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爽:國際學校難求! 聖保羅、拔萃僅次選
2019年1月30日

儘管國際學校學額短缺,未至於動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但陳爽警告長遠絕對會削弱競爭力。 (黃潤根攝)
儘管國際學校學額短缺,未至於動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但陳爽警告長遠絕對會削弱競爭力。 (黃潤根攝)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今時今日,談起教育等於戳中家長「痛點」,即使對象是中資老總也不例外。光大控股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陳爽,為下一代教育,可謂煞費苦心。

他已扎根香港十九年,當年長女出生後,他曾短暫做過一段時間滬港「空中飛人」。「大女在上海完成小一,後來來港一家團聚入讀國際學校,因為普通話好,校方非常希望她入讀;現在,講普通話的人數愈來愈多,想入讀好學校,普通話好也未必是優勢!」

漢基難過入大學

國際學校需求幾大?從學校債券(debenture)水漲船高可見一斑﹝表一﹞。「兩三百萬肯定是不可以了!以我所知,個別競爭激烈的學校,3年前市場已賣到700萬,現在恐怕達1000萬以上」,連這位千億資產舵手都說:「一般中產怎能負擔得了?一定是富裕人群才買得起!」

不過,陳爽清楚有錢非萬能。「無論是CIS(漢基)、ISF(弘立)抑或HKIS(香港國際學校),錄取都比大學難多了!不僅要面試小孩,還要面試家長。」

光大控股也曾從華爾街聘請人才到香港來工作,這批專才到港後,子女苦尋學校不果,「我幫忙也沒用!學額太有限,即使有錢,小孩不錯,還是跨不過門坎。現在,聽說漢基報名人數就有1000,真正能踏進去就200,五分之一」。

2012年,教育局曾發表顧問報告,指香港國際學校起碼缺四千多個學位。隨着政府通過撥地、發展空置校舍,哈羅(Harrow)、凱利山(Mount Kelly)及墨爾文(Malvern)等老牌國際學校陸續進駐香港。目前,全港國際學校共52間,19間小學、8間中學及25間小學暨中學,提供43000個學額,數目比起3900名學生多。

單從數量來看,學額於過去十年增加24%,但仍然爭持激烈,陳爽點出兩大原因:一、學校資源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導致「90%人打破頭爭排名較前的數間學校,其餘的學校則相對缺乏競爭力」,學費間接反映資源差距﹝表二﹞

二、近十年整體社會轉變很大,內地來港專才對國際學校學位需求激增,但香港的教育資源發展和對國際學校學位需求的匹配上存在落差。

需求量幾大?從中資企業在港增速可窺探一二。陳爽以「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為例,指出12年前創會,當年會員僅八家,「現在已經是十倍,八十家會員,若然連同資產管理公司,就是一百多家」。

他遂指出:「大部分人從事金融業,來港都是三四十來歲,正值孩子上學階段。」單單金融行業,人員增幅已經那麼大,整體對學位需求的旺盛程度可想而知。自此,外籍家庭及本地中產外,中資家庭這批生力軍都加入「學位爭奪戰」,國際學校更見僧多粥少。

聖保羅、拔萃乃次選

「現在心中總算踏實點!」陳爽笑謂如果員工子女沒學位,也可轉介到道爾頓。

去年,陳爽牽頭光大控股慈善基金,聯同新鴻基慈善基金、中信資本慈善基金及惠理集團,集結中、港兩地資源,創立非牟利私立小學──「香港道爾頓學校」(DSHK),開辦未滿兩年,目前學生80人,六成為本地生(在香港出生),當中部分來自內地。

學校收生貴精不貴多,道爾頓課程志在培養學生中英兼擅。 (網上圖片)
學校收生貴精不貴多,道爾頓課程志在培養學生中英兼擅。 (網上圖片)

「內地人首站仍是香港,但當他們發現太難找學校、成本代價太高,而其他地區提供不俗條件時,有得選擇,確會寧可放棄香港,把孩子送到新加坡,尤其是人才流動頻繁、地域限制較小的資產管理業。」

很多香港家長誤以為,內地專才子女會跟本地學生搶學位,實情是兩者分別在不同組別排隊,皆因教育局早已規定國際學校收生最少七成非本地生,所以理論上非香港出生的內地學生,與香港本地學生並無衝突;反而,當內地學生無法入讀國際學校時,要被迫轉投本地直資名校,才是真正「搶位」。

不過,陳爽補充:「其實對於來自內地的中產,聖保羅男女、男拔萃及女拔萃等,通常都不是第一選擇了!因為他們就是想孩子擺脫應試教育,讓子女站在國際化的起點上接受雙語教育。香港本地學校的教學強度都很厲害啊。」

「香港」學生有優勢

他笑說:「很多內地精英其實都是專業人士,因為自己從小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應試教育體系中成長,知道實在太苦了,而且這種教育制度缺乏對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都想子女讀書能得到全方位的培養。」

內地專才家長將子女送進國際學校後,往往待子女再長大點,就會送他們出國留學。香港是理想「過度地」,皆因接受過港式教育洗禮,學生更易融入美國校園。陳爽表示,香港區區彈丸之地,錄取人數卻比整個中國內地還要多,「大學更加多了!」

歐美寄宿學校提供優質教育,被家長認為可贏在起跑線。 (網上圖片)
歐美寄宿學校提供優質教育,被家長認為可贏在起跑線。 (網上圖片)

「在美國,愈來愈多學校接受直接從中國過去的學生時,作更多考慮,因文化及觀念差距頗大,適應過程明顯較長。」

——節錄自二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