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為港拆彈 新特首推「青年樓」
2017年4月11日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今日在北京接受任命狀,特首選戰塵埃落定,但這不代表香港近年面對的種種嚴峻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包括中港矛盾、青年憤怒、樓價高企、經濟受困這幾座大山,都不是換了一個人做特首就能夠消弭於無形。

不過筆者有一招,只要新任特首願意採用,首先便能夠解決所謂「樓市問題」之絕大部分,同時對於紓緩中港矛盾、青年憤怒、經濟受困等其他問題,也會有奇效。這一招沒什麼特別,只需在新批出地皮加上條款,列明若干單位須作為「青年樓」,只可售予40歲以下人士自住,日後轉售也要遵守同樣限制。

撰文 高天佑

首先拆解何謂「樓市問題」,這無疑是近年香港社會上最受關注之頭等大事,在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均引起熱烈討論。若有外國人來到香港,又懂得看中文,他們很可能以為香港高樓價問題就像過街老鼠,被視為社會共同公敵,受到700萬市民齊聲聲討。

不過且讓我們撥開表象,看一看事實。據統計處資料,截至2016年第二季,香港有50.7%住戶居於自置居所(包括居屋及已出售公屋),同時有30.8%居於租住的公屋,餘下居於租住私人物業(即所謂「捱貴租」住戶)的只有18.5%。﹝表一﹞

先看這50.7%居於自置居所的業主,假若樓價大跌,對他們絕對弊大於利,將令賬面身家大縮水,甚至淪為負資產,所以這群佔全港逾半數的住戶,理應是最大聲反對「打擊樓價」的一群人。

至於30.8%公屋住戶,樓價下跌固然有助他們「升呢」做業主,不過即使樓價維持高企,甚至愈升愈高,對他們的影響亦不會太迫切,因為起碼有層公屋住,每月只需交便宜租金;甚至像最新「潮文」所述,在高樓價下「公屋戶」反而備受艷羨,男友見未來外母也有得食雞髀,某程度上比起「供屋戶」(每個月死慳死抵供樓者)更加吃香。

換言之,香港樓價若然大跌,大部分住戶(50.7%)將會受害,其餘大多數住戶(30.8%)也不見得有很大着數,最能受惠的其實只得18.5%私人物業租戶,他們佔全港住戶不足兩成,理應是弱勢群體,但為何目前社會上聲討樓價高企的聲音,竟然如此響徹雲霄?

年輕人主導 輿論「鬧樓價貴」

箇中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向來屬於「不能說的秘密」,大多數人不知道,少數知道的人也不敢說出口,那關乎輿論生態的結構問題。須知道,本港輿論分為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兩大部分,前者固然由年輕人主導,但即使是傳統媒體,前線記者也以年輕人佔大多數,他們最關注的自然是以年輕人視角出發的問題,這實屬合理兼正常。偏偏在眼下香港社會,對於自置物業最迫切、同時最為絕望的正是年輕人,儘管他們本身可能與父母同住於私樓或公屋,樓價若大跌對於他們整個家庭未必有好處,但眼見樓價愈來愈拋離青年群體可負擔水平,難免日益感到焦慮,自然也會反映於日常工作。

本港媒體雖說「自我審查」日益嚴重,但樓價屬於民生範疇,不像政治般會挑起「西環」敏感;何況媒體業向來「報憂不報喜」,大多數主管也會覺得批判「樓價高到離譜」,比起歌頌「樓價向上欣欣向榮」更有市場。

對上述情況,少數人其實看得明白,但他們不敢說出口,否則很易被指「歧視年輕人」兼「抹黑新聞工作者」,觸犯兩大天條;筆者為了讓讀者看清大局,甘冒天下大不韙,不怕點出這個現象。

第二個原因,在於香港人除了像Adam Smith所形容,屬於着重自利(self-interest)的理性經濟人,同時也像這位現代經濟學宗師在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指出,具有同理心(sympathy),兼且重視公眾利益(altruism)。所以不少私樓業主,甚至有錢富豪,眼見樓價愈升愈高,雖可令自己的身家不斷水漲船高,但他們也明白到這對於香港社會長遠並非好事,所以願意撇除私利發聲關注。

「少數」重要性不遜於「多數」

就像本港某地產商高層早前所說:「在香港鬧樓價貴的,其實來來去去只得那10萬、8萬個後生仔。」這數字是否符合事實?據2011年人口普查,香港截至該年年中合共有98萬名20至29歲青年,當中只得4.9%居住於自己為業主之自置物業,同時多達91%從未結婚之20至29歲青年仍然與父母同住。按此推算,這批現年26至35歲的青年,估計約70萬至80萬人具有自置物業、自組家庭的需求,假設當中半數因為「無父幹」而「鬧樓價貴」,也有35萬至40萬人,顯著多於該地產商所說的「10萬、8萬個」,不過在香港730萬人口當中,終歸也屬於少數。

