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醫管局高層黃譚智媛:中醫要自強
2020年6月11日

香港一直以國際都會自居,融合各地文化,偏偏中西醫結合之路荊棘滿途,猶如河水不犯井水。前醫管局高層黃譚智媛在港推廣中西結合治療多年,她直言,除了要改變香港醫療制度,中醫也要自強不息,才能與西醫對話!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2003年沙士襲港,死亡率遠超新冠肺炎,加上沒有任何解藥及疫苗,西醫束手無策,有患者家屬主動要求中醫治療。當時黃譚智媛已經晉升為醫管局高層,急急開會商討病人要求,初時西醫堅持拒絕中醫介入治療,質疑「醫死了邊個負責?中醫定西醫?」最終考慮到不能剝奪病人選擇權,她才獲開綠燈邀請廣東省中醫藥臨床專家來港,引入中西結合治療方法,從而改善純西醫治療的骨枯後遺症。

近年不少人提出香港應該「再工業化」,黃譚智媛認為藥廠用地少,只要政府肯出錢,建立中藥港並非天方夜譚。(黃俊耀攝)
近年不少人提出香港應該「再工業化」,黃譚智媛認為藥廠用地少,只要政府肯出錢,建立中藥港並非天方夜譚。(黃俊耀攝)

兩大原因中醫難介入

沙士過後,她着手在醫管局推行中西醫結合政策,研究治療不同病症如中風、腦手術;退休後,繼續從「醫、教、研」入手,希望推廣中西醫結合。可惜的是,十七年後香港再次遇上新冠肺炎,中醫介入的機會非但未見提升,相比當年更似是倒退。她坦言離開醫管局後,有關中西結合治療的研究計劃愈來愈少。

痛定思痛,黃譚智媛歸納出兩大原因:一、本地中西醫之間欠缺共通語言。「當年為何我可以推動中西醫結合,別人做不到?最大分別是,我本身做西醫,有研究成績,亦學習中醫。現在他們發表去New England(即《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文章,我30歲時都有出過,所以年輕一輩都要信服我,很多中醫卻做不到。」

「我第一日開始教學生時已說,如果你想與西醫平起平坐,一定要有vision,提升自己。」黃譚智媛身兼香港中西結合醫學會榮譽會長,數年前已開始利用人脈,邀請西醫教授中醫專科知識。她明言,雖然過程絕不輕鬆,但學成後將比純中醫或純西醫地位更高。

除了中學西,黃譚智媛亦建議西學中,否則兩者互不理解對方醫理,根本沒有辦法合作研究,「中醫在大陸被人攻擊,香港又被人攻擊,為何呢?因為那時缺乏科研,因此中醫被指責是偽科學。」

二、中醫缺乏制度化。香港亞太研究所調查發現,近二十年市民認同中醫醫療有效的比例不斷上升,當中以「一般疾病」較為明顯〔見表〕,但自從2000年後,中醫的求診人數一直浮浮沉沉,未見同步升幅〔見圖〕,有分析指是由於中醫並未納入公營醫療系統。

相比之下,大陸政府推動中西結合治療多年,黃譚智媛認為制度更加成熟。她舉例說:「中山大學是西醫院,但有一間病房提供予中醫。如果有癌症末期病人,覺得好辛苦,不想再化療,想轉看中醫,可以直接去中醫病房。」

她形容,沙士期間引入中醫治療是集合「天時地利人和」,機會難得。「今次新冠疫情西醫覺得沒有問題,自己都醫到,就不需要中醫。」她指出,如果未來香港的中醫要走入制度內,首先要容許中醫本科生、老師一同入西醫院巡症,而非只有門診診症,或者單靠短期到大陸醫院實習,這樣才能建立中西合作關係。

西學研中藥 助走出國門

最近香港中醫發展傳來好消息。全港首間中醫院預計於2024年年底分階段投入服務,首先推出門診服務,之後更可提供住院服務。不過,黃譚智媛認為,中醫院欠缺急症室,將影響中醫研究,「比如試藥,西醫當然先做自己的研究。叫救護車入住西醫院,病人就不會再轉中醫院。」

雖然如此,黃譚智媛認為本地中醫仍有另一條出路--研發中藥。新冠肺炎爆發後,大陸推出多種治療中藥,稱為「三藥三方」,比如「清肺排毒湯」、「連花清瘟膠囊」及「藿香正氣散」,聲稱治療效果顯著,惟不受西方認可。

若要跳出「賣花讚花香」的困局,少不免要套入西醫西藥的研究方法。黃譚智媛明言,香港具有獨特優勢,除了國際醫學地位高,東西方均認可其研究成果,有助帶領中藥走出國門。

她建議,本地大學應與內地合作,成立香港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善用自身優勢,研究不同藥方療效,「現時香港大約有200至300間細藥廠,如果政府願意資助,做回中藥前期、臨床研究,每間找到一隻成功的藥,單單是賣去東南亞,香港已經好掂啦!」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