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商會主席夏雅朗:特首三思 誰是老闆?
2019年8月30日

房屋牽涉眾多既得利益,尤其是地產發展商,夏雅朗透露業界已經在進行研討。 (何澤攝)
房屋牽涉眾多既得利益,尤其是地產發展商,夏雅朗透露業界已經在進行研討。 (何澤攝)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訪問當天,夏雅朗西裝筆挺,繫上藍色領帶,出發前收到太太的「溫馨提示」:「她叫我不要搭地鐵,怕我會被人攻擊,因為我穿得太似警察了。」他一笑置之,但無可否認,香港除衣服顏色以外,營商環境都愈趨政治化,近日新鴻基與國泰,便相繼因修例風波,而陷入政治漩渦當中。

非單純經濟城市

政治讓營商複雜化,夏雅朗認為是全球趨勢。「你看英國要脫歐,美國則有特朗普。打從九七回歸那刻,香港已經是一個政治城市,我們是從殖民地走過來,回歸到世界上最大的共產主義國家,那本身已經是政治轉變,所以香港變得政治化,那是再自然不過。」

夏雅朗(Aron Harilela)是香港印度裔首富夏利里拉家族第三代掌舵人。修例爭議升級為大規模示威,商界取態都不斷調整,由起初反對修例,然後選擇沉默,近期則高調支持政府。而自6月9日以來,總商會八度發聲明,在元朗發生白衣人襲擊後,更旋即要求政府「撤回」逃犯條例,成立調查委員會。

四大商會中,總商會最舉足輕重,皆因成員多屬重量級企業,現屆理事會則包括長實主席李澤鉅、會德豐主席吳宗權、滙豐銀行行政總裁王冬勝,以及目前正籠罩在「白色恐怖」陰霾下的國泰航空主席史樂山等。上月初,港澳辦深圳召開緊急會議,身為總商會主席的夏雅朗亦奉召出席,接受本刊訪問時則表示,香港從來不是單純經濟城市,所以要「愈早認清身處社會,愈快作出相應管理」。

捍衞市民?捍衞北京?

三個月前,沒人料到反送中遍地開花,中方遂斷定背後有「幕後黑手」,「外國勢力是存在的,來自美國,甚至台灣」。但話鋒一轉,夏雅朗堅信200萬人上街,很難說成全受外國勢力影響,「那太不現實了!」他指出,即使每人派1萬元,甚至10萬都非大數目,但難在收買這麼多的人心,「難道所有人都欣然接受,然後冒險上街嗎?」

他認為,示威浪潮持續,積聚的民憤已經超越修例本身:「群眾最大憂慮在於,特區政府究竟是捍衞市民,還是捍衞北京?」提出修例之初,總商會很早已經提出要增設保障,例如人權、擴大剔除罪行、提高引渡門檻,監禁刑期由2年變7年等。當時,夏雅朗還特別提醒,公眾需要時間消化,結果有目共睹,政府試圖倉卒了事,「市民自然會問香港政府究竟為誰工作?誰是老闆?」

「對於特首來說,老闆當然是中國了,因為是『一國』。」但夏雅朗同時指出:「香港人口近750萬,200萬人上街,足足是四分之一;如果200萬人上街,他們都是香港市民,但政府選擇不聽,那麼政府究竟聽誰說話?」他重申,這已非關乎法治,絕對是政治問題。

他說:「商界理解大部分抗爭者,但沒有人喜歡暴力。」持續示威亦已影響到商戶。「大企業會遭殃,中小企更遭殃,因為對於後者來說,不只生意,更是生計。」在香港,九成公司都是中小企,很多小商戶靠營業額維持,「你試試30日內,有15日無法開舖?開飯都成問題啊!」不要低估示威的威力。「航班飛不進香港,人們沒消費意欲,連出街食飯都無心情。」

樓價應該要下跌!

如何挽救呢?這位總商會主席為香港把脈,亳不猶豫指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房屋!」夏雅朗表示,引渡條例只是催化劑,社會更深層的矛盾在於貧富懸殊。自出任總商會主席以來,他一直都倡議開發「棕地」及考慮填海(維港以外),還建議可優先考慮更改工業和鄉村用地(V-Zone)。

房屋乃港人痛點,他說早應處理了!然而,政府遲遲沒出手,背後莫過於牽涉發展商,也擔憂推跌樓價,但夏雅朗認為:「樓價本來就應該跌了!」他對「小政府大市場」及「積極不干預」等思維充滿保留:「政府完全有責任,為大多數市民謀福祉,當中包括房屋及醫療等。」

不過,政府缺乏政治能量,仍然很難大刀闊斧。夏雅朗乃政治哲學博士,深諳箇中緣由,更毫不保留表示,解決方法是「政黨政治(party politics)」。雖則這個方案,他打從1997年已經向政府提出,收到回覆是「行政長官不能有政黨背景」。時至今日,他不禁反問:「回歸以來,三任特首都敗興而回,那顯然不是人的問題,是不是時候要檢討制度呢?」

——節錄自九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