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氣潮州媳婦 100萬變260億
2018年8月24日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在今年的香港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廖湯慧靄以34億美元(267億港幣)資產名列第25位。若只計女性,她更是第四名,旗下物業包括新紀元廣場、信德中心、遠東金融中心和力寶中心整層。

這位全港最大的「包租婆」非常低調,甚少接受傳媒訪問,就連維基百科上也沒有她的資料。她的胞弟、紀惠集團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湯文亮卻是傳媒寵兒,時常在個人專欄高談闊論。女兒廖偉芬是HABITU咖啡連鎖店創辦人,曾上過港台電視節目《窮富翁大作戰》。

母親當家 樹立榜樣

廖太笑容可掬,有一種孩童般的甜美與滿足。訪問期間,她說着說着,就會「哈哈哈哈」地笑起來。僅憑短短一小時的接觸,實在難以想像她是位「女強人」。
「我很幸運,家族給了我女性做業務的慣例。」她生於澳門小康之家,家族上兩代都是女性當家。祖母經營糧油雜貨和米酒生意。母親湯羅鳳賢是秘魯歸僑,丈夫早逝,她母兼父職,靠經營進口木材生意及幾個舖位收租,養大四個小孩。祖母和母親,是廖太眼中新女性的榜樣。

她說,母親給她最大的禮物, 是良好的教育。「媽媽見多識廣,懂得重視教育,中學時已經先後把我們四兄弟姐妹送到外國讀書。這在當時,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廖太十六歲就獨自遠赴英國讀中學,笑說是為了「不讓自己變懶」。求學期間,她與高中同學、廖創興家族的八少爺廖烈正墮入愛河,之後兩人一起到美國讀大學,並且註冊結婚,畢業後定居香港。

潮州媳婦 力爭出頭

通常「嫁個有錢人」就是happy ending,但她的故事沒有完。丈夫說:「你最好不要工作。」她卻「閒不住」,也不喜歡被人控制。畢竟自小跟母親學習營商,大學主修工商管理,學了一身本領,怎捨得荒廢?她說:「男人都不喜歡太太做生意,所以要爭取。」

廖家是潮州人,論資排輩,當時由大哥廖烈文當家。有勇有謀的她跑去跟大伯說:「我要工作,但是別人一聽到我是廖家媳婦就不請我了,你要給我一份工作。」大伯無法拒絕,就讓她在創興銀行當助理經理。「我是第一個在廖銀工作的潮州媳婦。」

她自豪地說,這一招是學回來的。「當年我有一位同學,學校不收她讀商科,她說:『我家裏是做銀行的,你不收我的話,我將來就無法工作了』,於是學校就收了她。」

數年後,個性活躍的她覺得在銀行工作太悶,就決定自己創業。創業資金,竟是來自她從不沾手的股票。「72年的時候,香港開始興起公司上市,我夫家也上市了,就給我們這些媳婦們公司的股票『傍下身』。我都覺得自己很幸運,這就是我的第一桶金了!」

家族禮物變百億資產

當年價值100萬的廖家禮物, 怎樣變出今日267億的資產?第一步,就是回到老家澳門,發展房地產的祖業。「最先是祖父母建門市舖和貨倉做生意,到了媽媽的年代,也有些舖位和土地,就傳給了我們。我們建樓,也做買賣。」

賺到第二桶金後,她有感澳門的法例粗疏,借錢困難,就轉戰香港。廖太於1976年成立偉邦投資公司(紀惠集團前身),持財務公司牌照,靠向銀行借入成本較低的同業拆息,然後買入豪宅收租,是一門「穩賺」的生意,不過2%至4%的盈利始終有限。1994年,她決定冒些險,到中山興建商住物業。不料卻遇上國內宏觀調控,銀根收緊,8千多萬資金被鎖死。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因為資金未「回籠」,公司才得以避過97年樓市泡沫,並於其後抓緊兩大機遇。千禧年前,香港車位供過於求,發展商連貨源歸邊的停車場都放售。在人人恐懼時,廖太逆向思維,大手狂掃數百個車位,贏得「車位天后」的稱號。「當時覺得車位比較安全,升不到哪裏,也跌不到哪裏,不過現在車位已升值十倍。」

沙士轉攻銀主商廈舖位

2003年沙士期間,大量銀主盤出現,她又淡季入市,轉攻銀主商廈及舖位,轉型做長線收租投資者。廖太認為,國家政策要香港做融資中心,再加上國內很多公司都想落腳香港,長遠對寫字樓有需要。「Grade A寫字樓會帶動Grade B上升。寫字樓的價錢沒住宅那麼恐怖,2萬港幣一呎已經能夠買到很好的寫字樓了。」

不過,她坦言,現在息口開始高,而且可能會升得很快,她「不太敢買嘢」。「我們買東西不一定準確,有贏有輸,只是總的來說贏多輸少。」當中最大的學問,是借錢。「要看緊現金流,任何時候都不能搏到太盡,要留點錢墊底。」

多溝通 言多不必失

創業初期,家人是廖太最大的支持。女兒廖偉芬形容,兩位舅父是媽媽的得力助手,爸爸在世時則在背後發功。從紀惠創立開始,湯家三姐弟就分工合作,姐姐當總司令,大弟湯文亮負責對外業務,二弟湯子亮是工程師,負責物業的裝修。湯文亮打趣說:「四個字形容,家姐『勞心勞力』,我就『跟出跟入』。」

如今湯家兩代人都在紀惠上班,家人之間合作無間。廖太辦公室儲存了最少200多支紅酒,一家人經常會一邊飲紅酒,一邊開會。「我們會吵架,發一下牢騷,但轉過頭就忘記了。我覺得不要當一個人是沒有脾氣、沒有瑕疵的,因為你自己也有缺點,你要學會接受別人。」廖太笑說。

——節錄自8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