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靜坐養生法
2018年9月19日

在香港,流傳一句話:「在香港,論掙錢,沒人能掙過李嘉誠;論讀書,沒幾人能讀過饒宗頤(饒公)」。饒公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80餘年,是蜚聲國際的百科全書式大學者,素有「國學大師」之稱,近年更有國寶之譽。筆者10多年來,因在港大有要職,故常有機會接觸饒公,揣摩其養生法。上次,筆者提出饒公之養生法,首重「養生先修心」。今期,筆者則探討其持之以恒的「靜坐養生」法。

 

撰文:李思齊、文芊

 

因是子靜坐養生法

饒宗頤曾說過:「我對自己的身體很珍重!珍重,就是做學問時,我完全投入,疲倦了,我會停止;吃東西,飽了就馬上停止,自己克制自己。自14歲起,我學『因是子靜坐法』,我早上會沐浴和靜坐,然後散步,晚上9時必寬衣就寢。」「因是子靜坐法」是一種呼吸習靜養生法,是現代著名養生家、佛學家、教育家蔣維喬先生(1873至1958年,字竹莊,別號因是子),於1914年出版的《因是子靜坐法》一書中首次提出,至今已流傳九十多年。這種靜坐法是在傳統儒家靜坐法的基礎之上,參照道家煉丹法和佛家禪定法而編制的,簡明實用,通俗易學。饒宗頤大力推薦,並終身修煉此養生法,堅持幾十年,九十多歲高齡時仍可輕鬆地將腿「雙盤」打坐。當然,「因是子靜坐法」只是靜坐養生法中的一種。

筆者總結靜坐的養生功效,主要有以下幾點:一、紓緩壓力: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曾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結果表明,靜坐5至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相當於深睡7小時後的變化,同時,血液中被稱為「疲勞素」的乳酸濃度,也有所降低。二、緩解偏頭痛:「美國頭痛聯合會」曾分析10篇研究報告發現,偏頭痛患者採用靜坐冥想方法治療後,發病頻率和疼痛程度降低了32%。三、緩解心血管疾病:靜坐能恢復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和自我平衡機制,對神經激素和部分精神系統都起作用,從而有助緩解心臟病和其他一些疾病症狀。《美國心臟病學雜誌》指出,有輕微高血壓的老年人,如練習冥想靜坐,因各種原因而死亡的風險可降低23%。四、增強免疫力:靜坐時,大腦中出現的大量α波,可明顯地促進一種荷爾蒙激素的增長,使血管擴大、血液流暢,並使三磷酸腺甙(人體機構組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明顯增高,从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荷蘭科學家也研究表明,打坐沉思者比其他人致病的可能性低50%,在感染威脅生命的重病方面低87%。五、提高大腦活動:通過腦部掃描研究長期靜坐者,發現其大腦中主宰專注、身體內部感覺敏銳度的區域增厚,且大腦灰白質較多,可提高智力功能,增強記憶。六、美容護膚:近年來,日本掀起一股「靜坐美容熱」,日本專家認為,靜坐在生理上可改善內在的體液迴圈,能使臉部皮膚內層的水份充足,營養增加,達到美容效果。

靜坐鍛煉不簡單

靜坐養生功法,並非指安靜坐着就可養生。靜坐主有三個要點:一、標準姿勢:把右足墊在左腿下,左足放在右腿上,左手放在右手上,手掌心向上放在小腿上,將身體前後搖動數次,吐出濁氣數口,空氣由鼻吸入,頸部自然挺直,忌僵硬。若此時感覺腿部和背部有酸痛感,說明平時不經常活動的部位被鍛煉到了。二、關鍵步驟:靜坐還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調息。靜坐時,呼吸應細長深遠,不可急促。呼吸一次就計一個數,從一數到十,數完再從頭由一數起。「數息」可讓人心神寧靜,擺脫煩惱瑣事。三、起立動作:靜坐後的起立動作,也頗講究。靜坐鍛煉完畢後,可在呼氣後稍搖動身體,屈伸兩臂,再用兩手掌互相摩擦,使手掌發熱,搓兩眼,然後以手按摩足部,緩緩站起即可。

對於初學靜坐養生法者,筆者還有以下注意事項供參考:

1、飯前飯後1小時內不宜靜坐,否則會影響消化或分散心神。2、初練靜坐的時間一定要短,10至15分鐘即可。3、若感到腿麻或其他體痛時,可在靜坐前做些簡單的準備活動,增強血液迴圈。4、每次靜坐練習時,最好選擇同樣的時間和地點,不應輕易更換。5、靜坐的時間以天朗氣清時為宜,不宜在雷雨暴風等惡劣天氣時進行。6、靜坐宜選潔淨和空氣流通之所,室溫過涼時,要將雙膝和後腦包裹暖和。7、靜坐前須摘下手錶、眼鏡等飾物,並穿着寬鬆衣物,以便於氣血貫通。

 ——節錄自九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