血糖不足需要補充,加上缺乏體力活動,脂肪消耗少,結果造成超額攝取。

另外,就是應酬過多。一來飲酒會讓人降低警惕,容易無意識進食;二來就是站着吃,也會很容易失控。

開夜逆天   內分泌易失調

「過勞肥胖」不只因為「無啖好食」,「無覺好瞓」也是兇手。長工時、壓力大,很容易構成睡眠不足,甚至失眠。睡眠質素差,肥胖風險也會增高。當中,輪班制工作是高危。因為白天睡覺很容易被外界打擾,睡眠過程並不完整。睡眠不足會減慢新陳代謝,導致皮質醇升高,有研究甚至發現會干擾內分泌。

據威斯康辛睡眠世代研究(Wisconsin Sleep Cohort Study),睡眠時數愈少,抑制食慾的「瘦素」(Leptin)就會愈低。每晚睡5小時,「瘦素」較睡8小時低一成六;相反,促進食慾的「飢餓激素」(Ghrelin)會增加,前者較後者高一成五。加拿大科學家也指出,睡眠不足的肥胖風險比睡眠充足高50%。

有調查顯示,工作3年是「過勞肥胖」的高發期,逾四分一打工仔會較剛入職時增磅5公斤。當中,媒體從業員、資訊科技人員、醫務人員、律師、設計師、建築師、行政助理及司機都被評為容易「過勞肥胖」的職業。

「肥,其實是一種工傷」,你有沒有被傷到?

——節錄四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