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屁不響,響屁不臭?
2019年3月8日

撰文:周志輝 台灣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傑出教授

從腸道排出的氣體大多數(99%以上)是沒有氣味的,包括每天吸入的氧氣和氮氣,以及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氫氣與甲烷,僅小部分(少於1%)是帶有臭味的硫化氫、糞臭素、吲哚、氨及短鏈脂肪酸等氣體。這些氣體的組成比例會直接影響屁的氣味,就像硫化氫含量越高,屁就越臭。

我們日常的飲食與腸內氣體的氣味有一定的關聯,尤其在大魚大肉後,通常有部分蛋白質無法被完全消化,這些蛋白質進入大腸後,其中含硫的胺基酸(包括:半胱胺酸和甲硫胺酸)會被厭氧微生物所利用,發酵生成硫化氫、甲硫醇與二甲基硫醚等帶有臭味的氣體,這些含硫氣體是屁中主要的臭味來源。當有過多殘餘的蛋白質在大腸中發酵,使腸內環境變差及產生大量的含硫氣體,屁就會因此變得較臭,長期下來更可能增加大腸病變的風險。

大魚大肉產生臭屁

「臭屁不響、響屁不臭」(silent but deadly fart)真有其事嗎?其實,東西方都有類似的說法。當食用較易發酵、含硫較少的食物(如:醣類),屁的氣體量(如:無味的二氧化碳)會增多,衝擊肛門括約肌的速度和力度較大,而稀釋效應又會使腸道中的臭氣分子佔比降低,排出的氣就容易有聲響但相對不臭。相反的,若飲食中含硫食物(如:肉類、蛋、乳品、洋葱和花椰菜等等)較多,經發酵後產生的臭味分子比例較高,其中硫化氫又可能會使肛門肌肉放鬆,加上氣體量少的話,屁就會變得臭而無聲。不過,還是要視乎個人的飲食組合和是否消化不良,若屁中硫化物多的話,響屁也是可以很臭的。

雖然放屁乃正常現象,但過多、過量則意味着腸內有太多可發酵的殘渣,可能是消化不良,而屁的氣味多少也能反映消化道的健康狀況,例如:腸內好壞菌的比例失衡。當腸道中有數量充足的益生菌,就能與有害菌相互爭奪腸壁上的繁殖和生存空間,取得優勢後在腸壁上停留數天,產生乳酸促使腸道環境變酸或甚至產生抗菌物質,改善腸內的菌相平衡,繼而抑制一些壞菌(如:大腸桿菌或產生臭氣的厭氧菌)的生長。

不想因釋放氣味較重的腸氣而引起尷尬,不妨避免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換句話說,就是要注意均衡和適量的飲食,適量攝取膳食纖維(如:一般蔬果)、益生菌(如酸乳酪)或益生質(如果寡糖、菊糖),促進腸道蠕動與排便,減少食物殘渣和有害物質在腸內的滯留時間,利用競爭的原理讓腸內微生物先行利用較易發酵的膳食纖維和益生質,進而抑制蛋白質的發酵和降低含硫氣體的產生,減少臭屁的形成和排放,也為腸道健康加分。

——節錄自三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