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人」有益心神
2020年4月17日

撰文:蕭雪樺 資深傳媒人

神婆「受人錢財,替人消災」,付出的氣力可視為正能量。不是嗎?經她用鞋底大力往墊高在幾塊磚頭上的紙製小人撻打,且唸唸有詞「打你個死人頭,打到你⋯⋯」,光顧者心裏的鬱結、憤懣、怨悔、惱恨之氣,可能得到渲洩。至於被咒詛的「小人」日後會不會「有氣無地(粵音讀作deng6)透(tau2)」,是雙方都不會太較真的。

「打小人」因此有心理治療作用。難怪,美國《時代》周刊2009年4月23日把鵝頸橋「打小人」(Beating the Petty Person)列為The Best of Asia 2009(2009亞洲最佳(事物))之一,認為best for the soul(有益心神)。

大禹治水,重在洩。於是有人以此道疏洩內心抑壓,讓人揮棒揮錘大肆破壞,西方為此有rage room, smash room, anger room,香港有仿設,稱作「發洩屋」之類。花幾百元,就可以戴上各種防護裝置,狂砸瓶瓶罐罐,以至電視機、電櫃等。重慶一家高校曾別出心裁,為了給學生減壓,組織二千餘名學生到當地的著名風景區仙女山草原展開「西瓜大戰」,讓兩方學生互扔西瓜瓤,不到一小時,砸掉一噸多西瓜。內地大城市已有不少供人砸物發洩的店舖在發掘新商機。情緒確關乎經濟,英國作家Dan Hill為此寫了一本書叫Emotionomics(《情緒經濟學》)。

可是,渲洩是不是真有減壓功效?英國心理學家Richard Wiseman在Think a Little, Change a Lot(中文譯本為《一本正經又怪誕的行為心理學》)一書中,介紹了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的一個實驗,那裏的心理學家安排了六百名學生寫作論文,然後由安排好的評卷人故意在評語中無理羞辱,以激怒學生。心理學家然後讓一組學生去打沙包洩憤;另一組學生則被安排到安靜的房間去靜坐兩分鐘。學生接着要回答問卷,以衡量心中的憤怒、不安、沮喪情緒。最後,學生每兩個一組玩遊戲,勝利者可以對着失敗者大喊大叫,而喊叫的聲量、次數由電腦記錄下來。結果顯示,那些打過沙包發洩的學生,在玩遊戲中吼叫得更久、聲浪更高。結論是:發洩憤怒無異於火上加油。

緩解情緒可找點樂子

該書認為,要緩解情緒,較好的方法是找點樂子,看齣有趣的電影,與良朋共聚,和小狗玩玩,做做運動,參加一些藝術活動,目的都是分散注意力,而不必與心理治療師或朋友長談。

邁阿密大學的心理學家另一個實驗發現:花幾分鐘總結一下痛苦經歷換來的好處,能更好地消除內心的憤怒和不安。相對於靠大肆破壞來洩情緒,「打小人」溫和得多,不會激化情緒,至於會不會強化、深化仇恨則是別一個問題。

「打小人」往輕處說,是一種民俗。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有個《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包括480個細項,其中的「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有多達292項,有各種各樣的神誕,包括「驚蟄祭白虎」。解說為:「每年『驚蟄』當日,儀式參與者在路邊、分岔路口旁、天橋底或廟宇內等地進行『祭白虎』儀式,以驅除惡運,並為自身或家人祈福。有些地方稱該儀式為『打小人』。」

可議的是,「打小人」主要針對自己心目中的「小人」。例如世界盃時,香港的英格蘭擁躉會把英格蘭的對手當作「小人」打。這最終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意義與祈福不同。「打小人」其實「年終無休」,不限於「驚蟄」當天。走過鵝頸橋可見,神婆天天都開檔。

從日前所見,鵝頸橋的「打小人」檔口已從以前簡陋的小地攤蓋搭成土地廟模樣,擺出諸路菩薩神像、貼上接受內外傳媒採訪的報道、名人合照等。還有旗幡招牌,上面除了標明「香港政府發牌」,還有自報家門為香港某著名玄學師傅入室弟子、廣西某茅山師傅嫡傳弟子等。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4月號《疫市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