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瘋狂擴張 灰犀牛風險大 —— 權貴資本主義陷兩難
2018年4月25日

近二十多年以來,權貴資本主義在中國興起,部份靠攏權力的民企,憑着靈活走位,往往能輕易獲得龐大資本。在國內迅速壯大後,它們已高調走到海外搶灘。當權者擔心現時變相走資,在海外作出草率的投資、以及負債過大,將產生金融風險。中央最近頻頻出招勒住灰犀牛,但對於最終是否揚棄權貴資本主義,則陷入兩難困境。

撰文:許創彥 本刊記者

任憑安邦如何否認,集團還是難逃被接管的命運。今年2月,原董事長吳小暉因涉嫌集資詐騙、職權侵佔被公訴;而整個集團就被指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被中國保監會接管,為期一年,但當中卻沒明確指出它犯了哪條法,違了哪條規。

這很符合安邦神祕的形象。安邦2004年以保險起家,十四年內,以驚人速度崛起,成為總資產約19710億人民幣(約2.5萬億港元)的業界巨頭,全國第三大,僅次於中國人壽和平安保險。

2015年安邦忽然豪擲約153億港元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震驚商界。自此之後,比利時保險公司FIDEA、倫敦最高建築Heron大廈、美國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 Inc一律成為囊中物。頻繁的「出手」,加上愈發沉重的負債,安邦一下子成了全國最大的「灰犀牛」。(「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大的事件,「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大的潛在危機。)

後天安門秩序

自習近平上台後,銳意肅貪,清除官商勾結。那套上映了五年、打擊「權貴資本主義」的大戲,要來到「灰犀牛」這一回了。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權貴資本主義」就是資本家和政治人物組成聯盟,資本家弄錢,政治人物弄權。這個現象並非中國獨有,是個全球現象,多出現於專制國家。《經濟學人》在2016年便做過統計,發現俄羅斯是權貴勾結最嚴重的國家,億萬富豪的財產佔全國 GDP22%,而當中與政府有關係的高達18%。(見圖)

按長年研究「權貴資本主義」的美籍華人學者裴敏欣的分析,俄國以及其他東歐國家,是源於蘇聯倒台,資本家趁權力真空、政治混亂才有機會巧取豪奪,從而使國家走上權貴勾結的道路;唯獨中國走上此路,不是無心,而是有意。(見表)

1989年,東歐鐵幕國家發生巨變,進一步推動中國國內求變之心,中共政權搖搖欲墜。於是,六四事件後,為了拉攏、鞏固社會支持勢力,中共做了個改變中國的決定:下放國有資產的控制權(control right),但沒有清晰界定所有權(ownership right),令資本家有機會用低價,甚至免費取得這些國有資產。

由於所有權含糊不清,而且競爭激烈,這遂給了資本家勾結政府的動機。此一「我要錢,你要權」的共享模式,在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理論、允許資本家入黨後進一步確立,並且主導了中國往後20年發展。裴敏欣稱呼此為「後天安門秩序」。

小卒變大亨

一開始,權貴在土地的勾結最為明顯,浙江房地產商樓忠福就是個例子。他84年創立了一家毫不起眼的小企業,但其後乘着集體私有化浪潮成了家族企業。「後天安門秩序」確立後,他利用政治關係拿到土地。2014年,他的廣廈控股集團蛻變成中國第九大私企。

除了房地產,煤礦業也是隻懂生金蛋的母雞。90年代初,王春成是個下崗工人,之後為餬口去了煤場打工。憑着勤奮和運氣,他成了遼寧煤炭供應商。不久後,「受惠」 於「後天安門秩序」,王春成透過賄賂內蒙官員,盡得大煤礦區的開採權,大富大貴。

到了胡溫時代,「後天安門秩序」變本加厲。無論安邦,還是海航,都是這個時代下的產物。

玩金融遊戲

2002年,胡溫上台,九常委執政,政治山頭林立,獨立學者吳強形容為「弱主共治」時代。當時出現了新的權貴「玩法」:除了霸佔土地、礦產等國有資產,資本家還會藉政治靠山,到銀行大量借貸,透過財技迅速擴充業務。

隨着2008年金融海嘯,央行「四萬億投資計劃」刺激中國發展,銀行「水浸」,借錢容易得多,貸款數目也大得多。據統計,2011年,延伸至私人非金融的貸款總額大約為當時中國經濟產出的120%。安邦、海航、萬達等企業亦得以趁機壯大。

以安邦為例,它04年以5億人民幣起家,到了2012年,資產已飆升至978億,漲近200倍,大部分皆靠舉債滾大。規模愈大,營利愈高,銀行愈樂意借,不斷輪迴,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模式。

瘋狂出海

這種模式到習近平上台頭幾年,依舊萬試萬靈,那些企業也羽翼漸豐。再加上在「走出去」的政策鼓勵下,它們終揚帆「出海」,展開瘋狂收購的航程。

安邦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韓國東洋人壽;海航收購美國科技公司英邁、瑞士佳美集團;萬達的荷里活製片廠傳奇影業……這些巨無霸不斷鯨吞海外資產。

外國學者分析,這種依靠「權貴資本主義」崛起的龐然大物,已讓習近平不得不提高警覺,因為金融風險增加,最終亦會衍生政治風險。所以,他自上任後,打貪一直進行,在大老虎、蒼蠅一同倒下後,下一個目標便是權貴勾結下的另一產物──「灰犀牛」。

去年7月17日《人民日報》的章就明言要「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

打「灰犀牛」比打老虎蒼蠅容易得多。裴敏欣曾在《金融時報》撰文提到:「這班大亨致富全靠國有銀行融資,打擊他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叫銀行降低信貸比率。這群過度借貸的大亨們,馬上陷入資金流問題,甚至破產。」

果然中央一出招:萬達不得不自斷一臂,在海外不斷賣產,才可度過資金危機;復星要不斷降低槓桿率;海航遲了不響應政策,便泥足深陷資金問題。

「權貴裏面,權比貴更重要。中國的叢林法則裏,有錢人只是很肥的豬,它不是老虎、獅子、狼,掌握政治權力的才是後者。豬再肥,在短期內他們只能跟虎狼暫時聯盟,但他們總是獵物,不是猛獸。」裴敏欣去年接受傳媒訪問時說:「中國的權貴,可以在一夜之間一文不值,這是很獨特的現象,因為共產黨權力太大,可以在實質上消滅對手,根本毫無制約。」

確實,胡潤研究院上月發表的《兩會中的上榜企業家報告2018》,便發現20億身家或以上的富豪剩下152位,比上屆減少了56位。

兩難局面

如今習近平能用強硬手段,嚴格控制大民企。他有能力消滅「權貴資本主義」嗎?在裴《出賣中國》一書,給了我們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不可以,「因為這些體制正是中共得以壟斷權力的基礎。」

他認為,習近平如今面臨兩難局面:如果完全鏟除「權貴資本主義」,中共隨時倒台。但如果繼續容許,中國貧富差距必定進而擴大,有礙管治。

——節錄自四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