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委鐵票僅過半 北京不安心
2020年1月6日

踏入2020年,香港時來可會運轉?對於這問題,大抵香港人都覺得不好說,在情感上固然希望香港可以丕極泰來,但從北京過去多月來傳遞的訊息,大家意會到未來的一年北京只怕會對香港的控制愈收愈緊。新的一年會是如何,沒多少人敢樂觀。

撰文:韓飛 時事評論員

「估領袖」遊戲再吹奏

近月,「估領袖」遊戲再吹奏起來,就下任特首人選先後出了什麼六人名單、九人名單,甚至有最後三強或領先二強等等,傳者言之鑿鑿、聽者半信半疑,已成了近日政圈中人每天茶餘飯後的一道風景線。

至於榜上有名者,其實都離不開過去多年來活躍於政圈而又被視作有力問鼎特首的人物,只是行情隨事態發展有漲有降而已。但說到最後兩強,熱門名字離不開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與金管局前行政總裁陳德霖,大概二人沒有背負現任政府施政失責的包袱,縱是政治舊面孔,仍可讓人有點重新出發的錯覺。

可是,經過了11月28日的區議會選舉,建制派一舉崩盤,社會對政治現狀不滿之聲甚為響亮。而北京也不得不面對新的政治格局。不論是短期內還是待至2022年才換特首,無論如何也不得不審視新的選委會情況。

現時117名建制區議員選委中,只得15人成功連任、保住選委位置,其餘的102名選委須在補選特首前再經新一任區議員投票產生。可以預見北京可掌控的選票由林鄭那777票減至675票(如果2022年才換的話,區議會117選委更是將全數由非建制取得),政治安全系數大減。一般預料,北京倘若要臨陣撤換特首時,若並非極端如前任特首所說以「協商」產生的話,相信北京也只許一名建制候選人競逐特首之位,過去兩屆選舉兩名建制較勁的局面不會再出現。

只是,600多票的安全系數預料難讓北京安心;若要有更高的安全系數的話,最實際辦法便得在建制當中找一個能與各方溝通的人物。何況,要換特首換一個新局面,便要換得有意義;否則較777票還要低票當選,特首繼續成為政治箭靶,香港難有喘定空間。

北京最終會否讓林鄭成為首位一任未滿便要下台的特首,不得而知,政治風向轉不停,最新的版本又說因着安全系數考慮,還是讓林鄭留下來至任滿為止。但無論如何,北京必須嚴正思考的是,為何回歸22年來,均未能有一位特首能夠任滿十年,而且每一位特首,不管開局如何良好、民望怎高,離任之時均是焦頭爛額。

香港與澳門情況始終有着天淵之別,澳門可以匆匆為《基本法》23條立法,不等於香港也可倒模過來,反之香港能做到的澳門也未必然。可以預料,北京在「一國」這底線上會繼續強硬,沒半點討價還價的空間,但如果連其他方面都沒商量餘地的話,凡事只講敵我矛盾、只講鬥爭的話,香港問題難解,即使換了特首也難有新的局面,惡性循環下北京日後更難找到有能力之士來掌管香港。

節錄自1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