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醫治物欲 年輕人轉向後物質
2019年5月29日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I am so excited because I like mess!」

在Netflix真人騷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中,身高1.47米的「日本收納女王」近藤麻理惠,總是帶着興奮的表情說出這句「台詞」。之後,那些高她幾個頭的美國人登時鬆一口氣,因為不用再為滿屋雜物(mess)而感到羞恥。

過度消費已經成為全球問題。國際組織綠色和平在2017年的報告指出,無論是歐洲的德國、意大利,或是東亞的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地區,均有超過五成受訪者表示擁有多於實際需要的東西。中國更有41%的潛在購物狂,每周買一次新衫。調查同時指出,購物後的快感會在24小時內歸零,其後會覺得空虛、羞愧和自責。

一切從丟棄開始

發達國家的民眾消費力最旺盛,卻又因為知識水平最高,最明白衣飾產業對人類與環境造成的深遠毒害。不過,在促銷策略、快時尚和社交媒體的強大誘惑下,要脫離物欲談何容易?西方雖然出現過一些反消費運動,例如主張不購物、不買房、不上班的Freegans,但是始終難以取得廣泛認同。在這種情況下,發源自日本、以丟棄為基礎的「斷捨離」不失為一個最「容易接受」的方案。

中大日本研究系講師張政遠指出,「斷捨離」思潮至今經歷三種蛻變。2000年,日本社會觀察家辰巳渚出版《丟棄的藝術》一書,叫人扔掉物品。2009年,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這個概念,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着」,不只講丟棄,也講精神上要脫離物質的束縛。去到2011年,近藤麻理惠強調收納技巧,在美國走紅。他認為,無論是山下英子,還是近藤麻理惠,都「不是主張要對抗消費主義,只是由最基本的執屋着手,慢慢改變購物欲,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完全不高深。」

現代人家中無不充斥多餘雜物,而居住成本又愈來愈高,減物(捨)和收納絕對是大勢所趨。樹仁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助理教授伍志豪認為,斷捨離是消費主義的一個自然循環。「七、八十年代不會有人講斷捨離,因為當時物品有限。當社會富裕,即是當你肥了,就要減肥,過度消費就要丟棄。」至於能否做到「斷」和「離」,則看各人的悟性和造化。

因為麻理惠效應,美國二手慈善商店「Goodwill」年初收到的捐贈物比同期增加66%。最近澳洲的垃圾處理當局更要出warning,叫市民不要一股腦兒把家中物品大量拋棄。這股「斷捨離」風潮不只由日本吹到歐美,就連向來以「購物天堂」自居的香港,也出現一批信徒。

1000件衫減到每季20件

傅家欣(Yen)曾經是一名購物狂,有十年時間,她差不多每天買衣服。最高峰時,她同時擁有超過1000件衫,100對鞋和100個袋。受到日本時裝雜誌的影響,她認為每天要穿不同的衣服才算得上時尚。「我想令身邊的人見到我如同見到明星一樣,會wow一聲。」

生於小康之家的她,從不向父母討錢買衫,也不是月光族,反而靠省吃儉用省下零用錢,中學時即開始做兼職賺錢,月花二千多元在衣飾上。工作以後,她的購物數量以倍數增長,卻越買越平,只求多款,是香港第一代淘寶買家。

30歲時,她因結婚由1千多呎的大屋搬到4百幾呎細屋,頓時發現許多衣物都「無處容身」。結婚初期,家中沒有鞋櫃,她的兩行鞋盒疊高直上天花板,朋友看見無不嘩然。囤積大量衣物,漸漸讓她透不過氣來。後來,她拿出家中七成衣物,與好友Yuki創立二手衫店A break 93。

某一天,Yuki給了她《斷捨離》和《時尚斷捨離》兩本書,令她覺醒到穿衣最重要是適合自己,「那些連續三次穿不出街的衣服就要捨棄」。自此,她開展了漫長的斷捨離之旅,由清理衣櫃開始,漸漸不再盲目跟從潮流。如今,她家中每季只有二十多件衫,十多對鞋,每日重複穿搭。

她仍然會購物,但是不再貪多,反而會精挑細選,每季只買十件衫。「與其買十件差的,不如買一件靚的。」她說。

人大了,內心變得強大,她說現在不必「用衫去impress」別人,而是用知識、自我管理能力和成就。她少花了錢在購物上,卻更願意付錢購買優質體驗,提升生活質素。「例如我會挑選一間食物、環境好的餐廳,跟朋友好好聊天。」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現在最重視與家人的關係。「現在我幾乎天天執屋,光想像能夠釋出空間跟小朋友坐在地上唱歌、讀書,就已經令我覺得比擁有更多物品幸福多了。」

後物質:消費貴精不貴多

「斷捨離其實好MUJI(無印良品),似是某種商業口號。」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鄧鍵一認為,「斷捨離」不是反消費,而是一種後物質的消費方式。

2012年,他與中大新聞系教授李立峰的合著文章率先提出,香港年輕一代出現後物質轉向。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8至29歲的受訪者中有34.4%傾向後物質價值,比其他年齡組別高出很多。

他向記者解釋,後物質理論由政治及社會科學家Ronald Inglehart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其假設建基於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最底層是基本生活需要(basic needs),最高層是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再進一步就是世代轉變。「上幾代人經歷過物質匱乏,人生焦點在於累積物質,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後期社會富裕,下一代沒試過捱餓,就會著眼於所謂後物質的東西,例如環保、民主、公義等,實現自我價值。」此乃全球趨勢,發生於類似香港的發達城市。

買少了,不等於花少了

在後物質社會,消費不再追求量多,而是質優,以及能否實踐自(self actualization)。他說:「例如吃飯,以前要大排筵席,飽參翅肚,吃不完才視為富貴。現在吃一餐飯,量可能不多,卻要菜式精緻。自我實現就是,你能夠講得出這支酒有什麼特點、出產自哪個酒莊、釀了幾多年,表現出某種生活方式。」

斷捨離強調減少物品的數量,留下最適合自己的東西(Spark Joy),進行深思熟慮的消費,這些都是自我實現的消費態度。「以前是追求平靚正,現在則是消費某種生活態度,例如買了MUJI的商品,就代表實現了某種生活方式和價值。斷捨離其實是相同邏輯。」

他強調,東西買少了,不等於錢花少了。「斷捨離是對數量的反思,即不再花錢買不漂亮或者破壞環境的東西,卻情願買少量更加貴、質素更高的東西。」

——節錄自六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