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將有兩個互聯網
2019年8月27日

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象徵歷時逾四十載的美蘇對峙正式結束;時隔僅30年,2019年的今天,「數碼鐵幕」逐漸築起,而「主角」則由蘇聯換為中國。美蘇冷戰是軍備競賽,中美冷戰的戰場是「貿易戰」以至最新的「科技戰」,互不相讓下,未來世界將分為互不兼容的兩大科技陣營。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致電前總統卡特,無意中透露了心事─「非常擔心中國超越美國」。他的擔憂是有理由的,在部份前沿科技領域,中國正領先美國,特朗普的對策是施重手,全面遏制中國科技崛起。

首當其衝是華為,這間中國企業已成為中美角力的磨心,「封殺令」進入90日倒數。淪為美國「眼中釘」皆因其掌握最多5G專利,技術直接動搖美國在通訊系統的主導地位。

隨着愈來愈多中國科技企業,因涉嫌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風險,而登上總統特朗普的「黑名單」﹝表一﹞;中國亦不甘示弱祭出「不可靠實體清單」作反擊,互相封殺的結果,就是將科技戰線無限延伸。

兩國互相猜忌及互相封殺下,只能閉門造車發展自己的科技,互聯網將分為兩個—— 一個屬於西方自由世界的互聯網,另一個則是屬於中國及其盟友的互聯網。

兩套網絡系統

「防火牆」在中國並非新鮮事,沒有谷歌,只有百度;沒有亞馬遜,有淘寶;沒有FB、Twitter及Instagram,但有微博、今日頭條及抖音;不用WhatsApp,慣用微信;沒有YouTube,但有優酷……「中國版」App不勝枚舉,然而這些都只是應用程式不同。

影響更深遠的是,人類即將面對兩套不能兼容的網絡基建,以衞星導航系統為例,中國已經啟用自主建設,兼且獨立運行的北斗衞星,其覆蓋範圍是全球,可全天候、全天時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實時服務。這套由中國軍方設計的系統,原意就是要減少依賴美國GPS,並已廣泛應用在中國品牌手機,包括小米及華為,後者更有近半數銷售在國外。

5G 機站是另一個網絡基建例子。基於性價比高及鋪網速度快,目前歐洲很多城市都安裝華為機站﹝圖二﹞,日後保養、維修及更新自然都靠華為,變相自成系統。

在地面,中國爭奪「5G 標準」、積極在全球鋪網、建機站,連在空中,都準備另起爐灶開發太空探索能力,2016 年率先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衞星「墨子號」,測試反間諜、反竊聽,抗衡美國網絡攻擊。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向本刊表示:「兩套網絡系統背後,實際是兩套經濟概念。」他再以5G 為例,西方自由經濟認為應該交給市場決定,相反在中國角度,網絡鋪設就等於興建高速公路,「是不是應該政府處理啊?」

開宗名義列出未來科技發展大計的「中國製造2025」,遭受美國攻擊、反制後,索性改良為「中國標準2035」再出台。

施密特:2028年將有兩個互聯網

互聯網出現,原意是打破地域界限,現在則因為政治樊籬,反過來形成一堵無形的高牆。但互聯網邊界將會如何劃分呢?

去年,Google 前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出席研討會時,率先預言「十年後世界將有兩個互聯網」,而中國互聯網絡的延伸,則是「一帶一路」沿線超過60 個國家,從中國連接到歐洲、非洲、中東和亞洲的貿易,尤其電子商務。

他指出,中國互聯網還會附帶輸出審查制度、網絡控制等服務。事實上,這種情況正在發生,畢竟中國製精準鏡頭「價廉物美」,例如海康威視就是全球龍頭企業。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監察報告便顯示,最少有38 個國家進口中國互聯網通訊設備,多間國企在「數字絲綢之路」沿線鋪設光纖,足跡遍及緬甸、尼泊爾,還有18 個國家從中國引入人臉識別系統。

除此以外,黃錦輝還補充,基於網絡保安及物聯網(IoT)時代需要,中國甚至有意另行自訂IP地址(即互聯網上每個網絡和每台主機的邏輯地址,用以屏蔽物理地址)。

反觀西方世界呢?「法國總統說什麼呢?5G 對未來社會很重要,我們不會放棄發展,也不會打壓指定公司/國家,不過網絡安全是我們首要考慮因素」,黃錦輝笑謂:「『牆頭草』視乎誰勝出再站邊。未來用戶視乎哪個互聯網提供更大價值,再決定偏向哪方。」

如果想左右逢源,或許可以預備兩套不同制式的手機、電腦……

——節錄自508期《信報財經月刊》封面專題〈科技黑名單 美國封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