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買樓觀:由「獅子山下」到「等待沙士」
2018年12月4日

「用一生的努力,賠上了青春,送掉了快樂,去買一塊不到600呎的『磚頭』,值得嗎?」2016年,時任中大校長沈祖堯有感社會過分注重物質回報,故有此質問。

2018年,文化研究和傳播學者曾仲堅給出答案,發現很多年輕人都覺得:「值,值,值!」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阿堅讀過文化研究和社會學,剛剛成為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傳播學博士,論文是研究香港「買樓論述」。他說:「人類以講故事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我研究香港人怎樣講買樓的故事,以想像將來、連結當下。」

幾年來,他幾乎翻遍香港關於「買樓」的文獻,亦分別於2014年和2016年以焦點小組的形式,訪問了73位20到30歲的香港年輕人對置業的看法,劈頭問題就是沈祖堯那句。

眾所周知,「買樓是對的」在香港等同真理。真理就是「入屋」,不單止政府講,地產商講,就連阿媽也「日哦夜哦」催你買樓。阿堅提醒,真理不是石頭爆出來的,而是產自特定的歷史時空和條件。

70‒90年代:買樓是理想

「真理」扎根於七十年代,當時經濟開始起飛,收入倍增,同時按揭漸被接納;八十年代,港英政府為了增加市民對未來的信心,容許按揭跨越97。種種條件下,香港人自置居所的比率由八十年代的三成跳升至97年的五成。

阿堅指出,從七十到九十年代,置業是獅子山下的故事:大陸難民在缺乏福利的殖民地掙扎求存,自力更生;同時政府建立了一條由公屋到居屋再到私樓的置業階梯。有研究發現,那些當年住進美孚新邨(香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的新興中產,無不把上樓視為自食其力的經濟成就,並體現個人選擇與自由,而社會則被想像為一個充滿機會的開放空間。後期樓價上升,置業又增添財富累積的意義。

2000年:買樓是夢想

2000年後,買樓仍然是真理,卻演變成為「等下一個浪」的故事。「我們訪問的年輕人,只看見由2003年到2017年的故事,話見到樓價升了好多倍,只升不跌,但人工無加過,他們好後悔錯過跌市買樓的機會,所以就想有多一次沙士,讓他們再次捉住這個機會。」

阿堅發現,新一代認為現時香港是一潭死水,經濟、政府、社會停滯不前,不滿日積月累,卻以等待下一個經濟下行周期,暫時按捺住對社會不滿的怨氣。

說來唏噓,原來年輕人的人生展望,是在等待一個危機,再次駁通七十年代的置業夢。而那夢,仍然離不開自食其力。

「就好像驢仔前面吊住的胡籮卜,不知何時食到,但如果連呢樣嘢都冇,點捱落去?」

他說不敢想像「等不到」會出現什麼後果。「林鄭都見到斷裂問題,所以重建置業階梯,我覺得受訪的年輕人是歡迎的。」

不少年輕人開始找尋買樓以外的新方向,例如移民或者輪候公屋,但是買樓的故事在此刻的香港仍是主流。

——節錄自1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