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憤怒緣於政府乏回應 ——「行政吸納政治」過時 重塑夥伴關係
2019年9月9日

敵人或夥伴?這是特區政府在制定青年政策時要問的問題。身兼兒童事務委員會及平機會委員的黃梓謙認為,如果政府當青年是問題,那就真的會有青年問題。他認為,雙方應構建新的夥伴關係,吸收民間智慧來協助政府施政,為政策增添青年視角。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80後的黃梓謙近期宣布離開與「恩師」湯家驊共同創立的智庫民主思路,頓時成為了傳媒追訪的目標。訪問當日,他重申離開是為了避免將自己放落任何一個陣營,違背修補撕裂、團結大多數的從政「初心」。

建立80後人才庫

處於體制外容許他保持多重身份:任職商界,營運NGO,又獲政府委任為三個諮詢及法定組織的非官方成員。「我不是為政治而政治,用得着自己的平台都要試。」

對於吸納年輕政治人才,他批評政府沒有人才庫的觀念,政治和諮詢架構多為50後和60後主導,相當「老餅」。截至2018年,在約430個諮詢及法定組織中,35歲或以下的非官方委員只佔9.9%,即使是青年發展委員會,約一半委員都並非青年。「有時政府會臨時拉夫,搵來搵去都是那幾個人。」2017年推出「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後有改善,但仍然不夠有效率。

黃梓謙建議,政府應善用網絡渠道,發掘各行各業的「民間英雄」,並三顧草廬招攬,建立一個70後、80後的人才庫,精準針對重要範疇,例如貿發局、機管局、平機會、金發局等。他無奈道:「在香港從政很艱難,如果我無參選立法會,有些知名度,政府不會認識我。這中間流失了很多人才。」

另一吸才渠道是到海外讀書的獎學金得主,新加坡即用此法。他失望說:「即使當年拿了獎學金、讀完外交,政府也沒有找過我。」

1975年金耀基教授發表論文,分析港英政府減少政治衝突,維持社會穩定的秘訣,就是所謂「行政吸納政治」,把民間的政治力量吸納進行政機關,如行政局、立法局、諮詢架構、公務員等。

近年,特區政府也經常委任一些年輕人進入不同諮詢架構,甚至邀請加入政府成為副局長、政助。

不過,在黃梓謙眼中,這一套已過時,「政府應該當民間英雄是夥伴,而非政治花瓶。不是爭取他們認同政府,而是善用其技能。」他解釋,公務員體制容易固化,不夠與時並進,不在體制內的青少年反而具備一些公務員沒有的能力。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稱示威的年輕人「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標籤他們為「計時炸彈」、「廢青」、「暴徒」。相反,不少國家或地區都視年輕人為寶貴的社會資源,出奇招招攬。

黃梓謙在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經常接觸青少年,近期又每日看「連登」,他深有體會地說:「年輕人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怎樣去看他們。你當他們是問題,他們就覺得你有問題。你當他們是夥伴,他們也當你是夥伴。」

passion可變action

政府要思考,怎樣將年輕人的passion變成為action,activism變成volunteerism。他建議,18區的民政事務專員可以組織18個青年團隊,讓他們落手落腳參與地區建設。「點解你不召集西九龍的人去建設文化區?組織他們可幫你宣傳政策。」

他又建議港府效法美國和新加坡,加快推動施政數碼化,建立與年輕人「啱channel」的網絡溝通平台。「現在年輕人最大的憤怒是,政府缺乏回應或者回應速度太慢,把他們的需要放到最後。」

典型例子是房屋,現時公屋輪候冊中,有四成申請屬於一人非長者,但根據現行的計分制,單身人士由18歲排到45歲都未獲分配房屋。年輕人說:「原來我單身是罪!但我單身就是因為無屋住。」政府回應會盡快覓地建樓,年輕人說:「你建的多是私樓,只益發展商,我仍然排到最後。」黃梓謙認為,一個有年輕人視角的《施政報告》或一套政策論述,其實好重要。

針對學歷較低或無法向上流動的年輕人,基層出身的他,認為可從提升技能、創造有意義的工作,以及調整房屋政策著手。長遠而言,則要致力提供平等而優質的學習機會,讓基層的小朋友都可以有向上流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