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教育如倒模 迫資優生輟學
2018年10月8日

9月首周,新學年來臨,校園再次熙熙攘攘。有學生忙着上課,劉玉琼卻忙着處理不上課的學生,「剛開學已經有數個家長找我求助。」她是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專業顧問,多年來一直研究香港輟學問題,跟進不少相關個案,多數是中學生。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根據她的經驗,輟學學生並非如大眾標籤的「廢青」、「抗逆力低」,不少個案的學生都很聰明,部分更是資優,他們不是沒有學習動機,只是不希望在主流教育學習。「他們很想問課外的東西,好想知道更多,但學校只會教授考試範圍的內容,並非他們所想。」劉玉琼指出,除了自己找課外書,學校很難提供多元化課程,不像外國教育般能給予機會探索,培養學習興趣。

曾經有學生向她訴苦:「為何一定要中英數叻先入到大學,為何跳舞、唱歌、畫畫叻,卻幫唔到手?」劉玉琼事後回想,不無道理。「我們的教育制度有時係限制才幹,你一定要過這道門(按:DSE),過不到是你唔好,因此抹殺了其他東西。」她形容,教育制度如同「倒模」,學生要去迎合主流,而且香港學制始終離不開考試,追求盡快完成課程,令一些原本有學習動機的小朋友失去學習興趣。

入大學成唯一選項 興趣不吃香

她舉例說,曾見過一位學生熱愛養動物,研究牠們如何交配,更成功培育出甲蟲寶寶。她認為,該項技能很有趣,若能進修鑽研,在外國可能有相關大學學位,但香港根本沒有類似大學課程,即便未來投入職場也很難找工作,「如果你沒有基本學歷,或是取得基本認證,興趣是換不到飯吃的。」她目睹不少有才幹的學生,在香港卻苦無用武之地。

現時入大學最低要求是「3322」,但劉玉琼指出,並不是所有學生的中英數通能力都平衡,有時某一科失手都會與大學學位擦身而過,例如名校生普遍英文強、中文弱,「他們是不是成績不好?不是,只是不全面。」

以前香港大學生是「稀有品種」,中學畢業已經是「高學歷」,但這種觀念今日已成絕響。「這個世代和我們的不同,現在讀大學才是基本學歷,中學好似是不入流,不知道有什麼工作。」她認為學生壓力增加,源於社會期望提升,若父母不能讓子女升大學就被認為是失敗,「以前小朋友讀不到書,你給他一份好的職業,能夠養活自己,已經相當好。」

除了父母和社會,學校之間的競爭文化也是另一種壓力。學校為了增加收生,爭取更高排名,千方百計推學生入大學,甚至成為「摘星之子」,以便提升學校地位,「中學成績代表你個人價值,學生成績代表學校地位。」如是者,壓力一層一層地堆壓在學生肩膀上。


劉玉琼舉出其中一個實例:曾接觸到一名家長,自小是高材生,經常考全級第一,大學一級榮譽畢業,但求學之路卻充滿壓力。該名家長憶述,當年所讀的中學,為了表達對成績優異學生的讚揚、鞭策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會按名次派發成績表,而且不只是校內試,公開試亦如是。由於恐懼落後他人,曾焦慮不安到幾乎不能參加公開試。劉玉琼指出,這並非孤例,即使今日學校按名次發成績單的例子還時有聽聞。

了解子女 重拾信任

早於2009年,政府已分階段推行小班教學,期望每一位學生得到更多關注。劉玉琼卻直言,小班教學不等於學生接受好的教育,現時老師有太多工作,包括應付學制上的改變,減少了教學的時間,難以逐一照顧學生。她指出,香港推行融合教育,但老師欠缺培訓,為了給學校爭光,會投放更多時間到成績好的學生身上,變相忽略落後的一群。

到底停一停,休學一年能否幫助這群不適應主流教育的學生?劉玉琼認為,若是對上課模式有疑惑,甚至說不想跟隨主流模式讀書,休學年有助他們暫時休息,嘗試不同興趣,思考未來,但對於已經輟學的學生並不合適,因為通常他們都已與世隔絕。

她提醒,香港休學年的概念不如外國普遍,有人或者會因為休學紀錄有負面聯想,「為何無端端會停,是否因為讀不上?」她認為,錯誤的社會價值觀有時很累事。
歸根究柢,問題出於家長不理解子女,當見到他們不上學,會先入為主,覺得是能力或情緒問題,沒有給予空間說出內心想法,「如果一開始就問點解不去試,覺得子女沒毅力、不肯捱苦,小朋友便會選擇默不作聲,因為覺得怎解釋都不明白。」

曾有一位學生向她剖白:當父母為成績責備自己沒有盡力,作為子女的內心也一樣痛苦,「我聽到後很同意,這樣說是不信任人,覺得成績不好一定是你懶,沒有盡力,很多時家長不期然會純粹用成績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努力」。

——節錄自10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