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強:教育並非培育小大人
2020年8月20日

 

即將退休的鄧校長對教育界未來樂觀,相信努力付出必有改變。(何澤攝)
即將退休的鄧校長對教育界未來樂觀,相信努力付出必有改變。(何澤攝)

「無掩雞籠」、「中毒至深」、「藏污納垢」⋯⋯近日,教育界遭到港府以至內地官媒連珠發炮,業界彌漫着一股高壓氣場。今年7月,本刊專訪擔任校長26年、即將退休的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細談「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的校園新常態,他再三寄語教育官員、同工毋忘當年「教改」初衷。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模糊帶來憂慮

「不明確環境之中,大家會感到憂慮。」前線老師的擔心,鄧振強深表理解,皆因「港區國安法」如何於學校執行、落實,他都不太清楚,「包括校長在內,都有好多疑問。」

雖則官方頻頻表態,新法例只會影響極少數違法犯罪人士,不久後卻出現公共圖書館「禁書」爭議,「第一個感覺是,不是完全沒影響。」鄧振強說,國安法作為新事物,未知執法部門如何演繹、法庭如何判決,「對教育範疇的影響,教育局都可能未必全盤掌握」。

他隨即翻開條文第九條(見表):「宣傳、指導、監督、管理⋯⋯,條文沒有解釋定義,教育局落實時需要釐清字眼,它們代表什麼?如何去體現?」他希望局方能與學校專業討論,釋除各方疑慮,「千萬不要未商討、交流,已出硬性文件及指引」。

談及另一項教師憂慮,在於投訴機制不透明。鄧振強透露,自去年中開始,只要投訴涉及社會事件,多數由教育局主導調查,而非按原有的校本處理機制,校長只能協助調查、提供資料,猶如「夾於老師與教育局之間」。

兩者有何分別?他解釋,校本投訴機制清晰,學校可以自行結案;但教育局處理時的準則、程序,均沒有公開,甚至連學校不處理的匿名投訴,亦會接手調查。「香港講求rule base,事事都想透明,知道判斷標準;但現在不太清楚,老師要好小心,因為沒有文件。」他強調,資訊透明、規則清晰是香港重要基石,希望政府跟隨機制,列出投訴成立與否的標準及案例,「不透明就有不確定性」。

教育局回覆本刊指出,由去年6月至今年6月,接獲222宗關於教師在社會事件中,涉嫌專業失當的投訴,大多涉及發表仇恨、詛咒等不恰當的言論;當中已調查180宗,約六成半個案成立。到7月中,教育局已譴責17名教師,書面警告9名教師,若再有失德行為,會考慮按《教育條例》,取消教師註冊。

至於處理投訴的內部專責小組成員、運作程序等,發言人並未正面回應,只提及由局方首長級人員組成,審視教師註冊資格,並建議應採取的行動;就每宗教師失德投訴,局方表示會考慮個案的背景、事件本身、對學生及整個教育界的影響等等,「換言之,每一宗個案都是經過全面而充分的考慮才作出裁決」。

回歸教改初衷

眼見教育界捲入政治風眼,新常態下學校如何自處?鄧振強認為,不論是教育同工,抑或政府官員,應該先重溫當年教改初心。他急不及待打開教統會網站內,二十年前那份洋洋百多頁的教育改革建議文件,當中提及21世紀教育目標是:

「讓每個人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具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

鄧振強投身教育38年,憶及八十年代學校以成績為重,「比較簡單」,課外活動也不多;不過社會變化多端、愈來愈複雜,填鴨式教育遂漸過時。為了鼓勵學生思考與探索,經過多年廣泛討論,才得出大眾認可的改革方向,「我有少少擔憂,新形態下大家都忘記了」。

他指出,過去二十年所有課程、措施變革,都以這項目標為本,例如通識科出現、中學引入社團選舉,老師由單向傳遞知識,變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云云。「其實老師自製校本課程,都是一種敢於創新,未來會否少做了?」種種改革,正是今天校園保持自由、開放、活潑的原因。

他呼籲不要低估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去年《基本法》30周年,校內有次通識辯論,題目為《基本法》是否成功落實?結果由反方勝出。學生提出兩個觀點,一是未落實雙普選,二是未按憲制責任立23條。」結論是,只要開放討論,學生絕對有系統思維,能夠理性分析。

「現階段感到監督與管理的味道是重的。」鄧振強冀望,現時的氛圍只是過渡期,若然港區「國安法」真的築起安全網,教育界依然能實現昔日改革目標,兩者並無衝突。

回顧教改歷史,他認為的確培養出「樂善勇敢」的學生,除了學術成績名列國際前沿,「好多人批評學生守法意識不足,但2019年6月之前,青少年犯罪率一直減少,是培育到一班守法青年(見圖)」。

教育「被政治化」?

總結近一年的反修例運動,被捕者約四成是學生。上月,特首林鄭月娥在教育論壇則表示,年輕一代的問題,可能源於教育「被政治化」,「有反中央、反政府的勢力,通過不同途徑滲透校園」。

學校需要為學生關心政治負責嗎?「未有研究而下結論,不是教育界的做法。」鄧振強記得,去年9月特首回應民間訴求時,提出四大行動,包括邀請專家和學者,獨立研究、檢討社會的「深層次問題」。他希望政府信守承諾,論證出社會事件與教育的關係,否則說法並不穩妥。

去年11月,鄧振強曾統籌校長團,進入理大校園勸說未成年學生離開。(路透圖片)
去年11月,鄧振強曾統籌校長團,進入理大校園勸說未成年學生離開。(路透圖片)

「近年政治事件增加,學生作為社會一份子,多關心政治,甚至有參與都是事實。」鄧振強重申,學校是政治中立之地,不容其他政治勢力干預,但如果莘莘學子為政治事件感到困惑,學校有責任聆聽與討論,而非視若無睹,「整個教育的目標是希望學生有個性發展,鼓勵思考!」

「若想培養開放思維,但好多事唔講得、唔諗得,那是什麼人?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如果你要十多歲的小朋友有這個思維,咪變成了小大人?事事都好世故、識計算,這個不是教育目標。」

——節錄自8月《信報財經月刊》特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