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原因 後年爆發金融危機
2018年10月10日

今年是雷曼兄弟破產十周年,但關於此次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以及人們是否已經吸取足夠教訓以避免下一次危機的爭論卻仍未平息。展望未來,事關重大的問題在於,引發下一次全球經濟衰退和危機的因素究竟是什麼,又會在何時引發?

撰文:努里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布魯奈羅.羅沙(Brunello Rosa)

鑑於美國財政赤字龐大,中國正在推行寬鬆財政和信貸政策,歐洲仍處於復甦之中,當前的全球擴張勢頭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等到2020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條件就會成熟,隨後就是一場全球性經濟衰退。

引發這場新危機的原因有十個:

首先,當前推動美國年增長率高於其2%增長潛力的財政刺激政策是不可持續的。刺激措施將在2020年耗盡,隨之而來的中度財政放緩會把經濟增長率從3%拉至略低於2%。

其次,由於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時機有問題,美國經濟現在已經過熱,通脹正在超出目標。因此到2020年,聯儲局將繼續將聯邦基金利率從目前的2%提高到至少3.5%,這可能推高短期/長期利率以及美元滙率。

與此同時,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也在上升,而油價上漲也在加劇通脹壓力。這意味着其他主要央行將追隨聯儲局實施貨幣政策正常化,這將減少全球流動性並對利率施加上行壓力。

第三,特朗普政府與中國、歐洲、墨西哥,加拿大和其他國家的貿易爭端升級幾乎板上釘釘,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上升。

第四,其他美國政策將繼續增加滯脹壓力,促使聯儲局進一步加息。特朗普政府正在限制對外和對內的投資和技術轉讓,將打亂供應鏈;政府限制入境移民,使得美國人口進一步老齡化,不能保持經濟增長;政府還阻礙了對綠色經濟的投資,也缺乏基礎設施政策去解決供給側的瓶頸問題。

第五,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可能會放緩,而且越多國家對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發起報復,情況就越嚴峻。中國必須放慢增長速度以應對產能過剩和過度槓桿化,否則就將觸發硬着陸。本已風雨飄搖的新興市場將繼續感受到美國保護主義和貨幣環境收緊的壓力。

第六,由於貨幣政策緊縮和貿易摩擦,歐洲也將出現增長放緩。此外,意大利等國家的民粹主義政策可能導致歐羅區內債務事態惡化,無以為繼。政府與持有公共債務的銀行之間有尚未解開的「死循環」,這將放大這個分擔機制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下一輪全球經濟衰退可能促使意大利和其他國家完全退出歐羅區。

第七,美國和全球股市泡沫化。眼下美國的市盈率已經比歷史平均水平高出50%,私募股權估值過高,低收益率和負期限溢價也使得政府債券變得過於昂貴。由於美國企業槓桿率達到歷史高位,高收益信貸也變得日益昂貴。

此外,許多新興市場和一些發達經濟體的槓桿率明顯過高。商業和住宅房地產在世界許多地方都太過昂貴了。隨着全球風暴不斷積聚成形,新興市場股票,商品和固定收益持有物的價格將持續修正。隨着具有前瞻性的投資者開始預測到2020年增長放緩,市場將在2019年之前對風險資產進行重新定價。

——節錄自10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