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戰爭:氣候不及政治大!
2018年1月4日

「FAO已經預告未來人類要食蟲!」世界綠色組織創辦人余遠騁說出這個「絕望真相」。由於氣候變化及降雨量跌,到2030年,全球糧食產出將跌10%;到2050年更會減產20%。以小麥為例,每升攝氏1度就會損失4%至6%產出,首當其衝者是亞洲主糧──米〔圖一〕

19世紀,愛爾蘭曾經爆發大饑荒(名為「馬鈴薯饑荒」),釀成約百萬人死亡。接近兩個世紀,人類相信人定勝天,但歷史恐怕會重演。2017年,意大利研究組織Bioversity International預測,全球暖化將導致22%野生馬鈴薯在2055年絕種;40年後,加納和科特迪瓦將無法再種出可可豆,目前兩地出口佔全球70%。

富裕的香港九成食物都是靠進口,現時仍未體會到「農產失收」的苦況。

食飯不要談政治,偏偏餐桌上食物的來源充滿了政治角力。 (資料圖片)
食飯不要談政治,偏偏餐桌上食物的來源充滿了政治角力。 (資料圖片)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靠天食飯

「為什麼我們沒有危機感呢?環境是環環緊扣的。」亞洲開發銀行(ADB)報告顯示,在本世紀結束前,亞洲將升6度,塔吉克、阿富汗及中國西北更會升8度,降雨增加50%,余遠騁補充:「孟加拉水浸從前3個月退,現在6個月都不退。」

余遠騁感慨人類對待大自然,由敬畏轉變到剝削,只盼現在補償為時未晚。 (黃勁璋攝)
余遠騁感慨人類對待大自然,由敬畏轉變到剝削,只盼現在補償為時未晚。 (黃勁璋攝)

若沒有改善措施,ADB預計東南亞稻米產量將銳減一半。變暖影響收成,原因是土壤乾枯,用水要增加,但並非處處水源足夠,灌溉增加則會滋生害蟲、疾病及寄生蟲,危害牲畜健康。遇到極端天氣頻發,農作物受旱澇枯萎,變相飼料不足。

「如果在實驗室增加二氧化碳,部分農作物收成確實會增加,但要視乎溫度、水源及地面臭氧。即使如此,當收成達到某水平,營養價值都會下降,例如蛋白質及氮,尤其是大豆〔圖二〕。」余遠騁強調,整個生態系統被扭曲,只會愈來愈難控制。

操控價格

過去幾年,金源米業行政總裁林世豪率先見證「世界變」,「北海道現在農產品種類多了、產米量都多了;越南部分稻米浸過鹹水,仍然繼續種到;還有種『潛水米』在淡水浸20天都沒有死」。他說:「米種是不斷推陳出新的。用中國人說法就是有危有機!泰國米興起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而且全部都不是基因改造。」

氣候變化衝擊水稻,農耕愈來愈嚴峻,這位資深業內人士當然體會深刻,「當天氣變得極端、難以預測,農夫會很易失預算。播種後,落大雨水浸,種子浮到別處,絕對有機會發生」。

林世豪從事米業多年,見證糧價浮動往往源於政治因素。 (何澤攝)
林世豪從事米業多年,見證糧價浮動往往源於政治因素。 (何澤攝)

但同時他見證科技威力,「稻穗倒塌很難救,因為沾滿泥,機器很難處理,但現在已經有技術做到種植時間短、稻穗比較矮,而產量比較多,不用種130日、140日,90日就可以!雖然這種米不好吃,但營養價值不變,而且連菲律賓經常打颱風都沒問題,因為比較能抵禦」。

氣候變化可能也是機會,身處業內見識到應對技術的新進,林世豪會問阿拉斯加、西伯利亞等土地能否釋放出來呢?「今時今日,黑龍江都有種米,再北進已經是西伯利亞。」答案是未知。這位米業老行尊對科技發展樂觀,他悲觀的並非氣候變化,而是另有「真兇」。

林世豪近年埋首博士論文,論題正是供應鏈風險管理。他向記者展示了三項數據:一、引用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RRI),指出因為氣候變化,2050年糧價會增加32%至37%,而稻米產量將跌10%至15%;二、美國農業部米價10年走勢〔圖三〕;三、美國氣象局記錄的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數據〔圖四〕

