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葵涌「礦場」 港青要做虛擬貨幣交易所
2018年3月2日

虛擬貨幣在香港這一傳統金融中心不受「金融建制派」祝福,不過,各地不斷出現的瞬間致富神話,卻鼓舞一些不怕冒險、有遠見的香港年輕人加入淘金行列。七位八、九十後港青近期創立了Coulla,已在香港開設四個礦場掘礦。他們更大的野心是自己ICO,以及最終設立虛擬貨幣交易所。

撰文:許創彥  本刊記者

最近,人類又刷新了最快致富記錄。去年7月,中國商人趙長鵬變賣上海物業,開了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幣安」(Binance)。適逢比特幣去年升勢迅猛,幣安豬籠入水,趙長鵬短短六個月,荷包進賬20億美元。

雖說時來運到,但趙長鵬確實生財有道。除了辦平台抽佣,他還乘勢在去年底推ICO,發行2億個「幣安幣」,惹來搶購,連《福布斯》也不得不邀請這位中國虛擬貨幣首富做封面人物。

趙長鵬平地一聲雷,震撼幣圈,人人爭相仿效,希望成為第二個,包括港產企業Coulla。他們揚言要學習幣安,推自己的ICO,終極目標是做虛擬貨幣另一交易所。〔見表〕

近八位數收入

不過,成為「港交所」前, Coulla現在仍是以掘虛擬貨幣為主的公司。前人採礦造幣,要勞師動眾,開山劈石;現在採虛擬貨幣又是怎樣?記者特意去看了看。

走入葵涌一棟陳舊的工業大廈,轉進一個數百呎的單位,裏頭放滿了四個架的礦機,嗡嗡作響,「除了掘比特幣、以太幣,還有二十多種虛擬貨幣。」創辦人之一的Ronald說,客人來到,他們會建議客人不要單買一種貨幣,配搭多元點,減低風險。看中了,通常合約一簽就兩年,水險、火險、管理費全包,48000港元。

Ronald指,掘幣是整個虛擬貨幣產業最穩陣的一環,「因為你確保有成果,好像以太幣,每張合約每日會多0.012粒。」加上虛擬貨幣價格波動大,掘幣時間長,「將升幅和跌幅拉長,變相平穩一點。」

單單掘礦為他們帶來的生意額,絕不能小覷。開業半年,招徠了二百多個客。開張之時,跟幣安一樣,正值比特幣價格火速上漲, 從7月的2000多美元,升至12月的20000美元,賺得盆滿缽滿。「第一個月收入已有六位數,之後一個月七位數,差點八位數。」

儘管最近一個月,比特幣價格反覆,一度跌穿7000美元大關,嚇跑了不少潛在客人,Coulla新客戶也少了,但Ronald認為這並非損失:「市場穩定下來,下調至合理水平,大家不再盲目炒賣,未嘗不是件好事。」

平日礦場不會開放,因訪問才破例一次。圖左為Ronald,圖右為Oliver。 (許創彥攝)
平日礦場不會開放,因訪問才破例一次。圖左為Ronald,圖右為Oliver。 (許創彥攝)

出糧用比特幣、以太幣

Coulla以joint venture(合資企業)形式創辦,七人合夥,即使全是八、九十後,但大部分人去年年頭仍未非常清楚虛擬貨幣是什麼,Oliver就是個例子。原本於IT公司工作的他,上年初從菲律賓一個賭場接了生意做,事成後收尾數,客人忽然問:「不如給比特幣你們吧。」

那時他對比特幣一知半解,而且手上沒虛擬貨幣戶口,最後還是要現金。「怎知道一個月後再看比特幣價格,咦,為何升了個double,個尾數等於我們整個項目兩倍!之後就覺得,唉呀,真的要積極研究一下這回事。」

認識愈多,Oliver不光做了虛擬貨幣擁躉,更成為了其背後技術Blockchain(區塊鏈)的信徒。「我覺得它真的能改變世界,至少能將兩個互不信任的團體綁在一起。比如我們能寫一份smart contract,一寫好,內容怎麼樣都篡改不到;你再看傳統的遺囑,小甜甜(龔如心)那份不就被改了?」