然而,儘管這批「鬧樓價貴」的青年屬於少數,但年輕人無疑代表我們社會的未來,「少數」的重要性不一定遜於「多數」,我們一定要盡最大力量協助他們茁壯成長,而不可能像工聯會吳秋北所說「惟有放棄年輕人」。

事實上,據Demographia統計,香港樓價負擔比率連續7年位居全球之冠,樓價中位數(542.2萬元)相當於家庭每年入息中位數(30萬元)的18.1倍,換言之一個月入2.5萬元的中等家庭,不吃不喝也要18.1年才買得起樓﹝表二﹞。在情在理,這對於年輕人實在太過殘酷,這亦不利於他們安心發展事業、追求理想、貢獻社會。

正因如此,抱怨樓價貴的青年可能只得約35萬至40萬人,屬於社會少數,卻不能不幫,問題只是如何幫。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早前提出一個建議,謂政府可在新批出地皮加上條款,列明若干單位只可售予首次置業者,而且只可自住。在這基礎上,筆者進一步建議,政府自新財年起,每年應挑選多幅非豪宅定位的市區及新界地皮,列明當中佔一至兩成面積的單位作為「青年樓」,只可售予本地首次置業40歲以下人士,並只可自住不可出租,日後轉售亦須遵守同樣限制。

政府可年供一兩千伙「青年樓」

按目前規劃,政府每年打算推出可建約2萬伙單位的私樓地皮,假設當中半數(1萬伙)適用於上述計劃,便意味每年約1000至2000伙新供應單位屬於「青年樓」,這數字看似不大,但小數怕長計,10年下來便有1萬至2萬伙。畢竟年輕人自組家庭還有公屋、居屋、普通私樓等其他選擇,所以「青年樓」數量毋須太過大量,最重要是給予最有需要的青年一個上車起步階梯,給他們一個可追求的希望。

這個計劃最關鍵的是,能夠最大程度地把本港樓市的「投資需求」和「自用需求」分隔開來,讓前者的洶湧和波動不會對後者有太大影響,某程度上相當於新加坡的組屋政策。香港若要從現在開始大建公營房屋,讓八成住戶居於公屋和居屋,那將是太過傷筋動骨之大手術,亦會徹底改寫市場格局,相對之下,「青年樓」容易實行,亦不會對香港整體自由市場影響太大。

恒地(00012)老闆、「四叔」李兆基早於兩年前也有類似構思,打算在新界捐出地皮興建平價單位,以平均售價100萬元賣給年輕人做業主,不過後來因為地契問題一改再改,最終改為捐予慈善機構作青年宿舍租予年輕人居住,淪為「三不像」;畢竟香港青年最迫切問題並非「冇屋住」或者「要瞓街」,而是「無恒產」。再者,這計劃就算能夠按原來面貌成功推行,也只屬個別地產商之慈善行為,涉及單位數量有限而且不持久,效果難跟由政府列作政策相提並論。

英施實Starter-Home政策

此外,英國政府自今年1月1日起,也開始實施理念相近的Starter-Home政策,讓23至40歲的首次置業(購買人生第一個物業)人士,在購買一手新樓單位時能獲得20%折扣,箇中差額由政府以稅務寬免形式補貼予地產商,預計每年能幫助10萬名青年上車。這政策自從兩年前由時任首相卡梅倫提出,一直飽受爭議,包括被指無助於降低整體樓價、只會「明益」地產商,以及有年齡歧視之嫌。

但儘管如此,英國政府在首相府換人之後,仍堅定繼續推動這一政策,並最終排除萬難自今年起實施;事關英國當局明白,青年儘管人數有限,「鬧樓價貴的只得幾十萬人」,卻代表着國家之未來。

香港的情況也類似,社會種種問題要不是由高樓價而來,就是因高樓價而加劇。例如青年們憤怒,除了基於對民主、自由、公平等價值觀的追求外,相當程度上也是來自對於置業成家的絕望。所謂的「中港矛盾」,除關乎生活習慣、價值理念、河水井水互犯之外,當然也跟「大陸人搶貴香港樓」有關。甚至乎整個社會急功近利,磚頭主義,有樓有高潮,輕視實業和創業,經濟結構及人生出路單一等等,肯定也跟高樓價脫不了關係。

正因如此,新任特首萬變不離其宗,一招勝萬招,只要實行「青年樓」政策,便有助化解或紓緩香港的大部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