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工、一層樓 ——柯清輝的簡約人生觀
2017年7月13日

「一份工、一層樓、一些朋友」,可以用來概括人稱「柯大俠」的恒生銀行前大班柯清輝的簡約人生觀,1972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滙豐集團直至退休,一做37年;八十年代買樓,一住三十多年。「吃東西都是那幾家,我個人就是這樣簡單!」2009年退休後,出任多達八間公司的董事,則是為了幫助商界的「一些朋友」。

撰文:張婷婷 本刊特約記者、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

打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柯清輝在褔建出生,七歲時移民到香港,23歲時香港大學畢業後,隨即加入滙豐集團做見習管理人員(Management Trainee)。由低做起,60歲退休時已是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是年薪近2000萬元的打工皇帝。一做37年,以現時的標準可謂絕無僅有,何況在那個香港經濟起飛,筍工等人做的黃金年代。「很多獵頭公司接觸過我,但我比較念舊,不想走來走去。」

他憶述,那時滙豐、恒生的文化確實與一些外資銀行有分別,外資銀行以交易為本,一單還一單。滙豐集團則注重與客戶建立長久關係,一同成長,「若跟客戶每單交易都計到盡,大家便難以建立關係,我的做法是睇長遠,有機會更會成為朋友。」

「我很率直,幫朋友不求回報,不會斤斤計較,相信朋友是會感受到的。我自己做銀行的理念是,希望個個客都發大達,他們發達,不單借貸可以還,將來還會為銀行帶來更多生意。」他當銀行客戶不單是客也是朋友,即使是銀行本業外的問題,也會盡力幫忙,多年銀行生涯廣結善緣,令柯大俠之名不脛而走。退休時連小股東都依依不捨,質疑管理層為何不作挽留。

與人為善之餘,柯亦會據理力爭,不惜為下屬與上司擦出火花。八十年代初柯任職分行經理,曾因下屬批出的一宗信貸遇上騙徒令銀行蒙受損失,滙豐前大班艾爾敦(David Eldon)當時是地區經理,寫信質疑柯的下屬把關不力,柯回覆指信貸業務不可能全無風險,下屬已在可行範圍內盡了力。其後,艾向其他分行的信貸同事了解過後,親到柯的辦公室表示同意其說法;兩人可謂不打不相識,互相敬重。其後艾於2000年提拔柯做滙豐總經理,笑說:「Raymond, you are not up to that position yet, but we want to stretch you.」雖然柯清輝不想寫這段陳年舊事,但筆者認為這段插曲正好反映柯率直的性格。

柯清輝打工的年代,銀行是朝陽行業,選對行業可與公司一起成長。柯清輝回憶加入滙豐時,銀行規模不大,主打香港本土業務,仍未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1992年被滙豐全面收購),「一路睇住佢愈做愈大,有一份成就感。」

年長一輩相信「滾石不生苔」, 年輕一代卻認為「魚不過塘不肥」。68歲的柯清輝的忠告是要留意企業發展前景。「比如最近這幾年加入騰訊,睇住佢個勢係咁上,無理由要轉工;反之如果你工作的企業面對很大競爭,而且競爭力一路減弱,轉往一間前景較佳的公司亦無可厚非。世界變化這麼快,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

買樓:自住不要炒

柯先後擔任過港大校委會成員、城大校董會副主席和恒生商學書院(現為恒生管理學院)校董會主席,目睹大學生入職薪酬多年來只有寸進,但樓價卻不斷飆升,「入職月薪才萬多元,點供樓?怎會沒有怨氣。」當年柯入職滙豐時月薪1500元,但同期樓價700呎單位才三、四萬元,加上滙豐員工有低息貸款,供樓很輕鬆。

收入水漲船高,但數十年來柯清輝都只是持有一層樓,唯一的分別是從北角和富中心千五呎的單位搬到同屋苑二千呎的複式。「我買樓全部用來自住,不是用來炒,我有四個仔,每人買咗層樓俾佢哋自住。」他認為,樓價根本脫節,現時的水平更不會買,況且他一向覺得買股好過買樓,若看好樓價,寧可買地產股,將來套現都容易些。

買股票:喜舊不喜新

對於有人唱好樓市,「我們拭目以待囉,唔可以隨波逐流,要計自己條數!」他警告,當供應增加、 息率上升,樓價自然會調整。

至於揀股心得,柯清輝着眼穩健的高息股票,認為各人投資目的不同,「如果你年輕,梗係走去搏科網股啦,我已經退休,年將七十,還走去搏甚麼!要守住老本,一定選擇所謂舊經濟股份,最緊要yield高、派息高」。放棄科網股可能錯失如騰訊之類升值數百倍的股份?柯清輝認為沒有甚麼值得惋惜。他指出騰訊、阿里等科網股的市盈率(P/E)高達數十倍,需要每年雙位數盈利增長才能維持這P/E,如果失守便會出現大調整。他以自己擔任董事會主席的思捷環球為例,股價曾高至百多元,因為當時盈利能做到每年雙位數增長,但當盈利一旦下跌,股價便一直沉底,徘徊五元。「新經濟、科網股是否可以長期維持高盈利增長?要自行評估,我唔敢講!」

——節錄自七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