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肇始:基層醫療分流不容緩
2021年11月2日

陳肇始左手受傷需要紥上繃帶,她笑稱,媒體將她與特首、律政司司長先後受傷相提並論。(黃潤根攝)
陳肇始左手受傷需要紥上繃帶,她笑稱,媒體將她與特首、律政司司長先後受傷相提並論。(黃潤根攝)

撰文: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幸瑜 本刊特約記者

根據醫管局7月公布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九龍西骨科要排28個星期,痛足半年先有機會見醫生;九龍中耳鼻喉科最誇張,輪候時間達154個星期,超過3年。

香港的人均醫生比例為每1000名港人,只有2名醫生照顧,遜於其他已發展地區,隨着人口老化、醫護移民、慢性病增加等不同因素,情況只會持續惡化。

很多人會將問題全部歸咎於公立醫療體系人手不足,但陳肇始強調,醫護短缺只是原因之一。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一直以來的錯誤觀念,一是「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系及風氣,二是「重視醫院、輕視基層醫療」。

她進一步解釋,隨着人口老化,多了很多需要長期覆診的慢性病,如能加強預防,可望減少入院的病人。此外,很多人懷有醫院設施及水平較好的觀念,一有病首先就想到去醫院,甚至將醫院急症服務作為求診首個接觸點。

香港人口老化愈來愈嚴重,如果老人家將來都湧到公立醫院尋求醫療服務,將不勝負荷,右二為醫管局主席范鴻齡。(網上圖片)
香港人口老化愈來愈嚴重,如果老人家將來都湧到公立醫院尋求醫療服務,將不勝負荷,右二為醫管局主席范鴻齡。(網上圖片)

18區康健中心扮演分流角色

要扭轉困局必須多管齊下,政府正致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系統的發展。「《施政報告》都提過,在全港18區建立地區康健中心是今屆政府任內的重要任務,也是長遠解決醫療問題的關鍵一步。」陳肇始堅定地表示,現屆政府保證在2022年6月30日死線前,在18區建立地區康健中心或過渡式的康健站。

「其實,我們不是今日才意識到問題所在,記得2017年上任時,已由我親自主持,開展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召集各方專家,除了醫生和護士,還有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等,收集不同意見。」她解釋政府的角色是負責分流,讓市民見到「病人路徑」。

「試想想,醫護人手不足,同時有大量不需要輪候專科的市民在排隊,導致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未能及時求醫,自然怨聲載道,如果一些覆診的個案能在康健中心解決,便可大大減少輪候時間。」

陳肇始認為,康健中心定位要清晰,需滿足三種功能,「首先是預防,為市民篩查和評估,全港有一半人口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壓,及早發現,可及早治療。」

「其次是輔導和轉介,有需要的話,病人會轉介給私家醫生,由政府資助再做深入檢查;第三,入過院的病人有些不用回醫院覆診,如中風、心臟病和癌症復康者等,可以到康復中心。」她補充說,目前雖然已有地區服務支援,但缺乏整合性,病人無所適從。

萬事起頭難,地區康健中心是全新事物,如何令市民安心求醫,同時令醫護安心行醫,肯定需要政府加強宣傳和闡明理念。「我們要強調這是醫療中心,而非康樂中心,將來會有像醫管局的部門統籌和監管,但暫時會由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負責。」

作為全港首個試點,深水埗的康健中心佔地超過1萬呎,其中體感功能運動區主要讓長者在趣味的環境中舒展筋骨,除了主中心外,另設有3間附屬中心,接受免費基本健康風險評估及諮詢。

陳肇始介紹說:「深水埗正進行的公私營協作計劃,一旦發現糖尿病或高血壓新症,就會資助接受私營服務,為期10次,之後視乎病情而決定是否增加資助,這樣已減輕公營服務的壓力。」

在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右二)陪同下,到西貢視察地區康健站,了解其提供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網上圖片)
在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右二)陪同下,到西貢視察地區康健站,了解其提供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網上圖片)

人口老化 慢性病增加

本港擁有超過1.5萬名註冊醫生,公私營各佔一半,弔詭的是,公營醫療卻要服務90%市民,「當醫院逼爆病人之後,在外國可以暫停收新症,但我們不可以,因此出現人手不夠,同時病人不斷增加的惡性循環,基層醫療的目的正是『截龍』。」

基層醫療體系要成功,除了市民的觀念要徹底改變外,做過護士的陳肇始莞爾表示,醫護也要一同改變,「本港醫療系統傳統的觀念是重治療、輕預防,有個講法,醫學院同學只敢走社區醫療的課堂,不敢走醫院的課堂。」

她警告,本港社會面對老齡化,10年後慢性病人口將由現時200多萬增至300萬,意味體制不改革,供求失衡只會愈趨嚴重,「慢性病年輕化,而且一個人可同時有幾種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病人數量不斷增加,求診次數也不斷增加,不可能全部依賴公營解決。」她憂心地說。

——節錄自11月號《信報財經月刊》