「如果說2050年價格會加32%至37%,單單看2008年泰國總理英祿挾升米價,價格浮動已經150%;雖說厄爾尼諾與拉尼娜,自2005年起經歷很多周期,氣候變化會影響糧產,但自2005年起,最影響米價的是政府政策。」他反問記者:「氣候變化抑或政治影響大呢?」

米價浮動背後反映連串政治角力。「南美國家曾向泰國、越南等實施禁運,指控後者大米有病菌。但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南美向來是美國市場,那段時間泰國、越南等亞洲國家產量多,於是美國運用『力場』迫使南美國家買美國米。美國米500元、泰、越米300元,背後是政治因素。」

天災不比人禍。「英祿為什麼托米價?泰國人逾半是農民,將米價拉高,自然換到選票。」他一針見血地道破:「糧食政策本來就是極度政治化!」他續道:「USAID聽過吧?美國糧食援助,壞心做壞事!在民主社會,農民投票權很大,原因是按地計算,地主擁有很多票。美國農民收成不斷增加,既不能讓農作物跌價,也不可違反WTO協定向外傾銷,唯一方法就是送人。」結果,受助國難以發展本地農業。

泰國前總理英祿身陷「大米瀆職案」當中。 (網上圖片)
泰國前總理英祿身陷「大米瀆職案」當中。 (網上圖片)

「政府買米都是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能不涉入政治嗎?」林世豪說,當年泰國托米價,可惜中途殺出印度這位程咬金,「其時印度米已經禁出口3年,成本原本100元,泰國人幫手推至300元,印度人當然放售」。泰國政府「偷雞不到蝕把米」,自己回購農民米產;英祿算漏印度,結果兵敗如山倒。

採購代理幾乎屬於國家。「日本FA是100%政府,然後跟WTO傾好,每年入口70萬噸米;中國中糧是上市,主要股份屬於政府,並且隸屬外貿部;新加坡更有趣!NTUC由新加坡政府擁有,口說自由市場,你可進口100萬噸米入星,只是他們會再入50萬噸谷大供應,降低價錢,變相連你100萬噸都無錢賺。」

芸芸亞洲國家/地區,林世豪認為反而香港政策最純粹為糧食安全,「作為入口商,講好入100噸就100噸,加減1噸都不准,而且要於特定時間辦到,否則吊銷牌照,只為控制量」。

不過放諸四海,米糧還是為政治服務。林世豪笑說:「我看中國、越南兩個鄰國,今日關係是好的!」他的理據是中國50%白米進口仍然來自越南。「這是不是糧食權力?糧食可換來高鐵、『一帶一路』、還有CPTTP?」

產能過剩

「食物即是政治。」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黃偉豪曾著《食物霸權》,指出國家施展糧食權力,撒手鐧往往是農業補貼。「這種補貼有歷史原因,起初都是農業社會,所以需要討好農民換選票。其次就是國防,例如美國人人種玉米,也是出於戰略考慮,此乃充飢食物,對國家重要。」

他指出這種國家式主導、工廠式量產,起初確實解決了缺糧問題,但物極必反,「整體而言,目前全球是面對『產能過剩』,於是要製造需求,變成不歸路。工廠式已不合時宜,卻很難逆轉,因為難以動搖既得利益者」。

現代式的農業已經完全機械化作業。 (路透圖片)
現代式的農業已經完全機械化作業。 (路透圖片)

結果玉米產量過剩,美國出口佔全球近半,並且需要尋求『出路』,發掘新功能,「生物燃料」(biofuel)由然而生,儘管效率成疑;甚至化作飼料,牛不再吃草,改吃玉米,為生態系統添未知數。

氣候戰爭

「人類對大自然的態度,由恐懼、疑忌,發現資源的好處後,即轉化為愛上、擁抱,進而剝削。」余遠聘說:「現在是補償時候了」。歷史教訓是每逢遭遇氣候巨變,老百姓因缺糧而遷徙,然後爭奪土地、食物,多以戰爭收場,「氣候變化都是一場戰爭」。

——節錄自一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