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經濟「不離地」香港可成航天服務中心
2021年5月7日

 

李嘉樂成立OASA,目標就是推動香港成為航天中心。 (黃俊耀攝)
李嘉樂成立OASA,目標就是推動香港成為航天中心。 (黃俊耀攝)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包船划算過賣廣告

「沒料到700萬人中,竟然有10人報名吧?」美麗華旅遊總經理李振庭說:「香港人很願意接受新事物。」大約十年前,該社已經拿下美國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的太空旅遊分銷代理。

隨着火箭升空成本降低,瑞銀估計,到2030年,太空旅遊規模可望達234億。目前,首批乘客正在「待機」,李振庭預測第二批,很大機會是商務客,例如運動品牌。

「電視廣告動輒都成千萬,包架六人座位的太空船,也是1200萬,話題性更高吧!」他透露,此前曾經接洽過相關客戶。

事實上,太空旅遊只是芸芸太空經濟中的一部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許多太空技術。」李嘉樂這樣說,無非想帶出「太空經濟很廣泛,而且並非很遙遠」。

李嘉樂是位商學院教授,專門教授創新及創業等研究院課程。近年,他與志同道合人士,全情投入在「創星滙」(OASA),一個太空初創孵化器,積極普及太空知識。

太空經濟可以有幾「貼地」?李嘉樂用地產為例,「有沒有想像過如果今天都是智慧建築(Smart Building),每棟樓都裝上感應器(Sensor),用衞星長期偵測物料溫度及滲水位,社區會有何不同?」

曾任市建局非執董,他可以告訴大家,舊樓改建將事半功倍。「過去十年,市建局改建多少舊樓?不多於150;全港超過50年樓齡的舊樓呢?接近6000棟。」他續道:「深圳已經試驗智慧建築。」

缺乏衞星科普教育

他又用財經舉例。「最近全球熱炒SPAC(空白支票公司)相信都聽過,知道他們最常投資哪類公司嗎?就是太空公司。」自從2014年中國開放民營航天,李嘉樂表示,目前國內相關初創,起碼都有過百間。

「但這些公司要上市的話,他們會選擇香港,還是上海呢?」他悲觀認為目前恐怕是後者,並且對方很大機會問:「香港人懂太空技術嗎?」

從衞星認知可見教育的不足。「許多國家會教學生砌CubeSat(立方衞星),就是10cm X 10cm X 10cm,即使是尼泊爾、柬埔寨及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中學生都會砌,美國更是小學已經會教。」

許多國家認識太空,是從國防軍事開始,新加坡是例子,因為要當兵;窮困國家則獲聯合國資助,透過衞星扶貧,所以國民會有概念,反觀香港兩樣都不是。

不認識太空,遑論發掘商機?——「香港人首要改變思維。」李嘉樂表示,香港要當「航天中心」,其實都並非天方夜譚,關鍵是「懂得發揮自身優勢」。記者綜合不同專家意見,歸納出天時、地利及人和三大先天有利因素。

首先是天時,新冠疫情是契機。李嘉樂表示,過去一年,美國百業蕭條,唯獨太空業一枝獨秀,「因太空不受地面影響」,香港不遑多讓。

中大酒店管理學院教授尹振英就發現,「太空旅遊」發展步伐正在加速。「Covid-19導致全球停擺,旅遊業界都開始跳出框框。」她說:「那是5年前不會發生的!」

尹振英指出,在疫情籠罩下,業界已經大量應用機械人,相信市場很快會接受太空旅遊,尤其香港,「本地旅行社已經買到太空旅遊套票,那是先天優勢」。

其次是地利。李嘉樂指出,對於香港來說,太空最有價值,是衞星數據,當中存在網絡安全商機,「香港資訊自由流通,涉足航天也順理成章」;

此外,近年中國航天基地有南移趨勢,海南島建發射場、南沙作航天產業基地,深圳則充滿初創,香港亦可發揮融資角色。

兩大高校開設課程

最後是人和。香港是區域教育樞紐,為迎接太空經濟此一趨勢,院校都於課程上作出呼應。

首先,港大即將開授全港首個跨領域「太空科學碩士課程」,負責課程的潘振聲博士介紹,內容將涵蓋熱門主題,例如用遙感(remote sensing)技術看地球資源數據。

另外,尹振英透露,中大也在籌備「太空旅遊」課程,準備今年9月開學,供本科生選修。「將來有機會形成新就業,例如太空船駕駛員、太空導賞員等,但無論任何崗位,認識太空將是基本要求。」

——節錄自5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