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蛇無孔不入:救災、勘探、醫療
2018年5月27日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參考日本的剪紙藝術,令仿生機械人能夠像蛇一樣爬行。一旦技術成熟,有望在救災或醫療方面帶來貢獻。(網上圖片)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參考日本的剪紙藝術,令仿生機械人能夠像蛇一樣爬行。一旦技術成熟,有望在救災或醫療方面帶來貢獻。(網上圖片)

撰文:王扇芹

目前機械人發展,以人工智能(AI)為重點,「仿生機械人」屬於比較冷門的分。

人用雙腳走路,但比很多動物跑得慢,雖然人們發明了汽車,但在崎嶇的山路上,汽車仍無法派上用場,反而跳羚卻能從容地在懸崖峭壁上覓食。又例如飛機雖然飛得遠,但仍須要長長的跑道降落,而且轉向差。如果參考雀鳥的轉向機制,新一代的戰鬥機的機動力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哈佛大學團隊,早前公布一款模仿蛇爬行的機械人。這款機械人的結構簡單,主要由矽橡膠管(silicone rubber tube)構成,靠前部分有一些盛載空氣的空間,外層則使用經特別設計的「鱗片」:一種非常薄,但具有可拉伸特性的塑膠片。科研團隊用激光切割,令塑膠片上面布滿三角形、梯型及圓型的切口,就像蛇皮上的鱗片一樣。

「鱗片」切割參考日本剪紙

要像蛇一樣在地面爬行,「鱗片」的抓地能力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稱,鱗片的切割方式是參考日本的剪紙藝術,從而讓激光可以在薄片上切成不同的形狀。當機械蛇要移動時,內部就會充氣及放氣。當蛇腔完全放氣時,塑膠薄片的切口不會張開;但充氣擴張時,機械蛇的鱗片就會變形,從身上彈出並抓住地面,所以每次充氣及放氣,就會為機械蛇提供向前的動力。

另一方面,膠片上切口形狀不同,爬行風格亦有不同。研究人員經過測試,發現梯形的塑膠片設計,可以容許皮膚伸展更多,使機械人的前進速度更快。

他們認為,研究機械蛇的前進機制,提供了機械人移動的新思路,有助開發新型的救災或勘探機械人,甚至用在醫療內窺鏡技術,這種技術容許在非常狹窄及複雜的管道及地區使用。

除了模仿蛇外,亦有科研人員模仿沙漠蜘蛛翻滾以及蝙蝠飛行的機制,分別設計出兩款仿生機械人。兩款機械人的研發目的,都是研究如何用更少的能量,令機械人的移動距離大幅增加,以及在不同的地面及空中環境移動。

只要能夠克服複雜及高危的環境,機械人的應用範圍就會繼續拓闊,成為人類的好幫手,甚至是人類的救命恩人,救援人員也無需以身犯險拯救災民,降低救援風險,仿生機械人的潛力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