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放羊式」育兒 三千有找!
2019年1月8日

養育一個小孩,需要多少錢?十數年前「風之后」李麗珊曾經在一個廣告中解答:400萬。隨着通脹,今日400萬可能已經不足夠。過着十多年簡單環保生活的莫皓光(外號「野人」),批評時下香港父母誤以為可買快樂給小朋友,反而忘記陪伴是最好的禮物,他用行動證明養兒不必花大錢。

撰文:鄭雲風、黃愛琴

原本莫皓光都是一個普通的都市人,但大學時參與一系列自然體驗活動後,深受大自然吸引,喚醒當「野人」的決心。畢業後,他離開熟悉的城市,搬到上水村屋當農夫,與太太阿牛用草織婚戒做證,舉辦環保婚禮,直至誕下野人寶寶期仔,他的想法始終如一:快樂不應建立在物質消費之上。

當年野人「月入一萬花四千」的報道一出,旋即引起坊間熱議。事後他在Facebook撰文,說不期望大眾「照板煮碗」,但也強調不應盲目消費,如果要消耗地球資源才可換取快樂,未來自然環境將受到不敢想像的破壞。

同年,野人一家迎接新成員期仔。不經不覺,今年兩歲的期仔已能喃喃自語,更獨力踏上佈滿碎石的斜坡,沿着小徑走到屋後小山坡的空地,坐在爸爸旁,一邊喝着自家製的洛神花汁,一邊似懂非懂地聽着記者發問。

家中新添成員,對夫婦生活帶來什麼改變?野人淡然說,不外乎多了花錢買食物、乘車外出;添置洗衣機乾衣以及多用熱水,他認為這些是基本需要,可以接受。作為自然教育組織「自然脈絡」總幹事,現時他一周大約四天在農場工作,亦不時舉辦環保活動。剛過去的聖誕節,他便推出「造樹屋」工作坊,讓父母和小孩一同搭建另類的家。

穿舊衣物 玩舊玩具

期仔踏入新世界,便接觸與眾不同的簡約綠色生活。家中一如既往沒有電視機、冷氣機,用可清洗的尿布,戒母乳後,亦跟隨父母吃素,而且大多數衣服、玩具都是二手貨,「問下別人有沒有多出的玩具,多到自己都要不完」。

野人貫徹「取之天然,用之天然」的原則,希望家人在沒有污染,健康的環境成長,拒絕接觸化學品,例如蚊怕水、洗潔精、洗衣粉等等。若期仔生病,只會帶他看中醫,或者沖洋蔥水、熱敷頸部等較自然的方法,紓緩病情,以自身的免疫力擊退病魔。

以上生活模式,對物質至上、事事求新的香港人來說,猶如天方夜譚。

遠離電子「奶咀」

野人卻認為很平常。「我們不是很節儉,只是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什麼花費。」在他眼中,養小孩不需要太多物質,「身邊有什麼玩什麼」。不論在郊野四處走動、到鄰村公園玩耍,還是去爬蟲館看動物,期仔都能樂而忘返。

要數期仔最喜歡的活動,野人衝口而出:「出街。」期仔到市中心時,不愛坐小巴、的士,偏愛坐巴士,原來與車上廣播有關,「我估計是因為有廣播聽,每次食飯自己都不停重複廣播內容,還用足三種語言」。為何其他小朋友聽不到?只因大部分父母太依賴「電子奶嘴」。阿牛留意到,其他小孩乘車時多數看手機,沒有觀察四周環境,「期仔一係和你談話,一係四處看,自然會留意身邊事物。」

本港生育率低迷,有人認為箇中原因是生小孩成本高,父母難以負責,但野人有另一種看法。「如果父母本身花費多,都是靠金錢買快樂,咪覺得要花費好多金錢買快樂給小朋友,其實是將自己的生活習慣延續下去。」談及舊時一個廣告指出,養小孩要花400萬,他斷然說:「400萬在我們角度才不正常!」

不花錢上Playgroup

問途中,期仔在地上翻來覆去,自得其樂。野人似乎甚有經驗,早在記者發問前已搶先回答:「外面有很多父母覺得很污穢,沒家教。我們覺得小朋友是這樣。」他認為小朋友應該愛說話,不斷接觸新事物,但很多父母拒絕讓小孩嘗試,又禁止他們蹦蹦跳跳。

阿牛陪期仔到幼稚園面試時發現,期仔是唯一會在課室走動、四處探索的小孩,相反其他人一律「坐定定」,「有一部分不出聲,好怕羞,不會回應問題。」

野人感慨道:「為什麼小朋友那麼安靜?因為經常被父母話不要吵。什麼都不能試,覺得很多事都好危險、污穢,對世界沒有安全感。」諷刺的是,這群小孩缺乏表達和挑戰自己的機會,又要額外花錢上Playgroup學回這些與生俱來的技能。

原文請閱1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