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遵義:中國不要自己認叻
2019年1月7日

每逢關鍵時刻,著名經濟學家劉遵義總發表警世觀點。九七金融風暴,他撰文「天塌不下來」指中國能應對,後來證明增長保八;2018年貿易戰白熱化之際,這位學者即將出版《天塌不下來: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The China-US Trade War and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備受兩國政商界觸目。這次,還是「天塌不下來!」

劉遵義新著《天塌不下來: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The China-US Trade War and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拆局世界兩強博弈。 (黃潤根攝)
劉遵義新著《天塌不下來: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The China-US Trade War and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拆局世界兩強博弈。 (黃潤根攝)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中美相爭 三星或最贏

訪問當天,新著剛巧出爐,劉遵義手持一本,笑謂出書乃機緣,但論題思考良久。他是首位建立中國計量經濟模型的學者,1979年已率先預測GDP增長可達8%。今次,他開宗明義,即使美國關稅覆蓋全部中國產品,依然不必恐慌。

「到目前為止,中國製造出口的手機,美國都沒有收關稅,因為大部分都是蘋果手機。」劉遵義率先提出計算中美貿易差額,應該用國內增加值,而非出口總值。千禧年初,他針對官方估值調整,結果差額足足少近半,前總理朱鎔基都引用,他接着說:「中國製造每部蘋果手機,國內增加值僅20美元,大半還是台灣的鴻海賺。」

人人以為中國依靠對美出口,但對美商品出口總值,佔中國GDP的比例,實際已低至3.4%,再者過去十年,中國對出口的依賴度持續減弱﹝圖一﹞,所以劉遵義大膽斷定:「即使沒有美國市場,中國都能生存下去。」反而「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他補充:「假如美國向中國製手機徵稅,最得益是三星。」

80年差距 民族性窒礙創新

為中美拆局,劉遵義是理想人選,皆因他左右逢源。既是中方經濟智囊,曾為朱鎔基、周小川獻計外,同時擁有深厚美國人脈,新著推薦人包括諾貝爾獎得主Michael Spence、前財政部長Lawrence H. Summers及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Michael J. Boskin。

這位中美專家剖析,貿易戰在所難免,背後實乃經濟和科技的競爭,而這種「新常態」將維持長時間,他強調中美實力差距很大:「儘管GDP總量,2030年中國可超越美國,但人均水準恐怕本世紀末都未必追到;科技差距也很大,2050年勉強可並肩,視乎投入多少資源。」他進一步拆解科研鴻溝癥結,實與中國民族性有關:

一、急功近利:要有突破性發現或發明,先要有基礎研究。環顧不同經濟體投入基礎研究佔比,居前列可達25%,例如意大利和法國,美國則為17.3%,而中國呢?比率最低,僅5-6%﹝圖二﹞。「基礎研究需要長期孕育,商業和財務回報很少,甚至沒有,注定需要耐心,否則沒法突破」,數字說明差距。

二、過分尊重權威:他常戲謔「愛因斯坦在中國一定無得撈!」皆因在中國,如果有人敢說牛頓錯了,人們必定會問「你有什麼資格?」中國人普遍尊重權威,怯於挑戰正/傳統,可惜突破性發現或發明,往往需要通過挑釁前人錯誤而產生,「急功近利比較容易改變,但改變尊重權威的性格,卻需要很長期的工夫」。

近年更添一股「浮誇風」。在平民階層,就是中國民眾因受惠於「後發優勢」,普遍使用移動支付、享受到完善基建後,感到國家已經超越美國。劉遵義曾經在兩地生活過,表示直觀可能如是,「但不能單憑這點,斷定美國落後」,某些中國人自我吹噓所謂「新四大發明」,其實不是真正科技突破,「共享單車來自丹麥、中國高鐵技術來自德國、網購亦非中國發明,只有手機移動支付,算是中國首創」。

在精英階層,清華大學學者胡鞍鋼拋出學術研究,論證「中國綜合實力已經超越美國」,劉遵義說這結論是有問題的。他批評「認叻」無意思,形容中國有些人行為是「nouveau riche」(暴發戶),但其實很多企業都是靠政府保護,「若然亞馬遜很早就能進場,阿里巴巴就未必有今天」。再說,目前中國領先的技術,大部分是消費者在互聯網上的應用,若論國防及科技實力,難望美國項背。

以更開放來消解圍堵

「以前,美國對中國開放,那是聯華制蘇,現在己沒這回事,而是美國獨大,連WTO都不用理,因為單對單,沒人能與美匹敵。」劉遵義遂警告:「中國最大風險是被孤立。」美國跟加拿大、墨西哥簽新自貿協議,當中有所謂「毒丸條款」,即如果將來締約國要與「非市場經濟」簽約,要先得到美國同意,其實已經是劍指中國了。

美國跟加拿大、墨西哥簽新自貿協議,「毒丸條款」要求變相是針對中國。 (網上圖片)
美國跟加拿大、墨西哥簽新自貿協議,「毒丸條款」要求變相是針對中國。 (網上圖片)

劉遵義作為經濟智囊備受中央器重,政府採納建議不在少數,例如1988年面對銀行擠兌,推出保值儲蓄存款政策、1993年建議實行強制結滙、1997年貨幣危機,建議人民幣不必貶值。今次應對「新常態」,他祭出短短兩個字──「開放」,門戶要更加開放。

「中國最大本錢是消費市場大,而且增長很快;美國市場已經成熟,缺乏顯著增長。」現在每當外國朋友投訴,中國人侵犯版權,他都會這樣安慰:「所有拿假Chanel包的女士,都是因為現在真的買不起,等兩年後有錢了,一定會買個真的。有錢的女士,怎想帶個假的包出街呢?」他從數字中看到,中國中產階級愈來愈壯大。

「歐洲人、日本人、澳洲人都想賺錢,但美國市場提供不了大的甜頭。」他分析,從前歐洲尚且因NATO而特別聽話,但現在盟友漸行漸遠;即使加拿大都沒放棄中國,仍然是後者第二大貿易夥伴,所以他呼籲中國:「要突破圍堵,開放市場給她們好了!」

事實上,中國是全球化最大得益者。「沒有全球化,怎樣將大量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鎮,七億四千萬人脫貧。」儘管中國內需已足夠龐大,仍要爭取歐洲、東盟;儘管核心技術要自力更生,但不代表要閉關鎖國,「不要怕外國人賺錢,自己孤立自己,這個世界最好就是雙贏。」他警告「廣交朋友」要趁早,若美國捷足先登,形成圍堵的勢頭,中國將很被動。

其實,中國已非首次遭孤立,「六四事件」後,西方聯合制裁、外資大量撤出,國內也有「走回頭路」的呼聲,劉遵義憶述,當年阻力強大,仍堅持開放。「沒有鄧小平南巡,沒有後來加入世貿(WTO),中國經濟就沒有今天」。

六四事件後,鄧小平堅持改革開放,為中國經濟奠定發展基礎。 (網上圖片)
六四事件後,鄧小平堅持改革開放,為中國經濟奠定發展基礎。 (網上圖片)

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大國,最終能否繁榮發展,外部影響不大,主要是靠內部。」而他認為,在這關鍵時刻,中國最重要還是「不要自己認叻!」

——節錄自1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