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捷榮 承傳不世襲黃達堂:想種禍根,或造福人群?
2017年12月7日

賣咖啡、紅茶而廣為人熟悉的捷榮集團,前身是1932年由黃喬創立,經營雜貨、批發的捷榮辦館,作為第三代傳人的黃達堂(Peter),四十年來花盡九牛二虎之力,洗刷濃厚的家族色彩。

現時這間百年老店正籌備在香港上市,Peter將淡出日常管理,強調不世襲:「是否姓黃不重要!」。目睹富豪爭產不斷,作為「富三代」的Peter表明不留財產給三名女兒,更計劃成立慈善信託。「你想種禍根,定係造福人群?」

黃達堂強調,今日捷榮已經轉型,已非一般人眼中的買賣中介,而是會為客戶度身訂造產品及共同研發新產品的「綜合性餐飲服務供應商」。 (黃俊耀攝)
黃達堂強調,今日捷榮已經轉型,已非一般人眼中的買賣中介,而是會為客戶度身訂造產品及共同研發新產品的「綜合性餐飲服務供應商」。 (黃俊耀攝)

撰文: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王扇芹 本刊特約記者

捷榮位於葵涌的工場,飄滿咖啡香味。筆者問Peter是否喜歡飲咖啡,他尷尬地笑稱:「以前工作關係,每日試飲十幾杯咖啡,飲得太多,現時一飲就整夜難眠,咖啡、奶茶都戒掉了!」

1978年24歲的Peter加入捷榮,才飲人生第一杯咖啡:「我記得第一啖咖啡很苦!」但不論咖啡如何「苦澀」都遠不及打理家族企業的「苦」。

黃達堂(右一)及父親黃錫福先生(左一),向前香港總督尤德爵士(中)介紹捷榮咖啡產品。		 (受訪者提供)
黃達堂(右一)及父親黃錫福先生(左一),向前香港總督尤德爵士(中)介紹捷榮咖啡產品。  (受訪者提供)

Peter讀會計出身,畢業後第一份工是在美國公司加德士石油做審計,薪高糧準但沉悶,爺爺(有咖啡大王之稱的黃喬)勸他到捷榮兼職,他說「阿堂,你放工咁早,返公司睇頭睇尾啦。」1978年爺爺正式要求乖孫返公司全職幫手,結束「日頭返工,夜晚睇舖」的日子。

「家姐、阿哥無興趣,生意細,又辛苦,個股東名冊10幾人,全部姓黃,點搞呀?」在「鬼佬」公司浸過鹹水,初生之犢的Peter了解西方制度化的管理方式,返到講人治的中國家族企業,自然樣樣看不慣,於是銳意推行改革。

「我一返到公司,第一樣改革就是信貸管理(credit control), 設立信貸限額(credit limit),夥計話做生意講個信字,如果信個客就供貨,就賒數給它啦!」要改變多年的陋習,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後來睇到成效,壞賬大幅降低,他們才服!」

但最棘手的是幾代同堂的管理層公私不分。「講講下公事變了私事、家事。我據理力爭去做對公司、對股東有益的事,但個個家族成員的立場、利益都不同。」

曾向父親遞信想離開

在家族企業中與成員溝通、合作,難度比由零開始創業更大,「好像城市發展,在舊城修修補補好辛苦。但如果將居民遷走,整座舊城炸掉重建較容易。在一塊新土地上發展,那更容易了。」

深陷煩瑣的家族業務之中,Peter屢次萌生另闖新天地的念頭,「老實講,40年當中,曾經想過離開,九三年,已同老婆諗住走人,移民加拿大。我遞了信給老豆,他極力挽留我,後來無走,這個承諾一直守到今天。」

深明家族企業世襲制的弊病,Peter不想重蹈覆轍,今日捷榮管理層只剩下自己姓「黃」,將來捷榮的舵手也不會姓「黃」,「中國人思想好重視世襲,千方百計要傳給子孫,但我絕對不認同。子女不生性不用說了,即使很生性,都未必對做生意有興趣,硬要綁住他們,『真係搵嚟攪!』」

