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是海南神話 大到不能倒?
2018年4月16日

海南這個經濟弱省,卻孕育了海航這一在海內外興風作浪的明星企業。海航之於海南,就如三星之於南韓,是一個引起自豪的印記,是政府的名片,大學生奮鬥的目標。海航已「綁架」了政府,俘虜了海南人的心,成了不能倒下的護身符。

撰文:許創彥  本刊記者

問海南人,海口地標是什麼?「海航大廈。」

記者一開始驚訝不已,但翻看兩組數據馬上明白:2017年,海南生產總值4426億(人民幣,下同),20個省中排尾三;海航收入卻高達7000億。

「牛逼!非常牛逼!(大陸用語,意即厲害得很)」海南大學三年級生梁振裕說,全因海航,他近年在微信朋友圈轉趨「高調」,會明言自己來自海口,「因為它讓我也覺得自己很牛逼。」

小時了了

跟海南人聊天,多數離不開三句話──「海航很威!」、「海南很差。」、「你看深圳?」特意提到深圳,皆因她跟海南一樣是被鄧小平選中的「經濟特區」幸運兒。

1980年,深圳率先成首批實驗點。八年後,海南跟隨其後,不受廣東管轄,獨立建省,成全國最大經濟特區。
海南開局不錯。1992年,住房制改革,國企、鄉企拉攏國有銀行闖進海南島。大量熱錢湧入,海南成績亮麗得很:三亞經濟增長73%,海口更達誇張的83%。

不過,市場不夠一年便失控:當時海南湧現逾2萬家地產公司,但島上人口不足660萬;仍在草稿紙的「地產項目」不乏炒家,更能抵押。所謂「榮景」不過是泡沫。1993年6月,時任副總理朱鎔基嚴控流進房地產的銀行資金,戳破泡沫。借不了錢,資金鏈斷裂,海南經濟插水,榮景一去不返,只剩600多棟爛尾樓共同進退。

自此海南像中了魔咒,發展裹足不前。相反,特區「老大哥」深圳卻風生水起,近年在騰訊、華為、 大疆等科企帶領下,收入屢創新高,去年達2.2萬億,乃海南五倍。

就業首選

海南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一直擴張至躋身《財富》500大个的海航。據記者觀察,海南人較悠閒,唯獨海航的效率鶴立雞群,亦只有這種「海航速度」,可媲美全國聞名的「深圳速度」。

「海航就是海南的圖騰,我都很想進去。」梁振裕是有實際考慮的:薪水。海南大學生普遍起薪3000。十年前,3000元在海南尚算夠用,但自2010年啟動「國際旅遊島」規劃,大批有錢人湧入,炒高物價、樓價,3000元淪為雞肋。

緊絀的工資,顯得海航特別矜貴。採訪期間,記者得悉海航員工不少起薪近六千,技術人員更高達兩萬,另外獎金、福利齊全:「年終獎」、「過節費」、房屋津貼,還有「住房公積金」補貼,政府扣多少,海航便額外給多少。

海南學生趨之若鶩,據聞海航招聘必座無虛席,「我不貪,進去做個司機都很不錯啦。」

記者要他別開玩笑。梁振裕忽然收起笑臉,正經回答:「在裏頭當司機都有很多經驗,你碰巧開老闆車,他跟你說哪個股票可買,薪水差得到哪去?」

利好政策

然而,近日海航負債纍纍,要八大銀行出手,授信8000億渡過難關。商業機構擴張過度,用人民血汗錢買單,這種做法公平嗎?梁振裕覺得問題不大:「制度從來不公平,但我們沒辦法。」他續指,海航太大,是不會,也不能倒,因為它是海南的神話,「拉升了我們的整體形象」。

海航的三亞新機場地盤不合環保要求,被勒令停工。 (許創彥攝)
海航的三亞新機場地盤不合環保要求,被勒令停工。 (許創彥攝)

說到底,海航只是中央利好政策下養大的龐然巨物。如今海南人正翹首以待下一個利好政策:自去年起,海南政府一邊減少一手土地供應,遏止各大地產商持續多年的圈地運動,另一邊叫停多個破壞環境的人造島。熟悉島內行情人士表示,海南政府忽然手腕變得強硬,背後肯定在規劃政策,待根治好老問題,制定好條文,才會再次發售土地。「過去國家沒做太多把旅遊質素提高的事,此趟講了多年的國際旅遊島要來認真了。」

他們估計,機會較大的是免稅港政策,屆時海南零售業將更具競爭力。春江水暖鴨先知,今年2月,阿里巴巴主席馬雲罕有接受《海南日報》訪問,強調阿里巴巴必須參與海南發展,建「無現金支付島」——此番言論進一步強化預測。

部分人甚至覺得連盛傳日久的賭場計劃也有機會。「澳門賭業很繁盛,但對方所有投資都是外國的,賺錢後就拿走,收不到稅,對國家沒啥好處。在海南建個賭場,有正經地方賭錢,只會增加旅客來的意欲。」

如果海南島產業成功多元化,屆時「大到不能倒」的海航即使倒下,也不會有太大震盪了。

——節錄自四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