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發伉儷詩文論政:繁體勝簡體
2018年7月30日

人稱「發叔」的前立法局主席黃宏發退下政治火線多年,閒時埋首翻譯唐詩,太太潘明珠剛從中大圖書館副館長一職退下,繼續推動香港文化研究。兩人不問政治,但最終還是難以置身事外,因為今日香港,連語言文字也已經政治化。在廣東話是否母語、繁體字和簡體字孰優孰劣的爭議下,發叔政治不正確地強調「講廣東話最舒服」、「大陸要跟隨香港用繁體字」。

撰文:姜學汶 本刊特約記者、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

是次訪問在發叔位於西貢村屋的書齋進行,這裏成為兩位愛書之人最常駐足的地方。夫妻恩愛,但閱讀則各有所好,發叔偏好古詩與古典文學,太太則喜歡新詩與現代文學。兩人於香港大學認識,當年發叔是高幾班的大師兄,太太笑言大學時期的發叔在學生會已經「指手劃腳」,她早已習慣成為公眾人物背後的另一半,倒是有一點,太太不吐不快︰「結婚前他寫了首英文詩給我,只寫了上半部,下半部現在都未交貨。」在旁的發叔聽了,靦腆不語。

發叔在上海出生,年少時來到香港讀書,太太是三代土生土長香港人,兩老對香港均有深厚感情。在他們成長的年代,「香港人」的身份意識沒有今天那麼強烈。「當時沒有什麼identitycrisis,我一直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有人說香港是間酒店,住完就會搬走。七十年代黃麗松做港大校長,提出『醜陋的香港人』,我們好多陋習都被說了出來,但以前只有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分別,沒有香港與中國人之分。」發叔如是說。

身份認同 人人不同

兩人育有兩女一子,均已移居美國。潘明珠坦言,細女在香港出生,雖然已經歸化美籍,但仍然會說自己是香港人,不過同樣在美國生活多年的弟弟,卻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人人看法不同,這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只是被政治化了才有問題。」對於太太的看法,發叔深表認同︰「你不搞佢就無問題。」他揶揄早前蔡冠深發表「大灣區人」的言論是「蔡先生給蕉皮自己踩」。潘明珠續道︰「如果你是福建人,返鄉下問同鄉,對方答中國人或福建人都沒所謂,因為福建是中國一部分。」

發叔打趣笑言︰「如果你在大陸,不說自己是中國人,可能變了『福建獨』、『閩獨』!」逗得太太哈哈大笑。原本嚴肅的話題,經過夫婦二人一唱一和,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潘明珠在中大圖書館工作數十載,任內致力保存珍貴的香港歷史文獻,並將其數碼化以供公眾瀏覽及作學術研究之用。

退休後,潘明珠喜歡上收集古舊地圖,近年出外旅行時都不忘搜購,原因是地圖反映歷史,勝過千言萬語。退休後,她仍致力研究和補遺香港歷史。跟中大中文系退休教授小思(盧瑋鑾)熟稔的她,除了繼續幫小思完成口述歷史的龐大工程外,又希望研究香港鐘錶業巨子孫秉樞及父親孫壽康的事跡。

研究香港 不識時務?

研究「一帶一路」、「大灣區」,由於政治正確,經費、資源不斷,研究香港則蒙上鼓吹獨立的陰影,潘明珠明白箇中道理,卻不想做識時務者。「最近廿幾年已經少了大學學者研究香港,因為文章無人登,覺得倒不如研究中國。但本地的歷史和文學,自己人都不研究,難道你找外人去研究?他們既不懂,又沒興趣。我認為學術應該包容。」

發叔支持太太的決定之餘,亦感同身受,因為現在他每天埋首把唐詩翻譯成英文,在外人眼中,也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我譯詩都無市場,英文更加無人看。但這是自己的選擇,難道少人感興趣就不研究?或者文章沒人刊登,在大學好難升級,就不去撰寫?如果你認為有意義、值得做,就應該去做。溫飽是搵食,發達也是搵食,何謂足夠?你想發達做學棍,想『撈世界』,這是個人的選擇!」

大陸應恢復繁體字

說起近年的譯詩嗜好,發叔滔滔不絕。他在中六時修讀英國文學,當時身為神父的老師唐安石(Fr. John Turner)是翻譯唐詩的名家,發叔受到老師啟發,讀大學時,主修英文和英國文學,他坦言如果不從政,大概會成為一位英文老師。幸運地,退休後他有時間重拾興趣,並在網誌分享翻譯作品,每篇都經多次修訂。

今時今日香港泛政治化,即使躲在書齋,埋首故紙堆,爭議聲也聲聲入耳。早前教育局上載一篇中大學者宋欣橋教授的文章,內容指「粵語不是母語」,加上香港政府一直銳意推行「普教中」,選擇哪種語言成為了政治是否正確的符號。

發叔卻堅持用廣東話讀唐詩,他以李清照的《聲聲慢》為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當中的入聲字好靚。現在是奉行普通話的時代,普通話只有平上去入四聲,我不敢說廣東話最近唐音,在這裏用普通話讀就失去了漢語的味道。有些古詩詞用廣東話讀,的確比較押韻。」

被問到如果有一天廣東話消失,全國只用普通話,對中國文化來說是損失嗎?「整體而言一定是!能在方言上保留一些漢語應有的東西,都有翻身的機會,因為語音不停地變化,如果把方言全部殺死,就沒有翻身機會。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愈刻意去殺它,它反而愈有生命力,更快翻身。其實只要心存包容,讓它自自然然發展,有何不可呢?」發叔語重心長地說。

除了廣東話是否官方語言外,繁簡之爭也是焦點。2016年,教育局在「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小一至中六)」公眾諮詢文件中,就提到「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類似的爭論無日無之。

對此,發叔有獨特的看法︰「這要看有沒有需要。我認為大陸都毋需要用簡體字。字的筆劃多,會花你多少時間?你只要寫三四筆出來,目前手機或電腦就自動識別。你懂得繁體字,就很容易認得簡體字⋯⋯字愈簡,愈容易出現類似的字形,愈容易混淆。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簡體字。反而請大陸當局想想,是否應該恢復繁體?漢字簡化是一個歷史過程,自然發生的,現在卻是強制執行。」說到底,廣東話也好,繁體字也好,發叔認為當局不應強加扼殺,正如老子所言,一切任運自然,便不離於道。

——節錄自八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