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ker用代幣「撈」1800億生意
2018年3月2日

當航運專家遇上貨幣專家,兩者會擦出什麼火花呢?答案可能是炮製出全港首隻船運ICO代幣——TEU,「那是船運行內術語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意思即是20呎標準貨櫃。每次使用多少個TEU代幣,等於說運送多少個貨櫃」。

李可興告訴記者:「這個代幣名稱行業易明,而且有親切感!」他與拍檔梁民剛剛1年前進駐數碼港。這兩位中年人未搞High Tech前,都是跨國企業高層。

李可興(左)與梁民去年成立初創公司,「300cubits」取名靈感源自挪亞方舟長度。 (黃潤根攝)
李可興(左)與梁民去年成立初創公司,「300cubits」取名靈感源自挪亞方舟長度。 (黃潤根攝)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航運專家」梁民有20年行業經驗,從國際最大貨櫃船公司馬士基(Maersk)實習生做起,曾於和黃任職,後來轉戰投行,先後效力摩根大通及Jeffries,專門分析貨運板塊;「貨幣專家」李可興則嘗遍銀行前中後台,司職銀行財資(Treasury)部門,盡覽外滙、股票、衍生產品、債券,前東家就包括瑞士私人銀行UBP、英女王御用銀行Coutts、中國建設銀行等。

如今,兩人聯手大搞虛擬貨幣初創生意300cubits,與其實業背景形成強烈對比。但原來正正是20年實戰經驗,使其捕捉到「虛擬貨幣大時代」。

230億美元Sunk Cost

「因航」超賣機位連累旅客無法登機此等慘事,相信讀者都可能試過,原來船運業未尚不是,「貨櫃都是『篤手指』的!」李可興說「失約」現象,海陸空運都普遍。

放諸船運業就是「客戶訂船期,1毫子都不用,隨時缺席都得;於是船公司超賣,以防客戶甩底時,還有其他客戶補位」,結果形成惡性循環,雙方長期缺乏互信,最終換來雙輸,「對於船公司來說,空位就是sunk cost(沉沒成本);對於客戶來說,批貨無法上船,要再租倉寄存,也要從A碼頭吊到B碼頭,合共需要800至1000港元,船費都是1000美元,上上落落已經十分之一」。

李可興指出,船運業年收入為1500億美元(約1.2萬億港元),而這種「失信」成本則已經高達230億美元(約1800億港元)。

TEU代幣就是為解決船運「信心危機」而生。他們去年以每單位300美元作價,購買1600枚以太幣(ETH),再將其轉換為TEU代幣,數量上限為1億,逾半將免費派發給業界,「用來作按金!」

TEU運作原理簡單﹝見圖﹞:客戶用代幣作船期訂金,若船公司毀約,則以代幣賠償,相反亦然。所有流程都在區塊鏈進行,降低欺詐風險外,亦提高交易透明度。如是者,雙方可以建立互信。

從這位傳統銀行精英口中,合約已進化為「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投資者亦改口稱「代幣買家」(token buyer),李可興琅琅上口,皆因他深信虛擬貨幣「絕對可行!」

2年禁售防炒賣

「比特幣都十年了!無論認受性、流通性及市值都是上升,未見重大安全問題」,這位「貨幣專家」語帶肯定指出:「區塊鏈有價值。」

在TEU智能合約中,免費代幣就設定2年禁售,期間起碼要使用24次。若能履行條款,持幣人期滿可真正擁有、自由買賣,否則全數回歸系統,「我們原意就是想吸納用家,真正使用代幣,而非炒賣」。

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他解釋TEU都有市場價值,去年8月至9月他們進行pre ICO試水溫,作價1 ETH換1000 TEU,最後150位以太幣買家透過網上認購換走200萬個TEU,佔總量2%,「當時每1 ETH值300美元,發售總額即為50萬美元,今天以太幣已是1100美元(1月29日)」。

簡單來說TEU原值0.5美元,訪問當天已達0.75美元。不過,總設計師不太在乎價格升跌,最主要是他日但凡重要訂單,業界都用TEU確保船期,降低雙方爽約機會,所以「只要有價就得,不論高低」。「以往人人都識跟sales強調批貨好重要,個個都覆知!知!知!最後不也是一句對不起!高層說有批大單要讓位……」這種無奈老行尊見慣不怪。

比起口頭承諾,經濟誘因更實在,「雖然這刻未能轉售,但自由市場正在交易,2年後你都可落場;而且現在免費派發,業界沒有成本,他日就要自己在市場購買」。

現金按金  行先死先

現金為王?然而,在汪洋大海卻顯得有點無力。「信用問題」積存十年八載,實際反映出現金痛處,李可興就提到,行業龍頭理論上可以協議收取按金,可惜船運無國界,「受制於歐洲反壟斷法,最終要各自為政」。

以往曾經有龍頭企業嘗試收按金,結果招致客戶流失。「行業競爭大、牽涉資本亦多,將部分運費撥作按金,現金流或會出問題」,結果陷入「賽局理論」,龍頭們都瞻前顧後,以免「行先死先啊!」針對這點,虛擬貨幣反而有優勢。

「現在ICO似什麼?我15年前已買騰訊長揸至今。」這位銀行家昔日緊貼證監條例,今天多重確保TEU合法,於3月15日以1個以太幣換400TEU正式啟動ICO。

——節錄自三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