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本質非懶惰 關鍵在資訊
2019年12月20日

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三位經濟學家:Abhijit Banerjee、 Esther Duflo 和Michael Kremer奪得,以表揚他們對發展經濟學研究的貢獻。當中又以前兩者合著的《窮人的經濟學》最有代表性。他們發現即使是同樣面對貧窮的地區,由於社會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和經濟情況的不同,同一種措施未必能發揮相同作用。

Banerjee與Duflo成立了一個名為貧窮行動實驗室(J-PAL)的組織,廣招人手在世界各地進行實驗。在這個驗證的旅程中, Banerjee與Duflo亦發現過往兩派發展經濟學家有關解決貧窮的爭論:一方認為應直接對貧窮者直接資助,令其擺脫「貧困陷阱」;另一方則認為應透過改善制度本身,令其擁有自食其力的希望,兩者皆無對錯之分──只因每個地區皆有其獨特背景不能一概而論,反而最重要的卻是要避免錯誤解讀窮人的生活邏輯。

「小確幸」是人性

舉例說,Banerjee與Duflo發現有不少窮人寧願減少工作也不願提升收入去購買食物,又即使在增加收入後,並不是購買能飽肚的食物去改善自己健康,反而是走去買一些好吃卻相對營養較差的食物。一般人知道這種情況後往往就會妄下判斷指窮人好吃懶做、不求上進,卻不明白渴求生活的一點「小確幸」本來就是人性。

我們在收入增加的情況下,何嘗不會偶爾購買奢侈品獎勵一下自己?其實這對窮人也是一樣,他們認為只為增加營養而工作實在太辛苦了,所以寧願吃少一餐換來多點休息。Banerjee與Duflo在著作中不停提醒世人,窮人的思維模式其實和一般人並無分別,只是由於惡劣環境的局限、難以取得正確資訊、習非成是的傳統和腐敗制度等原因,才令他們看似作出非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