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立:學校避談政治不實際
2019年12月10日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戴希立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早於八十年代出任中學校長,及後成為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千禧年與梁錦松、程介明組成「教改三頭馬車」,為回歸後的教育制度出謀獻策。近年,他雖然退出前線工作,仍念念不忘表達建議,又於2016年加入智庫「教育2.1」,撰文檢討教育改革,如今是教育大學校長特別顧問。

今年夏天,通識科再次成為箭靶,建制派、內地官媒多次點名抨擊,認為通識科對年輕人上街示威難辭其咎。前特首董建華也承認,於任內推行通識科是失敗,導致今天年輕人問題,形容「自己也睇漏了眼」。雖然有當年主事者轉軚,戴希立接受本刊專訪時堅持「不割席」,認為通識科仍有價值,不應該輕言取消,「如果你認為真的失敗,應該是做返好佢」。

走入網絡時代,戴希立自嘲「自己一輩人已經追不上新一代科技」,驚嘆連登、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威力,認為上網比學校更能影響青少年價值觀。他舉例說:「就算一名學生好勤力讀通識,一星期溫習兩小時已經算多;但他們每天看手機、社交媒體又何止兩小時?為何通識的影響會比手機大?」

去年,香港兒科醫學會及基金一項調查發現,逾九成受訪的中小學生使用社交媒體,每日用九小時以上的人更超出三成。同年浸會大學另一調查指出,超過三成受訪學生透過社交媒體接收新聞資訊,但逾一半人不知道社交媒體利用演算法,為用戶篩選新聞。

跳出同溫層

「網絡以前是幫人connect,現在是disconnect。」近年,各地開始關注媒體同溫層、假新聞的影響,戴希立指出鄰近地區如新加坡、台灣亦有留意類似問題,但香港甚少討論,「通識是否都要解決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的問題呢?」

他直言,現時年輕人甚少閱報,主要看手機,面對排山倒海的資訊,更需要訓練Fact check技能,否則容易身處同溫層的漩渦中,「如果不透過通識,可以用什麼科處理?德育科,靠上堂測驗?中史科也不會解決社交媒體問題。現在有通識,視乎你如何利用」。

戴希立表示,當年開設通識科,原意是推行「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希望學生多接觸最新時事,捲入政治漩渦是始料不及。數年前有議員提出通識應該去政治化,他認為如今學校避談政治是不切實際,反而應該讓學生開放討論,惟強調學校不應變成政治鬥爭、表達訴求的地方,「如果想對一些問題表達意見,可以在堂上、課外活動討論。但如果自行組人鏈、叫口號,是另類不合理,因為有些同學未必喜歡聽,不論他是什麼立場」。

「我不知建制派如何看,如果他們以為不教通識,或是做多點惠港措施,便可以止暴制亂,我睇都幾難。」戴希立笑了笑,指身處複雜的香港,終歸「心病還需心藥醫」,其中一種心藥便是教育,「是否教多點中史、國情便可以?其實不能。通識有很多不同方法去教導普世價值,不過需要與時俱進」。

面對通識科眾多批評,他同意現實與初心的確「有點距離」,箇中問題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解決。對此,他提出兩大改善通識科的方法:

改善通識兩大方法

一、 建立知識理論(TOK)。TOK主要學習基礎知識及分析證據,亦是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的主要核心元素之一,「你需要有知識理論架構去backup,這高級很多,需要去教」。

經常有人批評通識科缺乏基礎知識,學生分析時流於表面及「吹水」,戴希立認為通識科與IB其中一個差別便是TOK。他嘗試以一個簡單比喻說明:兩者的區別就好像分別用「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概念討論同一議題,「可持續發展才是框架,它包括環保、社會、經濟,有更多空間討論」。

他續指:「兩種方式訓練出來的人並不同,如果單以支持環保作為理由,因此說什麼都不做得,表面上好似言之成理,事實上好狹窄」。

與此同時,他提及TOK也非常重視閱讀原著,研究最基本及重要的知識,比如看馬克思《共產黨宣言》、《可蘭經》中的重要章節,然後做功課研究,「不只是羅列各種論點、正反例子,還需要fact check,瞭解背後知識的框架」。

資深通識科老師許承恩同意加強基礎教育,統一定義,「比如教全球化,你應該用聯合國、香港NGO還是某位學者的定義?」他又以教授《基本法》為例,「沒有理由當成公務員考試,通識科應該只列出最重要幾條去修讀」。

二、提升老師素質。有見坊間頻頻就通識科的課程、評估方式爭論,戴希立強調,關鍵在於「Who」--老師,「課程、教學方法都是由人決定,因此人的素質很重要。」他認為,通識科包含六大單元,涉及大量知識及內容,若然單靠老師搜集客觀、豐富的資料非常困難,現時出版商教科書亦不完善。

因此,他認為政府應該「主動出擊」,一則自行準備教材,或是與大學、專家合作,「以前不理,現在不准提,問題得不到解決。教育署應該有一隊人支援,令老師教材準確、有說服力,如果你都不做,不能完全怪他們」。談及坊間指責通識老師散佈個人政治立場,他認為只是少數例子,大多數人可能因為工作繁忙、能力不足而出錯,並非故意。

——節錄自十二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