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內傷致病的中西機理
2019年1月9日

一個人受情志困擾過重過久,會導致陰陽氣血失調,臟腑經絡功能紊亂,最終出現早衰或疾病。事實上,現代醫學亦顯示:異常的精神因素會引發身體應激的不良反應,引起神經、免疫、體液、內分泌等功能失調,促使細胞老化,臟腑功能衰退,衰老及疾病亦隨之而來。

撰文:崔紹漢 香港衛生護理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及註冊中醫師

怒傷肝

「怒傷肝」是指發怒時會影響肝臟的正常生理功能。中醫認為肝的生理功能包括主藏血、主疏洩(表現在調暢情志,調暢氣機和促進脾胃運化功能三個方面)。肝臟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生理功能,其血流量佔全身循環總血量的20%至30%,約800毫升,這些功能是受植物神經系統,即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內分泌系統進行調節的,其疏洩功能直接與肝臟血液循環和膽汁分泌有關。關於「怒傷肝」,中醫認為發怒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神經內分泌改變,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應激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肝血管和肝血竇的收縮,引起血壓上升,面赤頭痛、煩躁、失眠、精神處於亢奮的狀態(中醫稱為「肝陽上亢」),這就是「怒則氣上」的表現;長期或較頻密的激怒,會令肝臟血管和血竇的緊張性持續加強,代謝率提高,終致使肝功能受損,即「怒傷肝」。《黃帝內經》甚至說:「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其實中醫認為肝臟的疏洩功能失調對情緒還有另一方面的影響,就是「疏洩不及」,亦即肝鬱。若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鬱不暢,會導致肝氣鬱滯,氣滯不暢,有可能出現血瘀證,悶悶不樂,或抑鬱的情緒令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肝臟的收縮偏弱,血壓下降,回流心臟的血液減少,加重肝鬱情況,以致更鬱鬱寡歡,多疑多慮,甚至癥瘕積聚(良性或惡性腫瘤)。這方面的病理變化和機理雖然未在七情致病的內容中提及,但肝鬱導致氣滯、血瘀,或肝鬱過久而化火等,是中醫臨床上重要的課題,有機會再詳加討論。

清代名醫齊秉慧有一個醫案,說明因怒傷肝致病。話說一位陳秀才,因輸了官司,一怒之下吐血昏迷。剛好齊大夫路過,家人邀他為陳秀才診治。陳秀才兄長略懂醫術,問齊大夫可否用止血藥,大夫認為不可,否則會令病人氣悶,更加不安。兄長又問可否用補血藥,大夫亦不認同,認為當時用補血藥會引起胸痛,令病人無法忍受。兄長有點不耐煩,質疑大夫如何施治。大夫指出病人怒氣傷肝,因怒氣鬱結胸中,引發吐血,應當用散血平氣的方藥,以舒散鬱結的肝氣。藥後病人痊癒了。

思傷脾

「思傷脾」的「思」是指過度集中思考問題。思考時,大腦皮質耗氧量、腦細胞間電興奮和代謝率增高,導致消化系統的外分泌及內分泌消化液的釋放減少,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症狀(中醫所指的脾胃涵蓋了消化和吸收功能),就是中醫學說所指的脾胃功能下降,並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神疲乏力等脾虛症狀,即「思傷脾」。再者,過度思考時,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下降,令消化道的活動和分泌機能減弱,造成「思則氣結」;《黃帝內經》云:「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明.張景岳有一醫案,說明思傷脾。有一位倪孝廉(即舉人),因過度用功讀書和思考,時常嘔吐,稍為勞累便發病。某年夏天,他因應酬過多,心力交瘁,引發吐血和便血,吐出如手掌般大的紫紅色血塊。家人邀張大夫為其診治,他認為是「思傷脾」,由於思慮過度,加上太過勞累,以致心脾上火;加上夏日炎炎,兩火相加,火熱迫血妄行,因而吐血和大便出血。

恐傷腎

「恐傷腎」是指人在過度驚恐時會傷及腎(中醫所指的腎涵蓋了內分泌系統及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非單指解剖學上的腎臟)的生理功能。突然的恐懼使腎氣洩不能固守,氣陷於下,二便失禁(正如俗語說「驚到瀨尿」)。這是因為腎臟釋放的血管緊張素,腎上腺釋放的皮質醇、甲狀腺釋放的甲狀腺素增加,並影響到調節大小便排泄的骶叢神經,即「恐則氣下」。如果長期受驚恐困擾,更會出現腰膝痠軟,遺精滑洩等腎虛症狀,即「恐傷腎」。再者,《黃帝內經》云:「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事實上,驚恐可引起心悸、失眠、煩躁、精神失常等問題,即「驚則氣亂」。

曾經看過一個近代的醫案,說明驚恐傷腎。有一年輕人到黃山遊玩,秀麗的景色令他流連忘返,直到天黑,他才想起回家。下山途中,經過一座寺廟,由於暮色漸濃,朦朧中他突然看見廟前橫臥着一個巨大的神怪物體,大吃一驚,連忙拔足逃跑,心中惶恐萬分,怕怪物追來。回到家中,立即有尿急的感覺,豈知排尿後不久仍然尿意頻頻,隨後每天須小便五六十次,苦不堪言。向中醫求診,大夫診斷他因受驚致心無所依,即恐致氣亂,亦導致氣下、傷腎,結果心腎不交,二臟同時受損,導致膀胱(中醫認為腎與膀胱相表裏、功能互相依存)功能失調,故此小便失禁。

總的來說,中醫認為情志失調可以致病。一個人受情志困擾過重過久,會導致陰陽氣血失調,臟腑經絡功能紊亂,最終出現早衰或疾病。事實上,現代醫學亦顯示異常的精神因素,會引發身體應激的不良反應,引起神經、免疫、體液、內分泌等功能失調,促使細胞老化,臟腑功能衰退,衰老及疾病亦隨之而來。本篇介紹一款疏肝解鬱、舒暢情緒的湯水,供大家參考。

主要參考資料:

1.陳華編著:《中醫的科學原理》,商務印書舘,2003。

2.于江泓、王黎亞著:《黃帝內經:6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黃帝內經〉解說詞》,花城出版社,2004。

——節錄自1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