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高大空」 捉錯用神炒燶股
2019年5月2日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今年2月,被投資界譽為「5G界聖杯事件」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華為發布自家製5G手機MateX,售價超過2萬港元,價錢之高引來嘩然。

另一邊廂,通訊營運商亦不甘落後。今年初,南韓已經率先推出5G商用網絡;《日經新聞》更報道,中國三大通訊運營商為了應對即將來臨的5G通信標準,2019年投資額將達到300億元。

5G熱潮,成功帶起一眾5G概念股,例如中國鐵塔(00788)、京信通信(02342)、中興通訊(00763)等等。「4G提供earning,5G提供概念。」易方資本高級分析師關博文表示,現時的5G手機是「象徵式」,得物無所用,因為現時可以提供5G信號的地方不多,主要市場仍是4G。問及為何近年5G概念股興起,他解釋說:「大家誤以為5G有確實時間表,起碼2020年會有大規模建設,於是找一個有憧憬的東西投資,感覺比較安全。」

王華認為,中國企業口中的5G,其實只有4.5G的速度。(受訪者提供)
王華認為,中國企業口中的5G,其實只有4.5G的速度。(受訪者提供)

「不過,除非你是留在城中,比如杭州、上海,才可以享受部分5G ready網絡(註:使用NSA組網,信號覆蓋較少)。」易方資本投資總監王華指出,5G ready速度遠不及真正5G速度,只是當市場非理性亢奮時,一般市民不會仔細分辨當中差異。他預計,真正5G手機來臨,至少要等到2021年。

正當人人陷入「5G熱潮」,以為5G手機前景異常亮麗時,卻忽視了5G真正擅長之處,冷不防就會下錯注。綜合受訪者意見,得出以下三大投資5G「小心位」。

一.手機高增長年代已過。以往4G以手機銷量推動為主,此情此景未必再現。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報告,2018年手機總出貨量達14億部,屬歷年最差一年,預計今年整體亦很大機會再倒退,當中5G手機市佔率只得0.5%。

「個個都想推5G手機,只是打個廣告。」中環資產行政總裁譚新強指出,在4G年代,手機銷量是關鍵,同時帶動各種手機App,例如抖音、WeChat等等;不過,在5G年代,手機銷量未必是重心,部分公司已經改變營銷策略,「蘋果好明顯是轉緊去服務,因為太依賴Iphone銷售對股價不利。未來會否有5G手機,不是核心策略。」

二.5G真正服務機器。4G提升大眾上網速度,打開直播、睇片之門。來到5G時代,它不單如此,更重要是連接各種設備,物聯網(IOT)市場迅速崛起。譚新強預計,未來物聯網的設備將高速增長,甚至有機會與手機平分天下,「5G能夠support的不只是數十億件,而是將幾百億件智能物品上網!」

資訊保安公司思科估計,2021年人均聯網設備將達3.5部,較2016年增加一倍。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2019年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42億,2021年則升近一倍至250億。譚新強說:「比如以前Samsung只做手機,現在都做網絡設備,因為市場升得更快。」

三.國與國明争暗鬥隨時破臉。5G之爭成為國與國之間的科技競技場,部分5G概念股或有機會受波及。歷史總是重演,去年中國便曾因為中興事件,經歷缺「芯」之痛。現時中國雖然具備設計芯片的能力,但製造技術「未到家」,需要國外代工。若然未來特朗普再出招,禁運5G芯片,將嚴重影響5G推出步伐。

更何況,5G標準制定權之爭還未解決,譚新強不禁問:「如果爭吵太大,5G是不是能夠完全相融合併?或者會導致延遲推出?」

正當人人說5G,實際應用仍是乏善可陳,加上部分應用如無人車,涉及不少法律、道德争議〔見p.31〕,輕言今年是「5G元年」,未免太樂觀。「5G網絡設備要有初步應用,保守來說,如果不是吹水的用途,起碼三年,成熟的話更要超過五年後。」譚新強認為,大部分坊間提及的5G應用,都會推遲。

譚新強指出,手機市場開始接近飽和,出現「青黃不接」。(黃潤根攝)
譚新強指出,手機市場開始接近飽和,出現「青黃不接」。(黃潤根攝)

三大5G利好行業

雖然如此,投資者總要「向前看」,針對5G特點及市場發展,譚新強認為三類專門技術行業可望受惠,值得留意。

一.FPGA(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FPGA是用於深度學習的晶片,相比ASIC(專用集成電路)及micro-controller(註:常見於一些簡單家用電器),譚新強指出,FPGA的定位是介乎兩者中間,雖然不及ASIC快、microcontroller便宜,但十分適合小量生產,正可用於日新月異的硬件,「5G、AI年代,IOT是百花齊放,有很多小應用,就算成功的話,可能只能生產出幾十萬,不似手機、晶片,一下子賣幾億。」

他提到現時只有一間公司主要研發FPGA,名為賽靈思(Xilinx)。賽靈思是編程晶片的龍頭股,是美國備受關注的5G概念股之一。

二.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同樣受惠於物聯網,預計市場將研發出更多種類的硬件,譚新強表示不同公司都能夠以「代工」方式,租用EDA軟件,設計所需的晶片,「以前Intel、AMD壟斷PC、手機市場,現在不同,人人都可以設計晶片,而且個個都可構自己的特別應用。」現時這項技術主要由美國掌握,例如Synopsys及Cadence均具名氣。

三.生產記憶體行業。大數據如同未來的石油,對發展人工智能相當重要。譚新強估計現時儲存及用作分析的數據只有1%,於10年內將增加至最少3%,加上數據增長快,他認為,用作儲存數據的硬碟及記憶體都會受惠。

「未來還有什麼要用5G?好明顯是監控。」譚新強總結道,現時無人車、AR、VR仍未成熟,直指未來5G更大機會由企業、國家推動,用不同感應器監測溫度、日照、聲音、面孔等等,不再由消費者選擇,「所以仍在投資5G手機、App,是錯了焦點!」

——節錄自五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