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藝博解香港藝壇兩困境
2018年2月11日

訪問之日,Beulah 正在中上環覓鋪。她本身是藝術家,來自澳洲,早年隨丈夫來港定居,自2013年開始在柴灣經營小型獨立畫廊Van Rensburg Galleries,代理澳洲、新西蘭等地藝術家的作品,價錢為由1000美元至1.2萬美元不等。

小型畫廊退出中環

她說不會再在柴灣經營畫廊,因為那裏交通不便,缺乏人流。「我只在開業當日見到客人,之後一個月都沒有看到一個人!早前我在中環租了一個地方做了六個星期展覽,每日都有人來。我無論如何都要租中環,空間小一點也可以。」

2005年香港只得大約20間畫廊,現在上升到100多間,其中六成是小型畫廊。為了開發內地市場和享受低稅優惠,國際大型畫廊紛紛進駐香港,在旺區中上環開店,推高當區租金,使小型畫廊被迫退居二三線地區。「畫廊的空間可能大了,但是回報卻少了。」Affordable Art Fair(AAF)總監Stephanie Kelly指出。

Beulah說:「現在只有大型國際畫廊才能夠在中環駐足,因為有國際資金,賣昂貴藝術品。This is a shame!藝術變成富人玩意,一般人無法接觸。」

靠藝博賺六成收入

AAF為小型畫廊提供銷售平台,及帶來大量潛在客人。Beulah已經連續三、四年參加香港和其他地區的AAF,每年在博覽賺了相當於六個月的收入。她正在寫計劃書,申請另一藝博Art Central。問她可有打算申請Art Basel,她笑 說:「我沒有錢申請,Art Basel的租金比中環的租金更高,我不是和 I-banker結婚。」

做了10多年策展人、超過80個展覽的梁兆基指出,為了節省成本,南韓許多小型畫廊都沒有店舖,只是透過藝博賣出作品,這是小型畫廊的其中一種生存方法。

Stephanie Kelly建議中小型畫廊要有清晰的定位,也要多做宣傳推廣。「要有一個好的網站,也要多交際。藝術品買賣是講關係的,許多作品最終都是面對面賣出的。」

推廣本地年輕藝術家

中小型畫廊經營困難引伸出另一個問題,就是香港藝術家發展前景不佳。梁兆基指出,中環畫廊的租金成本上升,賣低價藝術作品賺不了錢,變相降低畫廊代理本地年輕藝術家作品的誘因。

梁兆基多年來一直經營香港年輕藝術家的策展,見證行業轉變。他指與其他地方相比,香港年輕藝術家的發展不錯,因為競爭少,每年只有二三百名與藝術相關的畢業生。另外香港中生代藝術家因為歷史因素發展不強,也造就機會讓年輕人「上位」。

「香港純粹靠賣藝術作品維生的人可能是幾十個,一半是30歲出頭或以下的年輕人,這個比例非常高,全世界其他地方,可能一百個都無一個。有人一畢業就去畫廊做個人展覽,也有人畢業後兩年可以參加不同的藝術博覽,更誇張的是,有人畢業後第二年就已經有作品在佳士得拍賣。」

他指出,2000年開始Grotto(嘉圖)畫廊開始經營本地年輕藝術家的當代工筆畫,因為本地藏家一直有收藏水墨畫,故較容易接受年輕一代的水墨,成功做出了一個市場。然而,這個市場近年開始出現飽和。「本地收藏家大約只有二三十個,他們買年輕人的作品已經到了一個程度。藏家升級了,因為實在太多外國大畫廊來了,還有Art Basel,他們轉移去買外國大師的作品。」

刻意做不一樣的東西

參加藝博會可以接觸大眾,也可以帶來新藏家,是一個新機會。近年梁兆基與AAF合作,推出 Young Talent Hong Kong,為香港年輕藝術家提供展示和銷售作品的平台。他稱在藝博中會刻意選一些跟畫廊不一樣的東西,例如新媒體作品。他解釋:「因為畫廊已經太多,跟他們競爭沒有意義。」

另一出路是積極開發新市場,例如台灣。「台灣的藝術品味與我們相近,當地藏家比我們多很多。」 去年他在台灣大觀藝術空間做了個策展,主題是「港式水墨」,作品以山水融合香港城市風景。由於古典之中不失香港特色,所有作品均成功賣出。

——節錄自二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