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海鮮將拯救海洋
2020年4月9日

有期刊對全球捕魚量進行調研,發現全球捕漁量最高的一年為1996年,當時的漁獲為1.3億噸,但之後逐年下跌,每年減少約120萬噸,較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調查估算每年下跌40萬噸,下跌速度增加兩倍。研究又指,造成漁獲急速下跌的原因,是全球每年幾乎有一個漁場被捕撈乾淨,致當地的海產無法復原。

撰文:王扇芹

另一方面,FAO預測到2030年,全球魚類消費將再增加20%,刺激水產養殖行業快速發展。據2016年的統計顯示,53%的漁獲已由水產養殖業供應。然而,水產養殖也非永續農業,因為養魚的飼料,通常使用捕撈來的野生沙丁魚和鳳尾魚等魚種製成,並可能造成污染,亦影響海洋資源。

有學者指出,全球使用2000萬噸鯖魚、沙丁魚和鳳尾魚養魚,而非直接食用,也浪費食物。

面對過度捕撈導致全球漁獲量下跌,以及水產養殖也影響海洋生態的問題,有科學家則從「人造肉」中獲取靈感,嘗試在實驗室中培養「人造海鮮」。美國一家新創公司BlueNalu,則公開了多種以人造鰤魚(yellowtail)肉為食材的餸菜。

公司先在鰤魚身上取出肌肉樣本,從中分離幹細胞,再放入生物反應器中進行快速培殖。培養大量幹細胞並經刺激而轉化成肌肉細胞後,再用3D列印方式建構成魚肉肌理結構,從而能夠在實驗室中生產出肉製品。

適用各種料理方式

對比一些製造人造肉的創新公司,無法在高溫下烹調,BlueNalu的人造鰤魚肉則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料理方式,能直接高溫烹煮、蒸煮甚至是油炸,甚至浸泡在醬料之中,也不損壞肉質,在實際應用上或有更大的潛力。

雖然這種方法能夠在實驗室中「複製」出魚肉,不過在量產及成本上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處理。創辦人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在更有成本效益的情況下將人造肉培養出來,也同時研究培殖其他魚類。公司近期更獲得2000萬元的A輪融資,並希望其產品可以在兩至三年內正式投入市場。若這類公司能夠迅速發展,甚至可以研製出多種人造魚肉,推出「人造海鮮大餐」,或許對保護海洋,維持海洋物種多樣性有重要幫助。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4月號《疫市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