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難分割 藉消費投票
2020年2月4日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黃色經濟圈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輿論戰!有官員批評「以顏色區分經濟是畫地為牢」,並非香港經濟模式。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黃偉豪指出,政治立場影響經濟選擇並非新事,香港早已出現藍色(親建制)或紅色(親北京)經濟圈。

「消費購物是小事,萬一遭藍圈杯葛影響更大,可能會失去工作,甚至有傳聞中資不請年輕人。」過去因政治立場而打壓他人或公司的例子時有發生〔圖一〕,去年國泰航空多位員工便因表態支持反修例運動遭解僱,惹起「白色恐怖」疑雲。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梁天卓撰文提及,政治與經濟、體育的關係一直千絲萬縷,例如NBA火箭隊經理因支持香港社運受杯葛,YouTuber「波特王」因在影片中提及台灣「總統」一詞,內地合作單位立即要求解約;所謂「政治歸政治,XX歸XX」,實際只是口號。

黃圈為何出現?

「黃圈能夠興起,是回應對紅藍圈的恐懼。」黃、藍絲之說始於2014年雨傘運動,短短五年卻由虛無縹緲的意識形態對立,變成埋身肉搏消費戰,黃偉豪認為促使建立黃色經濟圈有三大原因。

第一,民意基礎大增。去年的反修例運動激起前所未有民憤,加上示威者堅持「不割席」,就算主要幹道、隧道因連日堵路而交通大亂,緊接其後的區議會選舉,民主派仍大勝奪得近九成議席,有助鼓勵店舖表態,「成為社會主流後,構思經濟圈變得更可行」。

第二,預料抗爭會持續。「建立黃圈要討論很久,如果整場運動太分化,未傾完可能已結束。」相比歷時79天的雨傘運動,修例風波至今超過半年仍未平息,「今次社會氣氛覺得不會完結,否則政府一早選擇妥協了。」這想法促使支持者加緊自建經濟圈,避免政府、公司秋後算賬。

民意轉變 價值觀亦變

第三,過於依賴的後遺症浮現。過去香港市場偏向單一,紅藍經濟圈掌控不少大集團、企業,怎料運動中發現過於依賴的問題,例如港鐵能隨時關站、提早收車,強迫他們尋求其他選擇,「人有惰性,但迫不得已下激發動機。」以地鐵停駛為例,有人選擇坐巴士或共享單車代步,慢慢習以為常。

黃偉豪稱,經過今次社運不單是民意轉變,更是價值觀劇變,對政府失去信心。

去年日韓關係交惡,有南韓超市標明不會出售日貨。(法新社圖片)
去年日韓關係交惡,有南韓超市標明不會出售日貨。(法新社圖片)

抵制運動可成功?

「政府似乎擔心,反送中正演變成全民參與的政治抗爭運動,他們想平息時更加困難。」政府三番四次批評黃色經濟圈,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鄒崇銘卻指出,香港並沒有限制產品進口,或者設立市場關卡,純屬消費者喜好,與限制自由市場風馬牛不相及。

他又分析,今次運動後民眾對中資態度有較明顯的轉變,黃圈理念類似當年抵制日貨的消費者運動。

2009年,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於《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發表「五四抵制日貨運動的是是非非」,指出參加者同樣對政府失去信心,希望用自身力量反抗,抵制便是唯一法寶。

除了中國,各地涉及政治的消費者運動屢見不鮮,19世紀印度曾經出現抵制與不合作運動,包括罷工、不買英國貨、不交稅等等,從經濟打擊英國殖民地統治。去年日本因管制對韓半導體材料出口,南韓人大規模抵制汽車、服飾等日貨,其中啤酒銷售額更一度下降至零。

政治抵制 曇花一現

「政治或意識形態因素只能短期有效。經濟基本因素,特別是供應鍵的配套才是長期關鍵。」鄒崇銘認為,當政治浪潮過去,大眾或會遺忘,單靠抵制商品很難延續抗爭;但若能轉化為消費者運動,例如公平貿易,效果超乎想像,「消費者運動是有潛力成功,但問題在於是否有足夠配套持續營運,最後都是business model問題」。

黃偉豪教授亦認為,黃色經濟圈應爭取更高的道德高位,才能抗衡紅藍經濟圈,而並非黃藍政見之爭,增加對立,「不想重回雨傘運動,好似正邪大決戰,因為雙方都覺得自己是正義;而是希望取代一些不公平、不理想的經濟制度。」他說,於紅藍經濟圈下,不少企業優勢是政治壟斷下出現的經濟壟斷,不代表有效率,一旦身處真正的自由市場,通常缺乏競爭力。

——節錄自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