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度腦電波 「專注度」也可評分?
2019年10月30日

如今,想知道學生是否「魂」遊四海,老師可選擇看腦電波。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今年9月,《華爾街日報》發布一篇報道,題為《AI監控走進中國小學課堂,頭戴腦波儀能提高孩子成績?》,引來網民熱烈討論。片中一群身穿白色校服,戴紅領巾的小學生如常上課,唯一不同的是頭上有個猶如「金剛圈」的黑色頭環,正前方的小燈不時轉色。有學生解釋:紅色代表集中,白色代表分神。原來,這款頭環藉電極收集腦電波,配合AI分析他們上課是否專心,並即時傳送至老師的電腦。誰人發白日夢,全部無所遁形。

學校引入頭環後,有同學接受訪問時自豪地說:「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差不多全是對的!」有老師樂見學生勤奮學習,回答問題時聲音更加響亮。不過,也有網民質疑產品是否監控思想,令小朋友承受身心壓力。

BrainCo研發的智能頭環曾經於內地學校試用,引來網民熱議。現時公司有過半產品出售至中國。(受訪者提供)
BrainCo研發的智能頭環曾經於內地學校試用,引來網民熱議。現時公司有過半產品出售至中國。(受訪者提供)

腦機介面年增長12%

這套神奇頭環,背後用上名為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術,現時主要分為兩種模式:植入式與感應式。學校所用的正是感應式頭環,配合AI及腦電圖(EEG),實時分析學生腦電波,為「專注度」評分。

去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參與「香港科學節」,就親身見識過這項「黑科技」,了解如何用腦電波控制小物品,人腦怎樣和電腦連接,甚至將意識上傳內聯網;事後更念念不忘在網誌上特別介紹,說未來技術成熟後,能幫助有需要人士的生活變得方便。

近年這種技術備受科企大亨注目,「鐵甲奇俠」馬斯克、Facebook教主朱克伯格也相繼投資研究;矽谷創投教父霍夫曼更明言,「腦聯網」會是未來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活科技。市場研究公司Frost&Sullivan指出,腦機介面仍在發展初期,年均營收複合增長可達12%,未來很具發展潛力,預計2020年全球營收達15億美元。

到底這項「讀心科技」未來有何用武之地?是否如網民所言是新版「老大哥」?記者找來片中提供頭環的公司,揭開其神秘面紗。

這間公司名為BrainCo,專研感應式腦機介面,總部設於美國波士頓,於中國杭州、北京、深圳亦有分部,由華人韓璧丞創辦。他接受本刊電話專訪時提及,《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學校所用的頭環,正是其自家設計產品,但強調並非用作監控,而是訓練專注力,「沒有學校會為監控付錢,只有能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學校才會買」。

韓璧丞自2008年已開始接觸研究腦科學。 (受訪者提供)
韓璧丞自2008年已開始接觸研究腦科學。 (受訪者提供)

專注力也可評分

身為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博士的他「申冤」說,公司原先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美國國家舉重隊合作,提升他們於太空工作、運動時效率,後來才慢慢進入中美教育市場,「最早是由於有中國家長在哈佛大學看到產品而追問,才發現需求很大」。他承認,中國市場快速增長是始料不及,家長願意投入大量資源教育子女,透露現時公司逾半市場來自中國,其餘分別出售至14個國家。

「我們沒有辦法分析學生想什麼,但可以知道是否專注。」他表示,當老師發現學生回傳的腦電波「分數低」,可以嘗試說笑話或溝通,帶領他們專心上課。

至於如何訓練學生專注力?韓璧丞以一個簡單比喻說明:「好像訓練自己肌肉一樣,但學生練的是腦神經,通過精密的檢測器,實時看大腦狀態。」他指出,當專注力能化為數字,有助學生練習保持這種感覺。日子有功,若每天定時鍛煉,約30天後便能形成記憶。

現今BrainCo主要集中於教育業務,韓璧丞看好BCI未來發展潛力,認為將出現如同Google或Facebook一樣的大公司。信心十足,源於BCI產品累積龐大「腦數據」,將來有助發掘更多人腦秘密。他承認,相比植入式BCI,感應式BCI接收信號較弱,但因佩戴使用方便,容易收集數據作大型統計。

踏入萬物互聯時代,大數據收集方式日新月異,已由最初數碼足跡到腦電波。「分析到足夠數據,我們可能發現這個腦電波規律代表什麼。比如說他正處於極度興奮、或是非常煩躁。」

韓璧丞說,以往分析大腦停留於腦區理解、作用,透過BCI更能把意識與行為串連比較,有助推測和認識大腦。

隨科技進步,探測人類真實感受指日可待。記者不禁問,未來能否透過腦電波,分析出本人都不察覺的需求?「一定有可能,因為人對自己的認識,其實好複雜,但身體、大腦反應是不能欺騙的。」他透露,現時正與美國公司合作,透過技術判斷廣告、設計好壞。

家長價值觀迥異

常言道:科技中立。同一件產品的用家理念卻可能南轅北轍,韓璧丞有深切體會,「中美市場差別挺大。中國家長想提高孩子成績,向美國家長推銷時,卻要說可以令小孩relax,老師更好講課」。

「內地補習風氣很嚴重。」方先生是一位8歲小孩的爸爸,他坦言不少內地家長都是以成績衡量子女表現,壓力沉重,「很多孩子學習不好,離家出走」。他發現,其中一個問題是專注力不足,「孩子班上,差不多八成人專注力不足。」但家長往往選擇用更多時間補習,重量不重質。

「上一年級時,我兒子上課時經常坐不住,有小動作。」他認為,身處資訊發達年代,容易令人分心,兒子經常要做作業近數小時,直至十時半才可休息,作為父母感到有心無力。

方先生現在主力引導及教授家長使用頭環,當地人多數稱呼他為企鵝老師。(受訪者提供)
方先生現在主力引導及教授家長使用頭環,當地人多數稱呼他為企鵝老師。(受訪者提供)

去年,他於一場推廣活動看到BrainCo賦思頭環,買來一試。「使用過程中,我能看到孩子腦電波的報告,感覺比較科學。」相比以前,當他留意到小孩分心,便可稍作提醒,不需「估估下」。初初使用頭環,兒子亦因不舒服、感覺受監控而想放棄,方先生唯有耐心引導,日子有功,他發現兒子變得集中,成績有明顯進步。

現時,他開始向其他家長推薦頭環,協助小孩提升專注力。雖有科技協助,但他寄望父母要懂得走進孩子內心,才可對準問題,「打個比方,孩子像樹,如果樹葉子變黃,你不從根部着手,而是摘下枯葉,也不會長出新葉子」。

——節錄自十一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