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光:習近平太早放棄韜光養晦
2018年12月3日

2014年,上海復旦大學舉辦了「楊小凱逝世十周年」追思會,並進行了一場「世紀辯論」,黃有光記得自己的位置:左方是支持「國家產業政策」的林毅夫,右方是主張「市場萬能論」的張維迎,「我坐在他們中間,觀點也在中間!」事隔4年,黃有光「中間路線」不變。

黃有光接受本刊訪問時強調鄧小平貢獻,認為未來應繼續沿「鄧路線」發展。 (網上圖片)
黃有光接受本刊訪問時強調鄧小平貢獻,認為未來應繼續沿「鄧路線」發展。 (網上圖片)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即使隔着長途電話,仍難掩著名經濟學家黃有光,對中國稅改的關心。今年,全國人大通過修正案,「個人所得稅」免稅額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這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不禁慨嘆:「已經7年沒提升了,但仍然不夠大!」

1978年,中國經濟規模僅3679億元(人民幣.下同);2017年,國內名義生產總值達82.71萬億元,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官方大事宣傳發展成就同時,民間抱怨「國進民退」聲音卻此起彼落。

作為「快樂經濟學」倡導者,黃有光向來認為「制度的終極目標是要人們快樂」。他向記者計條數:「過去七年,中國物價和工資變化很大,人均名義收入已增加約80%,單單根據這項,免稅額起碼要6300元,才剛剛符合七年前水平。」

換言之,目前調整未及通脹,更甚是「經營所得稅」調整幅度,變相令高收入工商戶比低收入工薪族更受惠,政策顛倒成「劫貧濟富」。

微觀控制過多

黃有光向來立場清晰——貫徹「中間路線」。他不反對政府必要時出手干預,因為市場有時都會失效,在財富再分配、環境污染等大是大非問題上,政府需要出手扶助。然而,國家過去幾年的「微觀控制」傾向,連這位「中間派」都看不過眼,新的例子有企業設黨組織,他直言:「那是明顯倒退了!」

「國進民退已經很多年,貿易戰令問題更嚴重,甚至更加廣泛地進行,連整體言論自由都倒退了!」黃有光認為貿易戰不會很快停戰,恐怕「國進民退」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黃有光就認為中美心結,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已經種下。「自1978年,中國走向市場經濟,西方國家都認為,經濟發展會引領中國進行政治改革,朝向西方制度改變。」

結果有目共睹,西方一廂情願,中國沒有轉變。另一邊廂,自從冷戰結束後,美國長期作為領導者,眼見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恐霸主地位遭挑戰。

鄧小平貢獻大

「中國奇蹟」出現不同解讀,而黃有光認為功勞最大,必定是鄧小平。因為鄧公逐步解除「公有制」計劃經濟的桎梏,從而發揮市場調節功能,並通過國際貿易取得「比較優勢」,更重要是提高人民生產積極性,直至現在「中國經濟都沒有下行,只是上行速度減少」。

三位重量級經濟學者張維迎、黃有光、林毅夫(由左至右)同台激辯政府角色。	 (網上圖片)
三位重量級經濟學者張維迎、黃有光、林毅夫(由左至右)同台激辯政府角色。  (網上圖片)

「鄧小平曾經說過『韜光養晦』,那是非常重要的政策」,黃有光坦言:「習近平上台後,我好像沒有聽他說過『韜光養晦』。雖然沒有正式宣布,但看來是放棄了,可能他認為已經夠強大。」取而代之,官方開始強調「制度自信」,並提倡「中國夢」。

中國結束韜光養晦觸動美國神經。「『一帶一路』及『中國製造2025』都是對的政策,只是早了十年提出。」美國認為中國這些舉措相當激進,所以要用貿易戰來壓制,「2025年才提出更理想,到時中國將較強大,更能經受衝擊」。

戒慎紅禍教訓

黃有光經歷過紅色思潮洗禮。年輕時曾是激進左翼分子,當年遠距離關注大躍進,為鋼鐵產量而激動,直至收到國內親戚來信討糧食,才漸漸質疑自然災害說法;文革末期,首次踏足赤色中國,眼見民生凋敝,對社會主義徹底失望;經濟系博士畢業後,更是徹底轉向「中偏右」立場。

歷史再次來到十字路口。問黃有光最大隱憂是什麼?他沉默十秒後回答:「環保、平等、人民健康、快樂,比純經濟更加重要。」

黃有光堅持「中間路線」,但「中國模式」對「西方模式」,若真要二擇一,「我會選擇西方模式」。他解釋:「儘管面對衝擊的速度、力度比較慢,但西方國家很少出現『大躍進』和『文革』等災難!」

——節錄自1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