瘦田無人耕   肥田有人爭

他批評,世襲制度有缺陷,不是出現祖業沒有人承接,就是出現家族成員不和、爭產的悲劇,「瘦田無人耕,肥田有人爭。做得好有兩個結果,一就係分家,二就係爭產,做得唔好就無人肯做,所以很多世襲企業慢慢消失」。

Peter以日本幾大延續數百年的財團如三井、三菱、住友為例,指出最重要是企業的承傳,而非家族的延續。「今日還有人記得它們的創辦人是誰嗎?正如幾十年後,騰訊、阿里巴巴還會存在,但掌舵人一定不再姓馬了?有朝一日,無人知道捷榮的創辦人姓黃,無問題的。」

假如一手一腳創立捷榮的爺爺及爸爸仍在生,會反對這種「傳賢不傳親」的做法嗎?Peter笑說:「老豆明知我只有三個女,還將公司交給我,已預計有這一天了,因為即使傳給女婿,都要改姓的!」

三位千金目前分居多倫多、倫敦、香港,都是「打工仔」,被問到為何不邀請女兒入公司幫手?Peter斬釘截鐵地說:「我絕對不會請她們入來做什麼執董、非執董。公司有職位空缺就會公開招聘,假如她們真有興趣,就要循正常程序遞信申請,跟足規矩面試。」

不准女兒、女婿入公司

那有沒有想過要物色乘龍快婿接掌祖業呢?Peter以一個朋友的忠告作答:「我有一個哥倫比亞的朋友,出身大家族,他跟我一樣只有三個女兒。他曾語重心長地對我說:『Peter你千萬不要有這念頭,女兒你還控制到,女婿就控制不了。三個女加三個女婿入到公司,有不同意見,會爆血管的』。」

Peter透露已經與家人約法三章:「中國人有句話,叫做富無三代。點解呢?因為處理不妥當,仔女會爭產。我態度好清晰,就是不傳子女!60歲大壽時,已同三個女講過,無人可以掂我生意。」

捷榮1932年創立,是供應咖啡及紅茶貿易的批發商。左四為黃達堂之父黃錫福。 (受訪者提供)
捷榮1932年創立,是供應咖啡及紅茶貿易的批發商。左四為黃達堂之父黃錫福。 (受訪者提供)

Peter作風西化,生意不交女兒,財產則會拿來做慈善,因不想遺禍子孫。作為父親最想的是三名女兒自力更生,「唔好話我乜都無,個個都供書教學讀完碩士,每人一層樓給她們安居。樂業方面,就要她們自己爭取了。我很多謝太太支持我這一決定,否則兩公婆有不同意見,就家嘈屋閉。」

「一個人赤條條來,赤條條走。人生好像過眼雲煙,錢又帶唔落棺材,你想種禍根,定係造益人群?」他計劃將財產拿來成立信託基金,「將公司業務與個人財產分開很重要,個人資產由信託基金管理,公司業務由專業人士管理,賺錢就給信託基金。信託基金之下成立一個慈善基金,做慈善事業、社會企業。信託基金大部分用來貢獻社會,小部分作為家庭需要」。

幫助年輕人自力更生

Peter深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不主張直接捐獻或派錢。「我不想捐些錢,影張相那種『慈善』,我計劃的慈善基金是針對年輕人。長貧難顧!我最憎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年輕人。你個個月給錢,就累死佢。我辦社會企業,可以給雙失青年一個謀生技能,走向正途。我想做的社會企業是開茶餐廳給他們經營。如果間茶餐廳賺錢,除了有人工出,還有錢分。初時,我的設想是社會企業不需要賺錢,但有個朋友解釋,賺到錢可再開,這樣一來慈善基金就類似一個種子基金。」

黃達堂(左五)主持2012年春茗晚宴,向員工頒發工作嘉許獎狀。 (受訪者提供)
黃達堂(左五)主持2012年春茗晚宴,向員工頒發工作嘉許獎狀。 (受訪者提供)

64歲的Peter除了做慈善,對於未來仍滿腹大計,希望將捷榮業務多元化,由Beverage跳到Food,但他強調已不是為錢而工作了。「I am not working for money now!我從小到大都有很大的生意癮,現在還有得玩,個game未over!坦白講,我不會退休(retire),但會淡出(step back),將公司業務交由專業人士團隊管理。」

——節錄自十二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