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易患囤積症 影響家人關係
2019年6月17日

香港物質豐裕,但港人住蝸居,專家警告,如不懂得斷捨離,容易出現囤積症,最終會影響家庭關係。

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正式將「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定義為需要治療的心理障礙。患者囤積大量物品在家,卻難以丟棄或與它們分離。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囤積症在美國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四,即每25人就有一人是囤積者,人數超過1000萬。以此比率計算,香港也有接近30萬名患者。

不少囤積者辯稱自己是「收藏者」,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黃璐璐解釋:「收藏者的東西會整理得比較有條理,囤積者的東西則凌亂不堪,使居所無法發揮正常功能。」

購物狂+拾荒者

美國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心理系教授Randy Frost指出,因為家中堆滿雜物,囤積者當中有98%無法在家中適度走動,50%無法使用爐具,45%開不了冰箱,有10%甚至連馬桶也用不了〔圖〕。

有此惡果,是因為患者無法停止獲取物品。有七成五的人會買個不停,將購物視為療法(retail therapy),以消除負面情緒。也有五成人無法拒絕免費物品,例如傳單、免費報紙,終日撿「垃圾」回家。

黃璐璐指出,囤積症的成因很多,相當大部分患者有其他精神疾病,例如強迫症、思覺失調、抑鬱症等,而有少部分則是心理因素造成。

精神科專科醫生趙少寧在2003年的研究發現,香港患者受到兩個心理因素影響:第一,他們童年時經歷過物質匱乏,到有經濟能力時就增加「存貨」,反映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第二,獨居長者喪偶,會藉着囤積某種物品來緬懷過世的老伴。

「侷住」破壞家庭關係

黃璐璐認為,香港居住空間愈來愈小,囤積問題容易浮現。「如果只得一兩間房,就會很快爆滿。」

囤積者通常與家人關係惡劣。她有一名男病人,囤積雜物超過十年,令其兒子相當困擾,最終父子關係破裂,兩人要分開住。她說:「香港樓價高,租屋不容易。有些年輕人因為經濟問題,只能跟患者一同住,非常無奈。」

她翻開山下英子的《斷捨離》一書,指此概念對囤積者有用。「有時患者一直不能把東西丟棄,可能是因為情感上好多attachment。旁人覺得是垃圾,本人卻覺得很有價值。書裏教怎樣跟垃圾講對不起和再見,放下執著,這個方法很實用。」她建議患者及早尋求協助,減少日後做斷捨離的困難。

——節錄自六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