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智文:政府要多聽青年聲音
2019年10月13日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民間呼聲持續三個多月,特首林鄭月娥終鬆口「動議撤回」修訂《逃犯修例》,但民怨未有降溫,年輕人抗爭反而愈演愈烈。香港元氣大傷,商界頻頻發聲,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接受本刊訪問時形容,今場政治風波實為「代溝」問題,政府班子「old school(守舊)」,需多聆聽年輕人聲音,才能修補撕裂。

撰文:梁杏怡 本刊特約記者、黃愛琴 本刊記者

事隔5年,香港再現大型社會運動,然而這場因反修例風波引發的連串抗爭行動,換來的是大規模逮捕和漫長的檢控程序。在支持者眼中,前線年輕人被視為民主、自由義士,在反對者眼中,則被標籤為「暴徒」,甚至「曱甴」。

在香港生活了40多年的盛智文表示對此情此景感痛心,他表明反對暴力,在「五大訴求」的立場上與年輕人更是南轅北轍,但他多番強調自己理解年輕人,「他們不是壞人」,也不覺得他們是「廢青」,「年輕人其實很聰明的」,問題的癥結,在於政府不了解年輕人。

社交媒體是「大台」

盛智文形容,政府已是「老一代」,「他們(政府)是好人,不是想做壞事,但只是來自不同的世代,雙方有代溝」,最直接一例就是老一輩不熟悉社交媒體,但年輕人在數碼世代長大,思維截然不同。

快將70歲的盛智文自認與年輕人有偈傾,一向「玩得」,形象開明,其「佛地魔」扮相至今仍存放在辦公室。他笑說,自己的生意面向年輕市場,深知掌握後生一輩心理的重要,這場亂局的啟發是,政府要多聆聽他們的聲音,邀請不同立場人士加入政府,不能只限於「親中者」。所謂世代之爭,他認為「全世界政府都有這問題,但只有年輕人明白年輕人。」

在號稱「無大台」的反修例運動中,抗爭者靠網絡動員傳播資訊和組織行動,社交媒體變相成為「大台」,盛智文認為,年輕人容易因為社交媒體的渲染左右情緒,包括「恐懼中共」。盛智文開始時曾公開支持修例,後來才改變立場,他在本刊專訪中解釋,此例在大部分歐美國家都有,惟承認政府解說不清楚,才引發如此大的分歧,「香港沒有準備好(Hong Kong is not ready for this)」。

如今條例由「暫緩」變「壽終正寢」,至正式宣告撤回,「現在來說,我覺得應是忘記修例,繼續向前⋯⋯我們要先有更好的社會,更好的生活」。「暴力只是一小撮人,但普羅大眾只是想要好的生活」,來自商界的盛智文這樣斷症:香港問題根源不是政治訴求,而是無屋住。

他以新加坡來做對比,91%擁有資助房屋,沒有人反政府,但在香港,只有49%的人有自己物業,很多人住在又窄又細的地方,8個人擠在300呎單位,輪候公屋又要排五六年,「如果大家都有屋住,有好生活,他們會喜歡政府、喜歡中國」;正因無恒產,年輕一代才會諸多投訴、出來遊行抗爭。

出生於德國,在加拿大長大的盛智文,19歲便來了香港,「蘭桂坊」和「海洋公園」成了他的代名詞。這些年來,這個「外國勢力」更積極拓展內地市場,並於2008年主動加入了中國籍,他說自己這些年來,見證中國的急速發展,這些改變都令他感到相當自豪,雖為加拿大人,「但我甚少返去」。

「我是中國香港人」

回歸22年,身份認同危機一直困擾香港人,盛智文也認同中港是兩個極端,內地年輕人民族主義意識很強,但香港人卻對國家不太有認同感。盛智文這樣形容自己的身份:「我就是一個有『鬼佬』樣的中國香港人」。

接觸內地已有35年,親眼見證中國翻天覆地的改變,14億人民也逐漸「富起來」,移動支付等科技令生活更先進。反觀外國的發達地區,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他舉例,自己在剛過去的夏天,去了美國和加拿大,看到很多建築物,例如商場、高鐵站和機場等地方,都出現了老化。

當眾多年輕人對前途不抱希望,一心「攬炒」,盛智文作為商人,則希望繼續借助中國市場的龐大潛力,好好發展,「香港只是很小的地方,因此要意識到中國的優勢,不要只想着對抗它,而是利用它來賺錢,去改善你的生活。」

——節錄自2019年10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