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詩:追夢先要財政自由
2019年2月28日

回望三十四年極地探秘,李樂詩最想說是「感恩大地」。 (黃俊耀攝)
回望三十四年極地探秘,李樂詩最想說是「感恩大地」。 (黃俊耀攝)

從某種意義來說,李樂詩是「人生贏家」。30歲前圓夢環遊世界,然後踏足「三極」,征服地球最高、最冷、最熱的地方。做極地工作者前,她先是藝術工作者,每趟旅程都帶上三部機,相機及錄像機,用鏡頭見證歷史,所拍的照片─「熊無立冰之地」及「雪犬忍痛拖橇」幕幕驚心,真正瀟灑走一回!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過去八年,她在中大教「極地探秘」,同學爭相報讀,而每個學期,李樂詩都會安排一堂,專門談「人生規劃」。訪問當天下午,她就準備分享獨門秘笈「人生三階段」。簡單來說,那是一個時間表,以二十年為單位,不同時期不同目標──第一個二十年:勤力讀書、鍛煉體能;第二個二十年:努力賺錢、開拓眼界;第三個二十年:回饋社會。

只懂買樓

對現年七十五歲,人生快闖進「第四個二十年」的李樂詩來說,目前最重要是「先執好極地批檔案」,她說原因是「趁個腦仍記得、無病無痛,盡量做多少少」。三十多年前,李樂詩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選擇急流勇退,轉戰冰天雪地,原計劃十年不受薪,全情投入極地記錄;豈料自然生態每況愈下,只好延期十年又十年,「現在沒法停止了!」有人便曾經冷嘲熱諷,笑她有錢不賺很儍。

「實現理想要有規劃,你要有財務自由,才不用靠人」。她最高峰在半山就持有四個單位,隨時可套現;後來為覓永久極地館,九十年代為籌建極地博物館而賣樓,該單位目前的市值已升至1800萬元。「我不懂計數,只懂買樓。」李樂詩數學科經常「肥佬」,但要「財務自由」不用高深算式,目前她自住一層,再出租其他物業,靠間接收入足以維生。

買磚頭儲銀彈,因為她很清楚世上沒免費午餐!「問人拿贊助,就要作出回報,應付非核心工作,例如宣傳、撰寫報告,試想想寫得來,我都起程出發了!」如果有錢就有自由,「買張機票而已,甚至可以租直升機!」1985年隨中國隊首征南極,李樂詩自費九萬元,在那年代稱得上「天價」,但有錢可以任性,「我就賣樓買機票。」

八十年代李樂詩自費隨中國隊出征極地。 (受訪者提供)
八十年代李樂詩自費隨中國隊出征極地。 (受訪者提供)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電視台到極地拍攝,她義務帶團;現在整理海量資料,所需費用她一手包辦;學生因家境清貧無法成行,她出錢資助,形容都是「小錢」;歷年講座,通通分文不收,李樂詩最怕申請資助大費周章,請誰作主禮嘉賓,更是頭痛,倒不如獨自站上台, 「我不用布景版,搭車只需兩元」。

策略轉型

李樂詩經常強調「不要浪費」, 今天生活簡樸、省吃儉用,但昔日「搏殺」起來,可是不容小覷。她在「第一個二十年」已經立志30歲前環遊世界。從小就拿起世界地圖,看見地球上有一「塊」中國,而中國內有一「粒」香港,她不甘心困在一點;與此同時,12歲開始學畫畫,原本想通過畫畫享受人生,卻很快已經發現:「畫畫賺不到錢,我才做設計,設計賺到錢!」

眼見畫畫老師,藝術造詣高,卻賺不到多少錢,李樂詩遂把心一橫,策略轉型,入理工學院(現為理工大學)讀商業設計,19歲畢業後,旋即加盟廣告公司。第一項任務就是國泰航空機上雜誌Discovery Magazine,李樂詩加入旅遊路線圖(Route Map)及旅客小錦囊(Tips and Facts),當年實屬罕見,更大驚喜是「我自己不用錢買機票啊!」她不禁失笑。

極地並非白茫茫,李樂詩鏡頭下就出現「一片冰心」。 (受訪者提供)
極地並非白茫茫,李樂詩鏡頭下就出現「一片冰心」。 (受訪者提供)

創舉從不限於極地,她在設計界早負盛名。繼空中雜誌後,「下海」為油麻地小輪,編撰首份船上讀物《海珠雜誌》;其後連直通車都攻陷,印製Gateway在車廂內免費派發,成為首份打入大陸的「外國」報紙;她也涉足電影美指,幫許鞍華的《撞到正》及嚴浩的《滾滾紅塵》,勇奪「最佳美指」及台灣金馬獎;將旅遊經歷,帶進港產片,堪稱前無古人。

連環創業

人們稱呼李樂詩為旅行家、探險家、攝影家,卻偏偏遺忘其「企業家」身份。初出茅廬時,李樂詩曾問部門主管:坐你個位要等多少年?對方答八年;這位「新人」則青出於藍,五年內已經當老闆。翻查紀錄,李樂詩創業史豐富,開過一間廣告公司、辦過兩份旅遊刊物。

生意幾乎都是找上門,原因是口碑好,交得給她,一定辦到!「當年中國設長城站,找我搞香港展覽,我對南極原本都是一無所知,所以自己找資料。」設計項目種類繁雜,從小冊子、藥物包裝,到記者會及展覽會,為工作她會不斷進修,為做好本Discovery,甚至跑去唸新聞,只為有能力一手包辦拍攝、美術設計及文字。

當年找她設計商標,最低價十萬,市政局及中電都是客戶。不過,她賺錢會視乎對象,商業項目就多收點,而慈善則一分不賺,直接回饋社會,「我不大貪,視乎夠不夠錢出糧,不夠就再找多個job!」

孑然一身

你必須非常努力,才會顯得毫不費力。李樂詩自稱只是「平凡人」,並非生於大富之家,家中有八個弟妹。父親生意失敗後,自己作為長女,留港半工讀,卻供弟妹出國留學,給他們機票及少量零用,「其餘他們自行解決!」她強調人要獨立,而且需要訓練,「經常被人照顧,你是不是很蠢啊?」同樣理念適用於兩名女兒。

人生「第二個二十年」,她成為單親媽媽。一夜之間離婚,帶着兩個女兒出走,全副身家得400元。但她一手一腳湊大女兒,還送她們到英國留學。記得初到英國時,年幼女兒肚餓想買食物,英文卻不太靈光,曾經向媽媽求助,李樂詩只回句「不會說不如不吃」。她自幼已經灌輸「女人最理想有個伴,但一定要學習孤獨,因為男人普遍早死,女人最後也是孤獨終老」。

博物館落戶中大已逾五年,李樂詩很感謝時任校長沈祖堯的邀請。 (資料圖片)
博物館落戶中大已逾五年,李樂詩很感謝時任校長沈祖堯的邀請。 (資料圖片)

過去二十六年,李樂詩孤身走我路,為永久極地館東奔西走,碰上種種困難,從未氣餒,今天終於安坐中文大學,她很滿意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現在最想就是,整理好所有資料,整好歷史檔案,然後留給這個館」。

今日她不再說「獨欠一張靈堂照」,相反表示「這十年每天都很珍惜」。人生「第三個二十年」,李樂詩驗出腸癌三期,原本估計只剩兩年,她向醫生還價五年,走到今天她說:「不行就去吧!免得浪費那麼多藥」;但只要一天活着,就「不要蝕底!我很吝嗇的」。

「我一世人要做兩世人的事。」

——節錄自三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