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誤判香港 馬嶽:經濟解決不了政治矛盾
2019年7月29日

反《逃犯條例》引發的「完美風暴」仍未有平息跡象,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接受本刊專訪時剖析,近月抗爭運動是兩方面誤判的產物,一方面是港府對香港民意的誤判,另一方面是過去二十年來中央政府的長期誤判,以為用經濟手段,就可以解決兩制之間的政治矛盾。

馬嶽指出,特區政府誤判民情源於兩個原因,一是建制精英都來自「年齡、思維相近的狹窄圈子,恍如一堆清朝的出土人物」。二是自欺欺人,不願承認客觀事實。「對於一般港人來說,大陸沒有法治是常識,雖然林鄭月娥、李家超(保安局局長)礙於身份,不能公開承認,但起碼應該明白港人的擔憂,「過去幾年民調均顯示,身份認同感、『一國兩制』信心屢創新低〔圖一、圖二〕,但政府卻不斷強調『一國兩制』運作良好,均令人覺得官員是外星人。」

至於中央政府的誤判,馬嶽則認為是延用舊思維來解釋及處理新問題,寄望用經濟手段(如中央送大禮、港府派糖)來解決政治矛盾。近年發生如2014年佔中的多次大型社會運動,有輿論就歸咎於年輕人沒有能力買樓、職場缺乏晉升機會,不甘成為社會失敗者。馬嶽直言,問題的根源其實在於「一國兩制」的矛盾,包括政治制度、價值觀的對立,可是真正原因卻出於政治考量而被遮蓋了。

08年後中港背道而馳

回歸後中港矛盾時鬆時緊,馬嶽憶述,2008年北京奧運是港人對大陸認同感的最高點。「從97年回歸至2008年奧運會,大家都憧憬隨着內地深化改革,兩地距離將日益拉近。」

可惜,現實卻背道而馳。「08年奧運盛典後,維穩當道,近年更是走回頭路。反觀,隨着資訊的流通,香港年輕人的價值觀、意識形態跟國際已完全接軌,例如近年國際興起的同志平權觀念,香港年輕人的想法就與西方很接近。」

港府不斷鼓勵年輕人求學時多北上交流,畢業後到大灣區謀出路,但年輕人嚮往民主、自由,害怕失去原有的價值觀。「年輕人上去交流後,發現連Facebook、WhatsApp都上不了,只有更討厭大陸。」

馬嶽眼中,2012年是另一分水嶺,當年內地與香港都換了領導人。其後,很多香港賴以成功的要素,如警隊、公務員的中立,選舉的公正,司法的獨立,新聞自由,程序理性等都逐漸受侵蝕。

此外,自由行衍生的民生問題,進一步激化港人對大陸的負面看法。

回歸初期,河水不犯井水的承諾亦開始走樣。「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內地人都承認,香港很多制度較為先進,如司法制度、公務員制度、廉政公署的制度等,均值得內地借鑑。近年卻開始認為自己的管治模式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倒過來覺得香港在亂搞,不如等內地來教香港吧!」

馬嶽承認,雖然中央出於自身利益,不會在香港完全照搬大陸那一套,令香港徹頭徹尾變成內地城市,惟一直拿捏不好中間位。「一方面要維持香港作為金融中心、自由港的角色,以便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要在政治上加強控制,完成既定的議程。」

被問到如果香港只扮演好經濟城市的角色,能避免政治矛盾嗎?馬嶽對此嗤之以鼻。他解釋,從歷史眼光來看,香港從不是純粹的經濟城市,1949年後,中國為什麼不收回香港,其實是為了賺外滙用來反美,香港的存在價值一直都是為了滿足中國的政治需要。

馬嶽強調,命令香港僅扮演經濟城市的角色,這本身已是一個政治決定,此外,絕大部分年輕人也不會認同要經濟利益,就要放棄政治權利的主張。「如果經濟城市的意思是,香港人只需悶聲發財,政治交由中央作主。年輕人會回應,這是祖父母那一輩的想法,為什麼我不能既搵錢,也享有民主、自由呢?」

馬嶽記得前幾年不斷有內地來香港收風的人士追問是否要對香港多作些經濟支持,自己總是斬釘截鐵地回答:「無用的!因為是政治矛盾。」

——節錄自八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