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饒宗頤 養生重在修心
2018年8月24日

饒宗頤(1917至2018年),字伯濂,又字選堂,號固庵,1917年生於廣東省潮安縣,1949年移居香港。饒宗頤治學範圍極為廣泛,在歷史、文學、語言文字、宗教、哲學、藝術、中外文化關係等人文科學領域中,皆有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貢獻,被譽為「業精六學,才備九能」,其學術著作單行本、編著書刊、書畫集和詩詞集等近130種,學術論文和其他文章逾1000篇(數據以2014年為限)。學術界曾先後將饒宗頤於錢鍾書、季羨林並列,有「北錢南饒」、「北季南饒」的說法。但錢鍾書卻稱讚饒宗頤是「曠世奇才」,季羨林說「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也曾有人將饒宗頤的學術成就,與王國維等相比,但饒宗頤卻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是「活得長命」。

撰文:李思齊、文芊


一、饒宗頤養生「四習慣」

饒宗頤曾在2014年獲得「首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當時饒宗頤已年近百歲,但看上去依然瀟灑儒雅、耳聰目明、步履穩健。在《在東方文化座標》一書中,饒宗頤說自己「日常生活十分簡單、隨意,起居作息有規律,不吃太飽,心態平衡,堅持運動」。筆者歸納饒宗頤的日常養生習慣有:

(1)用腦有度:饒宗頤曾說:「我對自己的身體很珍重!珍重,就是做學問時,我完全投入,疲倦了,我會停止;吃東西,飽了就馬上停止,自己克制自己。」饒宗頤的治學方法較特別,有一個「守株待兔論」,和那些總是在尋找和追逐機會的人相比,他更願意一面做準備,一面等待機會,如他一直想學梵文,一次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時,碰到一位印度學者,那學者正想學《說文解字》,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互相傳授。其實,這種治學方法也有利於養生。饒宗頤從事學術研究80餘年,其用腦量是可想而知的。專家強調,長期用腦過度,會導致生理和心理的機能失衡,還可誘發神經衰弱、失眠等症。饒宗頤的「守株待兔」治學法,在其苦思無成時,先將難題擱置一旁,這樣一張一弛的用腦,從養生角度來說,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2)「行萬里路」:饒宗頤在治學中,始終踐行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不僅鍛煉其健壯的體魄,且陶冶其情操,有益於身心健康。如1980年9月,饒宗頤從四川成都出發,向西往蘭州、敦煌,然後折返向東遊歷西安、洛陽、鄭州、登封、開封、安陽,進入湖北,泛舟三峽後,又從宜昌順流而下抵武昌,接着北上京華,橫貫山東,再南下金陵,登高南嶽衡山,所有行程歷時3個月,走遍13個省市,參觀了33個博物館。

(3)潛心書畫:古人言:「壽從筆端起」,可見書畫與長壽之關係。饒宗頤每日堅持寫字、作畫,據其女兒透露,即使2006年不再公開創作後,饒宗頤仍會堅持每日30分鐘時間寫字、作畫。此外,饒宗頤對中國音樂史也頗有研究,是一位資深的古琴家。饒宗頤這種對書畫、音樂的愛好,也有益於其修心養生。

(4)飲食清淡:饒宗頤飲食清淡,卻也不挑揀。據其女兒介紹,饒宗頤愛吃紅薯,且有飲茶習慣,從早到晚都愛喝茶,他說:「咖啡是刺激性的東西,屬於衝動文化。茶是冷靜的、理性的,屬於和的文化。中國的茶文化講究一個『定』字。『定』就是心力高度的集中,內心安寧,才能實現心『定』。」

此外,饒宗頤還有一非常重要的養生方法──靜坐養生法,下期再述。

二、饒宗頤養生「重修心」

饒宗頤年近百歲時,曾不斷有人諮詢其養生法寶,他掛在嘴邊的話是:「我每天坐在葫蘆裏。」問者相互猜測,難道「葫蘆」是葫蘆裏賣藥、猜不透的意思?其實,饒宗頤是引用明代詩人餘善的詩句「一壺天地小於瓜」,借此告訴諮詢者:清靜達觀,身心愉悅,自然就長壽!饒宗頤認為,養生重在修心,故其堅持:

(1)靜以修身:饒宗頤說過:「自14歲起,我學靜坐法(即「因是子靜坐法」,一種呼吸習靜養生法),早上會沐浴和靜坐,然後散步,晚上9時必寬衣就寢。」「因是子靜坐法」是中國近代哲學家、養生學家蔣維喬受日本靜坐法影響,根據自身鍛煉經驗而創編的一套靜坐養生法。饒宗頤每日堅持練習15至30分鐘,幾十年如一日。

(2)淡泊名利:饒宗頤在學術上建樹頗豐,但他對名利卻看得很淡。有人將饒宗頤與清末大學者龔自珍、王國維並提,他卻說:「我的好處是活得長命,龔自珍只活到49歲,王國維先生50歲。以他們50歲的成績,和我90多歲的成績比較,是不夠公平的;但龔自珍也的確『火氣』大了一點,要不,可以更長命,成就更大。」饒宗頤寧靜的心態,幫他排除掉各種煩惱,保證了內心世界的乾淨和安定。

(3)性格開朗:饒宗頤有着開朗的性格,每每說到動情處,他眉髮皆張,笑聲抒懷。有人問他:「現在還帶徒弟嗎?」他說:「我不帶徒弟。我幹嘛要讓別人辛苦?做學問真的很辛苦。我自己折磨我自己,但我不想讓別人辛苦。」還有人問他:「國學大師的稱號接受否?」他用潮汕話答:「大師?是大豬吧?(潮汕話的『大師』和『大豬』諧音)。大師是指和尚,我不是和尚啊!」友人評價他「像個老小孩」,如老頑童般有趣。有人評價說,饒宗頤有「三顆心」,第一顆叫好奇心,第二顆叫孩童心,第三顆叫自在心。

——節錄自八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