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美國另有圖謀 香港被迫支持國家「抗美」
2018年9月3日

回歸前,香港是屬於西方陣營一員,美國願意維持香港的中立地位,如今香港已是中國一部分,支持「一帶一路」和大灣區國策「義無反顧」,如果貿易戰曠日持久兼戰火蔓延,相信香港很難再獨善其身,屆時支持國家對抗美國霸權,將是無可避免的選擇。

 

撰文:莊梓

中國對美國實力的研判,在2008金融海嘯後出現了全面逆轉,中國主流輿論認為美國正在衰落,金融海嘯重創美式資本主義的心臟地帶華爾街,而美國為了自救推行量化寬鬆,令游資熱錢四處流竄,試圖把金融風暴後遺症傳播給其他國家。

在北京眼中,美國已經無力維持世界霸權的地位,而且勢力消退,正是中國填補其空間的大好時機!從2008年開始,中國積極爭取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成為國際交易和儲備貨幣;另一方面,解放軍積極在南海擴大影響力,表達了要成為「區域強權」的意志。

特朗普對中國開展全面攻勢

可以說,特朗普是借貿易戰作為切入點,對中國開展全面攻勢,包括在科技轉移方面收緊,以打擊中興作為「示範」,警告中國不能任意「強迫」在中國設廠的科技企業轉移技術。打擊中興的「示範」十分成功,美國令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弱點暴露無遺,最終要全盤接受美國提出的懲罰條件。事實上,美國更長遠的目標,是壓制「中國製造2025」,「嚴防」中國在科技領域上超越美國。

科技之外,美國也開始在貨幣上開闢另一戰場,美國官員警告中國正以人民幣貶值的方式支持出口,試圖減輕貿易戰的影響。美國在八十年代以廣場協議逼日圓不斷升值,令日本出口和經濟元氣大傷,現在會否對中國故技重施?美國定期進行的「滙率操控」調查,將會是中美角力的另一戰場。

更長遠且更根本的戰場,是美國開始正面攻擊由習近平主席倡導、被認為是中國建立全球影響力的「一帶一路」國策。自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開始,美國即表現出「橫眉冷對」的姿態,拒絕加入由中國牽頭的亞洲投資銀行,更力勸西方盟友不要加入,但在公開場合,美國只是保持沉默。

「一帶一路」受惠國負債纍纍

直至今年3月,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發表報告,點名指出8個因為「一帶一路」而導致債務纏身的國家〔見表〕,包括了中國的鐵桿兄弟巴基斯坦。列出這8個國家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說明中國「一帶一路」只是想輸出基建和剩餘生產力,結果是「受惠國」負債纍纍,得不償失。

另一家美國顧問公司RWRAdvisoryGroup在上月公布的報告,表示從2013年起,「一帶一路」計劃下在各國的投資有總值4190億美元的項目出了狀況,包括工程延誤、公共輿論反對以至國家安全爭議等。

美推出「印太計劃」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上月宣布推出印太計劃,承諾在亞洲地區投資1.13億美元;如此金額,跟中國以十億計的投資比較真是大巫見小巫,但印太計劃針對「一帶一路」的意味極濃。事實上,除了投入真金白銀,蓬佩奧也提出警告,指美國會密切關注IMF會否動用資金為「一帶一路」的負債國解困。美國強調,IMF的資金部分來自美國,不能用來代中國還債!

在當前的中美貿易戰,香港應如何自處?中美兩國皆為香港的重要貿易夥伴〔圖三、圖四〕,香港雖小,卻是美國第9大出口市場、第6大農產品出口地、第4大高檔(highvalue)食品及飲品出口地區,逾1400家美國公司在香港營運。去年美國對港貿易盈餘達300多億美元,從利益着眼,美國沒有理由要對付香港,加上在地緣政治上,香港並沒有任何角色,純粹是一個商貿金融都會,由此看來,香港受貿易戰直接牽連的機會不大。

香港金融市場或成「災區」

但有兩個範疇會令香港感到尷尬,第一個是金融市場;由於大陸金融體系仍然封閉,大批國企和大型民企在香港上市,如果要「沽空」大陸的企業,香港股市是一個最方便最自由的市場,如果有炒家精心部署,借貿易戰在金融市場興風作浪,香港肯定會成為主戰場。如果說中美貿易戰會連累香港,金融市場應是其中一個主要「災區」。

其次是科技轉移。按「美國香港法」,香港地位跟大陸其他城市不同,有特別待遇,包括知識產權轉移;但是在「新時代」之下,香港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其中一員,香港和內地的「邊界」、特別跟大灣區的9個城市會變得模糊,這會否影響香港和它們進行科技合作及技術轉讓?

「大灣區」或影響知識產權

回歸前,香港是屬於西方陣營一員,美國願意維持香港的中立地位,如今香港已是中國一部分,支持「一帶一路」和大灣區國策「義無反顧」,如果貿易戰曠日持久兼戰火蔓延,相信香港很難再獨善其身,屆時支持國家對抗美國霸權,將是無可避免的選擇。

——節錄自九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