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樓奴 z世代旅行當投資
2018年11月5日

到底香港年輕人有多喜歡去旅行?從記者與Nicole WhatsApp的頭幾句對話,已能窺見一斑:「為咗多啲假去旅行,我特登返多啲星期六,咁就可以換AL(年假)。」「去年到歐洲,半年已經去咗三次,最長差不多兩個月。」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不要以為Nicole的想法是單一例子。旅遊網站Expedia曾訪問香港500名年約20至30歲的市民,發現超過六成人一年最少去一至兩次旅行,一半人更指旅行是紓緩壓力的最佳補償;Hotels.com一項調查也發現,在300名25歲以下的受訪大專畢業生中,逾四成曾在過去2年外遊3至4次。

「去旅行有一種冒險的感覺,世界這麼大,為何困在細小的香港?」Nicole去年大學畢業,趁全職工作前,與男友Peter到歐洲旅行兩個月,足跡遍及法國、匈牙利、意大利。Peter自言是「人肉GPS」,旅行前會了解當地政治、經濟、歷史,「我去旅行希望了解當地人民生活、認識朋友」。

三份兼職儲旅費

歐洲物價昂貴,Nicole為了儲下足夠的旅行經費,去年1月開始,她比真正打工仔更拚命,全周無休,兩天上學,其餘時間通通用來上班,包括去公關公司、時裝店、餐廳;不計freelance,最誇張同時做三份工,忙得電腦故障也沒時間維修,身旁的Peter用八個字總結︰「為求旅遊,不擇手段。」

過着有開工沒收工的生活,Nicole成功儲下一大筆錢,不用擔心旅行使費。雖然花上不少錢去旅遊,但她覺得旅行是另一種投資。現職公關的Nicole經常要見客,以往的旅遊經歷成為最佳話題,「曾經有一個法國客人,我利用以住的法國旅遊經驗和他談話,很容易帶起一個話題」。

不少新人入行,人生路不熟,很難和上司及顧客打好關係,「我當時就是藉分享旅行所見所聞,從對方的言行中瞭解對方的為人,知道性格夾不夾,怎做connection」。Nicole認為,工作最重要是人與人的溝通,關係好對將來有幫助。

「今時今日連阿叔都會去旅行看世界,不愁無共同話題。」今年才畢業的Peter也有同感,他在實習時遇上一班年紀較大的同事,卻沒有代溝,藉雙方的旅行經歷,成功打開話匣子,「多咗好多話題」。

 

巧遇冰島「廢青」

到底旅行時兩人見識到什麼奇人異事,Nicole分享在冰島一對情侶家寄宿時,看到一個奇怪現象:女生是典型打工仔,每日天未光便上班,男生卻連續在家三天玩遊戲機。若同一件發生在香港,其他人一定會口誅筆伐,標籤他為「廢青」、「食軟飯」。

傾談後才知道真相。「為何他日日在家打機,因為正值休漁期」,男生是一位漁夫,做的是當地最高尚、賺錢的職業。據報道指出,漁民平均每月收入達過萬美元,比公司高層、醫生更多。Peter解釋︰「因為他們是維京人,覺得捕魚才是真正工作,而且北歐的魚很貴。」

當香港的長工時成為全球之冠,他們卻在世界的另一角落,體會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當地會限制漁夫工作不多於半年,還未計算休漁期,工時雖短,但已經足夠生活。Peter指出漁夫工作其實不容易,一出海已經數個月,更要面對惡劣天氣,漸漸青黃不接,偏偏這個男生不怕辛苦,打破他們以往對「廢青」的觀感。

——節錄自11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