「所以,你要有信仰,一定要信Blockchain。」Oliver說,Coulla如今為了「傳教」,「現在出糧,出bonus,很多時用比特幣和以太幣,希望員工一同相信這件事。」

看ICO四個標準

Coulla目前在香港共有四個礦場。當然,他們野心不單純是幫客掘礦,眼看近月ICO風氣正盛,他們正積極看白皮書,尋覓有潛質的ICO,幫客投資。

要判斷ICO的潛力,Oliver認為有四大準則:「第一,看founding team,看核心成員有什麼人,這很影響你覺得那ICO有沒有實力;第二,看那產品做什麼,能帶來什麼改變;第三,看那ICO是否真的需要應用Blockchain技術,如果沒需要,就純屬炒作罷了;第四,是它的路線圖,以及有什麼投資者,有誰endorse。」

可是,要留意,這項投資服務仍是friends only,原因是市面濫竽充數的太多,風險太高。「現在每日接近100個ICO上架,其實很多很虛,根本是Kickstarter(美國眾籌平台)翻版,不值得投。」Oliver估計,自上年起,市面應該發行了超過2000個ICO,但他們覺得有投資潛力的,不過五個,「夠膽介紹給朋友的更少,得三個。」

去新加坡推ICO

眼看水貨太多,Coulla索性計劃自己出ICO。「我們希望學習幣安、Bitfinex,建立自己的交易平台,而自己的ICO能在那裏買賣。」他們現在正忙於寫白皮書、查驗技術,預計三個月後面世。

但他們不打算在香港發行,皆因香港政府對ICO態度曖昧,「又說不監管,但又給你些『建議』, 模棱兩可。」因此,跟大部分企業一樣,Coulla首選到條例清晰的新加坡發行,「那邊政府很支持,他們有個類似科學園的公司,給你office辦公,給你資金請人。」

他們希望這自家製的ICO能助他們擴大客戶群外,也從中提供新一筆資金繼續發展,更勝於掣肘多多的VC(venture capital)。「在VC的世界,(投資者)給你1000萬,你要給share他們,然後他們不斷纏擾你,又叫人整靚盤數,推B、C輪融資,賺夠就走人;可是, ICO的世界不能這樣玩,他們分不了你的share。」

幣圈玩財技 價格飄忽隨時翻船

由落場挖礦到進軍ICO,過程不足半年,Coulla極速發展,演活了「幣圈一日,香港一年」這句行內話。

其實,變化迅速,又何止企業?最近一個多月,虛擬貨幣的價格也如坐越礦飛車:12月中才屢創新高,一度升至2萬美元,其後表現一直反覆,到2月初忽然跌穿7000美元,隨後又谷底反彈,重上1萬美元大關,教人飽吃驚風散。

正當大家以為如斯的波動是正常之際,Oliver卻說,背後其實是人為的興風作浪:「年初的價格急跌,我覺得跟人玩孖展有關。現在網上很多平台讓你放比特幣下去,給你一個倍數的孖展去玩,有斬倉價,那麼他們便趁機做低個價。你看,聖誕前大跌,新年前又大跌,正因為fund佬(基金經理)都要收工,咁咪斬你一鑊甘,斬倉!」

財技在幣圈無孔不入,他續指:「很多人這樣形容,股票市場不能做的,在虛擬貨幣世界海闊天空。」要炒賣,市面很多選擇;若要炒虛擬貨幣,真的要三思而後行。

ICO泡沫未到

除了比特幣的價格,近一年多得讓人眼光繚亂的ICO也逐漸成為話題。近日,全球很多名不經傳的公司也推ICO,不少質素參差,有人認為與2000年前夕,湧現大量良莠不齊的科技公司,終致科網股災的情況相似。

那麼,ICO快要步後塵嗎?Oliver覺得言之尚早:「現在ICO仍處於一個很初步的階段,接觸的人不夠1%;假若現在,整個市場有一半人在玩,這才真的有危機。所以真的泡沫,有排都未到。」

「去到有一天,你發現你阿爸阿媽也在玩,屆時你就要擔心,就要想想如何把錢轉移到其他地方了。」他打趣說。

——節錄自三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